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2220 条
-
“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构建
-
作者:
杨斌
郑丰银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建
环境设计专业
平台+模块
-
描述:
“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构建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环境设计人才,其课程体系由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两部分教学课程组成,其构建途径主要有情景化、工作室和校企联合等。
-
郑文华作品
-
作者:
郑文华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景德镇
陶瓷业
手工业城市
衰落
-
描述:
郑文华作品
-
《景德镇新安书院契录》的发现及其史料价值
-
作者:
郑乃章
吴洁
来源:
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州文书
景德镇新安书院契录
史料价值
契约
-
描述:
《景德镇新安书院契录》是近年来徽州文书搜集中的一个重要收获。介绍了其发现过程、编订背景、主要内容及编排结构,并着重从景德镇徽帮研究、景德镇城市史研究两方面探讨其史料价值。
-
景德镇打响“陶瓷牌” 市瓷局助力陶瓷产业发展
-
作者:
郑武敏
朱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锻炼
对策
游泳
景德镇小学生
-
描述:
景德镇打响“陶瓷牌” 市瓷局助力陶瓷产业发展
-
蒙娜丽莎景德镇陶瓷学院实习基地成立
-
作者:
郑亚超
来源:
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娜丽莎
学院
创意设计
大学生
科研项目
实习基地
景德镇陶瓷
合作发展
-
描述:
本刊讯5月18日,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生实习基地在佛山蒙娜丽莎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蒙娜丽莎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进一步深化,从传统科研项目合作发展到原创设计等领域。
-
景德镇老城核心区更新用地梳理与分类整治研究
-
作者:
郑玉银
陈士杰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类整治
更新用地
梳理
-
描述:
我国的城市建设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同时历史文化遗产却遭受着自然性和建设性两大方面的破坏,但城市最终需要发展的,在城市重建时代的冲击下,保护性建设才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研究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典型性案例,寻求适合古城保护与更新中更新用地选择和整治的合理路径及可行性方法。
-
海外华人女性作家文学作品视域下的华人移民“弱者形象”分析
-
作者:
胡铂
郑文莉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移民文学
华人移民形象
弱者形象
华人女性作家
形象分析
海外华文作品
-
描述:
从族群角度而言,移民群体较本土居民,属于天然的社会弱势地位;而从形象学角度而言,“形象”是依照形象塑造者的自身需求、表达塑造者的欲望与诉求而创造出来的。因为历史的缘故,华人移民及其后裔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弱者感受”,这种“弱者感受”在华人女性作家笔下的人物塑造中被刻画得尤为深刻。本文选取了一些华人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文本里所塑造的华人移民“弱者形象”进行分析,不仅探究这些移民弱者形象的原型及形成原因,并结合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分析形象形成背后的诉求。
-
全国陶瓷仪器规划会在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召开
-
作者:
郑可敦
熊国亮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行业
日用陶瓷
陶瓷研究
新仪器
唐山陶瓷
检测仪器
轻工业部
仪器仪表厂
规划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由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牵头,唐山陶瓷公司、景德镇陶瓷学院、湖南湘潭仪器仪表厂和江苏、礼陵、邯郸、枫溪陶瓷研究所等八个单位参加的陶瓷仪器规划会议,于1985年5月14日至15日在景德镇市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内召开。会议由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罗慧蓉付所长主持。
-
波兰陶瓷工业概况
-
作者:
郑美玲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厂
波兰
陶瓷生产
陶瓷餐具
工业概况
工艺考察
陶瓷企业
企业经理
河北省邯郸市
陶瓷器皿
-
描述:
1987年5月12日11—26日波兰陶瓷器皿生产工艺考察组一行三人来我国考察。他们是仿瓷陶瓷企业经理、Karolina(卡洛里娜)陶瓷餐具企业付经理和Cmielow(斯米洛大)陶瓷企业付经理。考察组在我国河北省邯郸市部分陶瓷厂和江西省景德镇部分陶瓷厂进行了参观考察,并进行座谈,交流经验。
-
意识层面上的情感宣泄和异化——解析现代陶艺的直觉创作与欣赏
-
作者:
郑德东
来源:
中国陶艺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陶艺家
现代陶艺
艺术家
艺术品
创作过程
直觉
知觉
情感宣泄
异化
-
描述:
一、引言情感,对于艺术家来讲永远是最重要的。这种在意识层上的人类活动,最具争议和神秘色彩的莫过于"直觉"一词。那么,直觉创作和情感的表达和艺术品,甚至和观赏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关于"直觉"在艺术领域的存在和作用,历史上就已经有不少艺术批评家给予过相当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