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范勃:浮生若孤岛
作者: 郑宏彬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局外人   广州   异乡人   作品展示   疏离感   孤岛  
描述: 近日,范勃的20余幅油画作品展示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黑盒子”中,数十盏射灯与黑色幕布使得展览现场十分具有舞台感。这位天津男人在20多年前,怀着对南方无限的憧憬而只身离开家乡来到广州。多年过去了,他一直保持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宁静地观察着身边存在着的人与事。或许,也正因为范勃的异乡人身份,才使得他的画面一直都蕴涵着一种强烈而独特的疏离感。
置身武汉:五人雕塑创作手记
作者: 田喜   李大鹏   郑军   邵旋   陈义东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年代   李大鹏   雕塑创作   同路人   武汉   创作手记  
描述: 田喜、李大鹏、军、邵旋、陈义东都出生于1970至80年代。现居住、工作于湖北武汉。田喜曾经是他们的老师,现在则一起从事雕塑创作,算是同路人。大家基本都是散兵游勇的状态,各自做着门己的作品,偶尔才聚在一块儿。
眼见,未必就代表着真相:李晖的新作及其他
作者: 郑乃铭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北京人   真相   中央美术学院   社会现象   印度尼西亚   创作素材   美术馆  
描述: 李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分别在荷兰埃因霍温的光美术馆推出“谁害怕红色、琥珀和绿色?”、德国曼海姆美术馆“游离-李晖”、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余德耀美术馆“机械的仪式”等一系列个展。这位向来就擅长观察社会现象的艺术家,最被国际当代艺术界所著称的是他以激光为创作素材,所带来的“李晖式的观念雕塑”创作。
“城市客厅”漫笔: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例评
作者: 孙培芳   方绪明   郑锐锋   来源: 建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称式   建筑评论   广场设计   客厅   城市广场   基地环境   文化背景   现代城市  
描述: 低头见铺地,平视看喷泉,仰头是雕塑,台阶和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这首打油诗,是建筑评论家们对一些城市广场的讽刺与概括,他们把这种不合理的广场设计叫做广场八股现象。广场八股现象透露出了广场设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某些广场设计已经完全背弃了城市的文化背景,脱离了所处的基地环境,
“99”:灯光装置艺术创作
作者: 郑见伟   刘洋   来源: 建筑创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灯光设计   大功率   色彩   城市化   艺术家   工作室   装置   思考   艺术创作   作品  
描述: 20世纪60年代,美国艺术家丹·弗莱文通过灯光进行艺术创作,取代二维平面上的油画色彩物件,提供给观众色彩本身,以极强烈的形式把自己营造的色彩插入观众的眼球。这使他成为美国上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从事灯光设计的工作室来说,太多的商业项目使我们积累了无数的手段去掌握光,使用光,但审美或多或少地受到模式化的制约。这使人常常来不及思考。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件作品,融入我们更深刻的思考。
光明对比:成韩之美
作者: 郑见伟   来源: 建筑创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美林   艺术馆   艺术家   展品   色温   照亮   美术馆   作品内涵   光明  
描述: 坐落于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的韩美林艺术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是中国首个政府出资为在世艺术家修建的美术馆。建筑师崔愷将建筑主体部分设计成了数个灰色基调的方盒子,收藏有韩美林先生捐赠的超过2000件绘画、书法、雕塑作品,还有近3000件韩美林作品轮换展出,它是我国目前展出作品最多、艺术门类最丰富的个人艺术馆。一般美术馆为了突出展品,环境灯光比较暗,但韩美林的生活经历使他对黑暗有着极度的反感,他想要一个光明的环境。经过思考,我们创造性地以冷色温环境
浮雕石材幕墙干挂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作者: 郑梅串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发   计算机排版   新型干挂体系   厚、重浮雕石材  
描述: 目前,石材浮雕安装比较保守的干挂方式采用在石材浮雕四周增设钢辅框的蝴蝶式〔俗称上下翻、两头翻式),此种挂件其形状和方法显得有点笨拙,在加工成形时已破坏了挂件强度。施工中因其上下翻头厚度和弯度迫使所切沟相必须加宽,安装时对石材容易造成破损,采用增设辅框使其综合成本加大,使用中略显技术落后。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针对石材浮雕厚、重的特点,结合工厂分块加工、预拼成型、现场安装等施工要求进行了系统研究。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电能替代的经济效益及应用
作者: 郑舒慧   徐婷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能替代   经济效益   应用  
描述: 在工业与民用用电环节中,电能较煤、油等能源具有零排放和便捷的优势。本文重点介绍了电采暖、热泵、电锅炉、电窑炉、新能源发电、电制茶等典型的电能替代应用,结果表明这一应用可以使能源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电能替代应用的相关对策。
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新工艺在砌块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 金亮声   郑丕富   来源: 建筑节能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预制构件   隧道窑   养护工艺   定向循环   热介质   小型空心砌块   湿热养护   新工艺   多孔板   养护时间  
描述: 阜新市煤矸石制品一厂和辽宁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协作承担的《地上隧道窑热介质定向循环和自动控制》科研项目,已于1985年在阜新市通过鉴定。该厂生产煤矸石砌块(有时也生产多孔板等预制构件),多年来在地上隧道窑中一直采用干湿热养护,在窑内两侧墙上架设4~5英寸直径的钢排管干燥,两侧底部各有一根花管,
建筑批评与艺术批评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作者: 郑时龄   来源: 建筑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批评   建筑与艺术  
描述: 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艺术设计、电影、摄影和诗歌构成了艺术体系的核心,在形象表达和图像作用的类比方面,当代建筑与艺术具有共性,建筑是社会、城市空间和场所的艺术。建筑批评与艺术批评在意识形态批评、价值批评、符号批评及方法论上具有相似性,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具有同一性。由于建筑与艺术领域的扩展,建筑与诸多艺术领域的融合导致建筑批评必须从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汲取理论源泉。
< 1 2 3 ... 19 20 21 ... 220 221 2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