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2220 条
-
西方艺术史上的伟大母亲
-
作者:
郑朝辉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节
西方艺术史
古希腊人
油画
-
描述:
母亲节最早源于古希腊,是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盖亚致敬的日子。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14年美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此后,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庆祝母亲节。母亲节,谨借这一组油画,唤起我们与母亲相处的记忆,一同感恩母亲给予我们的爱与温馨。
-
拍场重现希望2016年现当代艺术版块回顾
-
作者:
郑朝辉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意识
潜意识
超现实主义
油画
-
描述:
2016年12月30日,上海泓盛拍卖公司2016秋季油画拍卖会“当代艺术/油画雕塑”专场结束.1月以来,除个别公司还在“跨年”举办秋拍,2016年中国艺术品秋拍已基本落幕.从已知数据来看,与2015
-
关于《阿诺菲尼的婚礼》的十问十答
-
作者:
编辑
郑朝辉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画
法解释
画家
婚礼
世界
-
描述:
这绝对不是一个恐怖的故事,只是有点无法解释.在这幅世界名画中,最主要的疑点是,画中的场景发生在画家死了6年之后!是画家的灵魂在作画?抑或画家是个预言帝,又或者画中人物在搞事情?这幅神秘的世界名画里隐藏了什么秘密? 这幅疑点重重的画就是它一一《阿诺菲尼的婚礼》,作者叫杨·凡·艾克,据说他是油画的发明人,也是文艺复兴的奠基人,就是说达芬奇还没出生,杨·凡·艾克就在画油画了.这幅巨作画于1434年,现珍藏于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
-
贾科梅蒂现实主义生命力的展现
-
作者:
郑媛元
郑思佳
张光远
来源:
青年时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恐惧彷徨
纤细消瘦
行走的状态
-
描述:
贾科梅蒂的艺术由二十世纪跨越至今,他展现了面对自然,战争,未知时,人的渺小和恐惧.他塑造出的人物空洞苍白,真实的反映了二十世纪以来经典的造型及动态.他的身上充满了话题和争议.但是更多人的视角还是停留在他的作品,尤其是在经历二战之后,贾科梅蒂的作品释放出了更多能量,他是如此赤裸的揭开人们的,恐惧,彷徨以及随处可见的脆弱.当时的人们以及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黑暗硝烟下,这也是他作品大多以深色为主的原因,不可不提贾科梅蒂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全才,他对绘画和雕塑都有很大贡献.即使经过战争的洗礼,也掩藏不住他作品对世界的冲击,堪称经典的艺术形态,他所经历的感受的也是他最宝贵的创作灵感和精神财富.
-
雕塑讲座
-
作者:
郑可
来源:
青年艺术
年份:
193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团组织
五十年代
交谊舞
集体舞
自娱性
欣赏性
舞蹈工作者
跳舞
青年人
娱乐活动
-
描述:
雕塑讲座
-
天鹅绒监狱
-
作者:
郑小驴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过来
我不知道
面墙
月光下
新疆地毯
衣食无忧
实木地板
超现实主义
创业史
告诉我
-
描述:
1睁开眼,最先看到的是天花板中央的枝型吊灯,柔和的灯光静静映射着灰白色图纹的墙纸。墙上挂着一幅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油画,穿戴整齐的绅士骑着一头粉红色的公猪。另外一面墙挂着一幅肖像,一个红光满面的中年男子
-
诗成泣鬼神——林散之论书诗
-
作者:
郑南
来源:
青少年书法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学习
书法作品
竖管
老人
别号
乌江
基本功
怀素
安徽
-
描述:
林散之(1898-1989),安徽和县乌江人。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林散之童年即喜涂鸦,十四岁丧父,后至南京跟张青甫学习工笔人物画,练就基本功。此后随乡亲范培开先生学习书法,范先生授以安吴执笔之法,双钩悬腕,中锋竖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三十以
-
诗成泣鬼神:林散之论书诗
-
作者:
郑南
来源: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生院
结业
艺术理论
访问学者
同行
艺术设计
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学
-
描述:
林散之(1898-1989),安徽和县乌江人.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林散之童年即喜涂鸦,十四岁丧父,后至南京跟张青甫学习工笔人物画,练就基本功.
-
督陶官德新铭器考
-
作者:
郑大伟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瓷器;官德; 八宝纹; 新铭; 道光朝; 底径; 九江关; 窑务; 榫卯结构; 庆丰司员外郎
-
描述:
清代,一个个督陶官的历史,为我们串联起清代官窑瓷器发展的历史,而一件有督陶官款识"弟子德新供"的青花花觚,又为我们了解道光、咸丰之间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状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我们研究督陶官文化提供了新的依据。一、德新花觚清咸丰督陶官"德新"铭青花莲托八宝纹花觚,高27.8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1.4厘米,为"座钟"式觚,器物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接口处在颈、腹部之间,有榫卯结构。
-
景德镇陶录
-
作者:
(清)蓝浦 ,郑廷桂 著;余柱青 编著
来源:
黄山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陶瓷艺术 工艺美术史 景德镇市
-
描述:
景德镇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