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郑】搜索到相关结果 2220 条
-
试论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思路及对策
-
作者:
郑蕾
来源:
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和目标
初中德育管理工作
工作环境
-
描述:
德育工作的开展对教育素质的发展影响十分严重,如何在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开展好德育工作,是很多学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现阶段初中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明确、创造良好的德育工作环境、对德育工作的内容和目标进行改革等四方面,论述了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的对策.
-
郑海军
-
作者:
郑海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鄱阳
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省
祖籍
海军
景德镇陶瓷艺术
美术师
学会会员
刻苦学习
工艺美术
-
描述:
郑海军号称阿海,1974年生,祖籍江西鄱阳,毕业于江西省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国防文化陶瓷艺术书画院"院士"、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艺术协会会员。作者自幼受家风熏陶,刻苦学习,打
-
浅谈陶瓷粉彩山水画 QIAN TAN TAO CI FEN CAI SHAN SHUI HUA
-
作者:
郑单其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Web信息抽取
企业竞争
竞争情报系统
-
描述:
浅谈陶瓷粉彩山水画 QIAN TAN TAO CI FEN CAI SHAN SHUI HUA
-
近50 a江西省旱、涝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研究
-
作者:
郑太辉
陈晓安
杨洁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旱涝
驱动因素
Monteith
干旱侦测指数
江西省
Penman
-
描述:
基于江西省5个气象站(赣县、吉安、南城、南昌、景德镇)近50 a(1961~2010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降雨量等逐月平均资料,计算江西省干旱侦测指数(Reconnaissance drought index,RDI),分析旱情、涝情变化趋势。同时,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0年江西省年及四个季节的降雨量、平均相对湿度与RDIst值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日照时数则与RDIst值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降雨量对江西省旱、涝变化的贡献率最大,为42%~58%;其次是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分别为11%~19%和7%~19%;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对江西省旱、涝变化的贡献率较小。降雨量、相对湿度的增加,日照时数的减少共同导致了1961~2010年江西省年际尺度和春季RDIst值的增加,表明江西省总体从偏旱向偏涝转变。1961~2010年江西省夏季、秋季和冬季RDIst没有明显的增长或降低趋势。
-
开拓中国油画的新境界
-
作者:
郑胜天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凡·艾克兄弟
令人目眩
对景写生
巴黎画派
当代油画
委拉斯贵支
抽象表现主义
艺术语言
中国油画
-
描述:
人人都说中国油画已经到了腾飞的时刻,这是几代人翘首盼望的事。但是长期以来,油画比其它画种更多地遭到一些陈旧错误的观念的抑制,它也影响了许多画家的自我认识,使他们不敢施展身手。背着包袱是飞不快的,也飞不高的。我以为观念的突破是起飞的前提。正如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一旦摆脱了那些违反客观规律的思想方法的束缚,就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向前挺进了。
-
走向世界的中国油画
-
作者:
郑胜天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人
近十年
中国艺术
走向世界
现代绘画
中国当代美术
中国绘画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西方人提起中国绘画,总是马上想到水墨卷轴,因为在欧美的美术馆中不乏这方面的珍藏。一位美国朋友对我说。一般西方人士对中国美术的概念是:好极了的古典绘画(宋元以前)和糟透了的现代绘画(明清以后)。近年来这种缺乏了解的状况正在逐渐改变。为了使西方人士也有机会亲眼看到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多元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中急剧而多采的变化,不少中外友好人士与机构作了许多努力,在国外举办当代中国美术展览,向公众介绍中国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西方一些重要报刊开始刊登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文章。去年在美国还出版了第一本评介中国当代美术的英文专著。不过,总的来说,西方对这方面的了解和认识还是有限的。
-
早逝的星——女油画教授蔡威廉
-
作者:
郑朝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油画家
西安美术学院
张玉良
中国画家
蔡威廉
一八艺社
委拉斯贵支
后期印象派
浙江绍兴人
-
描述:
今年初,笔者收到西安美术学院汪占辉先生的一封信;“望简函告我,蔡威廉先生的近况和通讯处,她是我非常尊敬和思念的老师。”老画家那里知道他所尊敬和思念的老师,早于四十五年前离开了这个世界。真是,假若这位才华非凡的油画家能活到今天,那能默默无闻于艺坛呢? 出身名门的蔡威廉,和曾为青楼的张玉良,是三十年代中国高等美术学府讲坛上出现的两颗星星。蔡威廉,浙江绍兴人,生于一九○四年,父亲蔡元培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母亲黄仲玉是一位教育家和中国画家。聪慧勤奋的威廉在上海、北京读过小学和中学,成绩佼佼,常为全班之冠。她曾三度随父母去欧洲的法、德、比等国,在那里接受西方的教育,通晓法、德等语。她从小酷爱文艺
-
并非对创作的评论
-
作者:
郑胜天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正式场合
浙江美术学院
美术创作
人物面部
艺术语言
指导教师
艺术个性
金一
万马
油画系
-
描述:
今年油画系的毕业生基础不够厚实,但思想活跃,颇有雄心。这是值得称道之处,也正是令我们担心之处。作为指导教师的金一德同志和我,不无惶恐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因为我们自己就很缺乏经验,更何况美术创作与教学本身正处于改革的浪潮之中。作品展出之后,曾听到一些赞许,一些积极的反应,使我们宽慰。不过并没有人把它称作新方向或了不起的成就。我们没有奢望过这个。作品也不值得这样的评价。然而我们也没有预料到,对它的批评竟会如此严厉和激烈。我不想重复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中的那些指责,我只想说,声
-
刘开渠和《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
作者:
郑朝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七十二
就这样
三十岁
刘开渠
右手指
立象
杨柳依依
可杀不可辱
立像
为国牺牲
-
描述: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兴建了为数不多的几座纪念碑雕塑,著名的有广州《黄花七十二烈士墓》、南京《中山陵》,其后则推杭州的《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下称《抗日碑》)。《抗日碑》的雕塑包括两个铜立像和四块石浮雕。立像中的军官,挺立远望,左手握望远镜,右手指东方;士兵手握枪杆,身略前倾,显示出将要冲锋的样子。浮雕正面是《纪念》:以三个优美的女性为代表,手持花圈,向为国牺牲的将士致深心的哀悼。
-
美育之求索——浙江美术学院初创十年
-
作者:
郑朝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新文化运动
巴黎美术学院
国民党
以美育代宗教
一八艺社
蔡元培
西画
林风眠
艺术学院
-
描述:
浙江美术学院的历史,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解放前的二十一年,第二阶段为解放后的三十四年。解放前的沿革如下:一九二八年三月一日建校于杭州西湖罗苑,名为国立艺术院,设中画、西画、雕塑、图案四系,及预科和研究部。院长林风眠。一九二九年,中、西画两系合并为绘画系。一九三○年,改称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预科改称艺术高中部。一九三二年,增设音乐系。艺术高中部改称高级艺术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