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2220 条
-
绿色陶瓷装饰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作者:
曹春娥
王迎军
苏雪筠
沈华荣
熊春华
郑乃章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铅无镉
陶瓷装饰材料
绿色化
无公害
-
描述:
对陶瓷装饰材料中有毒害元素和其允许限定值的变迁进行了论述,归纳了其研究动向与现实状况.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角度,提出了绿色陶瓷装饰材料的新理念,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思路与展望.
-
改性粉煤灰对有机废水的吸附试验研究
-
作者:
王群
成岳
郑鹏
来源:
现代技术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性
粉煤灰
吸附
印染废水
-
描述:
将粉煤灰改性后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找到较好的工艺条件与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OD20~150mg/L的印染废水溶液,粉煤灰用量以40g/L为宜,pH值为4.0,脱色率在32%以上。用0.1mol/L硫酸改性粉煤灰吸附印染废水的pH为4.0,投加量为24g/L,脱色率在47%以上,吸附处理后染料废水COD为76mg/L,COD去除率为21%。
-
改性粉煤灰对有机废水的吸附试验研究
-
作者:
王群
成岳
郑鹏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性
粉煤灰
吸附
印染废水
-
描述:
本文将粉煤灰改性后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找到较好的工艺条件与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OD 20~150mg/l的印染废水溶液,粉煤灰用量以40g/l为宜,pH为4.0,脱色率在32%以上。用0.1mol/l硫酸改性粉煤灰吸附印染废水的pH为4.0,投加量为24g/l,脱色率在47%以上,吸附处理后染料废水COD为76mg/l,COD去除率为21%。
-
碘克沙醇重要中间体的柱前衍生化RP-HPLC分析法
-
作者:
郑俊凤
余歆
郑建军
来源:
浙江化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柱前衍生化
碘海醇中间体
HPLC
RP
-
描述:
目的:建立一种柱前衍生化RP-HPLC分析法,用于检测碘克沙醇重要中间体5-乙酰氨基-2,4,6-三碘-1,3-苯二甲酰氯(2),及其主要杂质5-乙酰氨基-2-氯-4,6-二碘-1,3-苯二甲酰氯
-
直升机灭火系统管路布局设计研究
-
作者:
郑友兰
金华
付金云
来源:
直升机技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灭火系统
管路设计
直升机
-
描述: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几个型号直升机灭火系统的管路布局设计,对直升机灭火系统管路布局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灭火系统管路设计的重要因素.为直升机灭火系统管路设计提供参考.
-
改性粉煤灰对有机废水的吸附试验研究
-
作者:
王群
成岳
郑鹏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拟印染废水
改性
粉煤灰
吸附
-
描述:
本文分别用改性前和改性后的粉煤灰对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吸附研究,通过试验得到较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粉煤灰经酸改性后,其吸附效果大大提高。
-
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现场测量分析
-
作者:
郑振洲
来源: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电压互感器
二次压降
测量
-
描述: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介绍了如何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超差进行测量分析,提出了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超差的方法措施。
-
浅谈传统青花纹样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
作者:
郑芳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纹样
文化底蕴
现代陶瓷
传统
发展历史
青花装饰
应用
-
描述:
青花装饰以其蓝白相间的花纹相应成趣,色彩淡雅清新,是中国陶瓷装饰的重要代表。传统青花纹样在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直到现代也被应用于陶瓷装饰,并被现代陶瓷艺术家所青睐,在现代陶瓷装饰手法上嫁接传统青花语言符号,不仅是对当下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重新肯定了传统青花装饰的艺术价值。传统的青花语言和现代的陶瓷设计结合,延续和扩展了传统青花的视觉空间,使得现代陶瓷装饰艺术更具本土文化感和东方情调。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10届毕业作品学术评论
-
作者:
郑宁
来源:
中国陶艺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能力
陶瓷材料
陶瓷产品设计
美术学院
陶瓷设计
陶瓷艺术
艺术设计
作品
清华大学
实践能力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初,"陶艺"悄然出现在中国。当时,仅是在为数不多的几个设有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出现了一些富有创造精神的年轻实践者,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和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当时的重要代表。
-
明代永乐瓷质墙地砖的研究
-
作者:
沈华荣
郑乃章
曹春娥
熊春华
刘阳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
瓷质砖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陶工就进行了建筑陶瓷的尝试.本文收集了景德镇御窑场出土的明代永乐瓷质墙地砖残片、白瓷残片和瓷质用具残片,观察和比较了所收集试样的外观,测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和工艺性能,用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永乐瓷质墙地砖的坯料属于单一瓷石的一元配方,可塑法成型,烧成温度在1280℃以下,还原气氛中烧成;但制品吸水率低、成型力不足造成的制品平整度差和结构不均匀等缺陷,是这批瓷砖遗存在景德镇数百年而未被使用的技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