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144 条
-
浅析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
作者:
郑静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语负迁移
二语习得
语音
句法
词义
-
描述: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负面影响,即母语负迁移现象,具体体现在语音、词义及句法三个方面,最后提出了造成负迁移的原因及规避方法,强调了学习英语思维与文化的重要性。读者能通过本文充分了解母语负迁移现象,包括负迁移的具体表现与应对方案,从中获得一定的教学启示。
-
论中国花鸟画的精神
-
作者:
郑方松
张景辉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花鸟画
人文精神
哲学
-
描述:
中国花鸟画作为早期的雏形出现在陶器.铜器里,最早是以图案,纹饰作为表现对象.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有了不少独立的花鸟画作品,之前都是作为配景.其题材受宗教,哲学以及当时是社会统治着影响.中国花鸟画不仅仅包括花与鸟,它涵盖着飞禽走兽,鱼虫牲畜等等.花鸟画的精神包括人文精神.儒家精神.它具有超然脱俗,闲情意境的审美价值.
-
当代雕塑“被当代”现象和思考
-
作者:
郑宣彪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当代
雕塑
-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当代雕塑在面临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要力避“被当代”的现实尴尬,只有从个体切身感受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创作出折射时代特点和具有自身身份特征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当代雕塑.
-
堆、推、雕、刻二捏在德化瓷雕创作中的运用
-
作者:
郑江来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瓷雕
雕塑工艺
-
描述:
福建泉州德化县有着悠久的瓷器生产历史,它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成为“中国三大瓷都”。德化县的瓷雕多为白釉瓷器,这些白瓷雕体现着古代德化瓷雕艺术的高超技艺。本文着重分析了德化瓷雕创作中的工艺技巧,以及德化瓷雕的艺术风格。
-
瑶里 茶乡林海
-
作者:
郑建福
胡世才
来源:
森林与人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赣东北
国家森林公园
游览区
江西省
自然生态系统
景德镇市
金钱豹
森林覆盖率
历史悠久
-
描述:
江西瑶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东北部,保存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高达94%,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树、香榧树、金钱豹、黑麂、娃娃鱼等国家珍稀动植物180多种。最高峰五华山海拔1618.4米,是赣东北最高峰。这里地处山区,多在海拔600米至900米之间,气候适宜,雨量充沛,茶叶生长好。瑶里制茶的历史悠久,是浮梁重要的茶叶产区。瑶里最为秀丽的景色当数汪湖生态游览区和梅岭
-
浅议陶瓷绘画艺术
-
作者:
郑启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专业
江西南昌
江西省
陶瓷艺术
中国画
实践活动
中国书画
作品
国画家
白鹿洞书院
-
描述:
浅议陶瓷绘画艺术
-
郑日万
-
作者:
郑日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赏析
电话
陶瓷艺术
-
描述:
郑日万
-
在继承上创新 浅议陶瓷绘画艺术
-
作者:
郑启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陶艺家
陶瓷绘画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继承传统
艺术形式
作品
基础
创新
-
描述: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创新就是要远离过去陈旧的法则,创造出新的法则,创新的元素越多,作品也就越有新意。而这种创新的关键,又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不同于一般的陶瓷作品,赢得大家的欢迎。那么,陶瓷绘画艺术应该如何在继承上创新呢?一、观念的更新在于传统基础上的变革对于任何一种艺术而言,脱离了传统就无从谈及
-
明末清初国画山水对陶瓷青花装饰的影响
-
作者:
任东方
郑健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山水画
陶瓷
理论著作
国画
南北宗论
明朝末年
青花装饰
-
描述:
一、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发展——追求笔墨意趣的山水画 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发展受到了明朝末年理论家董其昌的引导作用,董其昌在其理论著作中提到了“南北宗论”:《画禅室随笔》卷二,“祥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
-
对话公共空间:丽塔·麦克布赖德的雕塑与装置
-
作者:
克里斯蒂娜·兰茨尔
郑英锋
李临爱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尔区
新材料
麦克
艺术家
装置
雕塑家
公共空间
作品
方尖碑
公共艺术
-
描述:
丽塔·麦克布赖德是一个在德国工作、生活了十年之久的美国艺术家。她被誉为具有前卫精神、富有激情且善于运用新材料的雕塑家。她的作品既充分调研和考察了周边典型建筑环境与风格,同时又给时而丑陋、时而幽默的公共空间以恰当的定位。她所创作的雕塑工程,因其用材独到而非同凡响,曾引起一些评论家的关注。他们想极力界定她的作品,以至于为其撰文著述。当谈
<
1
2
3
...
5
6
7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