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当代中国的油画现象
作者: 郑捷克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坛   油画艺术   政治波普   当代中国   美术批评   艺术家   写实油画   艺术品市场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描述: 从1976年至今短短20年间,油画创作经历了中国油画艺术史上从未有过的复兴、动荡和探索。艺术实践的前导性对艺术观念的挑战,使实践(创作)与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油画在国人的心目中已占有
画家笔谈
作者: 罗中立   王沂东   段建伟   郑艺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传统绘画   写实手法   画家   写实绘画   农民画   段建伟   艺术创作   作品   象征主义   油画  
描述: 画家笔谈
新作展示
作者: 韦尔申   罗中立   刘仁杰   宫立龙   王岩   郑艺   邸立丰   俞晓夫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化人生   语言技巧   鲁迅   美术学院   现代艺术   现代主义   社会时代   历史根源   鉴赏者   油画  
描述: 本刊新辟“新作展示”专栏。本期刊登的是活跃于当今画坛的8位中青年油画家的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作,供广大读者观摩。“新作展示”栏目将不定期陆续发表在美术各个领域里从事创作并取得新成果的美术家的作品,以及在校学生的优秀作品。欢迎投稿(注:图稿请寄反转底片或7时扩印图片,须写清作品说明,并附寄作者近照和简历文字材料。如能有简短的创作经验谈或心得体会文章,更为欢迎,请一起寄来,以备刊用)。
《热浪》的创作过程
作者: 郑杰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   铁水   热浪   艺术作品   炼铁工   创作过程   工业题材   雕塑   工人阶级   油画  
描述: 》获银牌;薛雁群、马克辛、李争的壁画《生命》、杨成国的油画《站在钢琴前的年轻母亲》、霍波洋的雕塑《赵一曼》、张烽的雕塑《晨雾》、杰的雕塑《热浪》、赵奇的连环画《靖宇不死》、韩敬伟、陈苏平的连环画《黄河》获铜牌。本刊在欣喜之余匆匆编发这组作者创作笔谈,意在为读者观赏他们的作品提供一些线索。
艺术家要有自己的标志——浅论创作个性
作者: 郑艺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骨   清代画家   创作活动   石涛   墨法   创作个性   创作过程   我在   艺术形象   画中  
描述: “在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这是清代画家石涛对创作个性的论述。大意是说:必须在绘画时胸有成竹,准备做充分的表现。在笔锋下决出生活,作深刻的描写,在画面上脱胎换骨,独存精华,混沌里要放出光明,精神焕发。如果能够如此,纵使笔法不同他人,墨法不同某家,作品不同于古人,而其中自有我的精神个性存在。其不同于人,正是我的价值所在。画中有我,始能传诸古今,自成一家。在这段语录中,石涛针砭时弊,提出我的精神论断,也就是强调艺术家必须重视自己的创作个性。所谓创作个性.指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创作活动的别具一格的独特性。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世界观和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折光来反映现实现象,把这些现象放在自己创作想象的洪炉里加以熔炼。他不仅反映世界,而且也通过
吉林扶余岱吉屯元墓第二次清理简报
作者: 张英   孙忠国   郑新成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青花瓷   随葬品   岱吉屯   清理简报   吉林   元代   平面图   元墓   景德镇陶瓷  
描述: 1992年,扶余岱吉屯元墓出土“至正年制”款等五彩碗和青花瓷后,引起国内外许多古陶瓷研究和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墓地的内涵,1995年6月16日至21日,我们倚原发现三座墓(M1~M3)的西
北周康业墓石榻画像札记
作者: 郑岩   来源: 文物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魏   墓葬   墓主   特定时代   石榻   维摩诘   画像   题材   北周   图像系统  
描述: 2004年清理的西安北郊炕底寨北周天和六年(571年)康业墓内发现一具石榻[1]。据墓志可知,墓主康业为康居国王后裔,曾任魏大天主等职。同样形制的石榻此前出土过多例,在埋藏地点和年代上与之最
王处直墓十二生肖浮雕初探
作者: 郑以墨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代   王处直墓   浮雕   十二生肖  
描述: 曲阳五代王处直墓中所出十二生肖浮雕是难得的艺术精品,本文分析了这组浮雕的艺术特色,并根据其在墓室中位置的变化及墓主的死因,认为其功用并非保护墓主,而是为了震慑死者的灵魂,是墓葬的营造者--王处直养子王都为了保护自身安全而进行的特殊设计.
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十年的主要收获(三)
作者: 郑绍宗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物考古工作   临城   白瓷   主要收获   辽墓   敌台   定窑   长城   窑厂   邢窑  
描述: 隋唐以来的名人墓,经过发掘的有获鹿阎村北魏东梁州刺使阎静墓,于隋大业六年(610)迁葬,饶阳王桥村隋开皇六年(586)改葬的李敬族夫妇合葬墓,曲阳五家弓村隋大业八年(612)尉迟弘墓,涿鹿楼村唐大历十一年(776)故殿中监张光祚墓,永年施庄唐大中二年(858)时清夫妇合葬墓,石家庄振头唐元和七年(812)孙岩墓,晋县张李村唐墓,蔚县榆涧唐墓等。比较重要的有大名万堤何弘敬墓和正定木庄唐王元逵墓。何弘敬是唐魏博节度使,卒于咸通六年(865)。弘敬父何进滔,《新唐书》有传,志文可补正史之不足。志盖浮雕兽面、四神、花草,刀法纯熟,是唐代雕刻艺术佳作。王元逵墓早期被盗,墓室宏伟,由墓道,前、后室和东西耳室所组成。墓室南北长10米,宽5.7米,室内原有壁画,今毁。墓内出王元逵墓志一合及其妻墓志一方。王系出回纥阿布思种族,父王庭凑为成德军节度使主将王武俊假子,后改从王氏,卒于大中八年(854)。妻为鲁国长
精致玲珑的虢国玉蝉
作者: 郑立超   张青彦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门峡   虢国博物馆     雕刻工艺   审美水平  
描述: 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的展厅里,几只温润逼真的玉蝉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这些玉蝉或形象简明,造型古朴,寥寥几刀雕刻而成;或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纹理清晰。绿色玉蝉青翠欲滴,白色玉蝉温若羊脂,黄色玉蝉厚重凝练,不由得让人感叹其独特的审美水平和高超的雕刻工艺。
< 1 2 3 ... 36 37 38 ... 220 221 2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