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春江水暖》
作者: 郑亚明   来源: 人民公交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交公司   博物馆   业余生活   厦门大学   自学成才   维修点   绘画   《春江水暖》  
描述: 作品:《春江水暖》(油画) 作者:亚明 简介: 亚明,男,生于1958年11月,现为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思明公交公司会展维修点锻工。他自幼喜爱绘画,并自学成才,曾在厦门大学博物馆帮忙画画。进入公交工作以来,他没有放弃对绘画的追求,利用闲暇时间提笔作画,为自己业余生活添上一抹靓丽的色彩。
浅谈中国画的现代构成——以潘天寿作品为例
作者: 郑旭彬   来源: 人民之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君子   潘天寿   形式感   吴昌硕   绘画题材   墨彩   中国美院   现代意味   中国美术   平面构成  
描述: 潘天寿先生被誉为传统绘画最后一位大师,其作品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趣韵无穷。我觉得他的作品之所以吸引观众,引人入胜,现代意味的构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他的作品为例,论述现代平面构成对传统国画所产生的作用。潘天寿的绘画题材广泛,比较常见的作品有松、荷、青蛙、山水、人物、四君子等,作品构图多有变化,结构往往险中求平衡,造型精简而意远;墨韵浓、重、焦、淡相辉交错,线条中显出
守望最后的闽都瓷脉
作者: 郑龙腾   来源: 闽都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石村   粘泥   艺术研究会   峡路   底布   陶艺家   福建师大   简单生活   龙窑   陶艺界  
描述: 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卢佳伦会像往常一样,将车子开上福峡路。这位受聘于福建师大协和学院的中年人,除了美术教授外,还有着另外一种身份——福州市陶瓷艺术研究会会长。出于对艺术的虔诚,在教学与创作之间,他过着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甚至穿着与装扮,也一概删繁就简:随性的络腮胡,布扣的老唐装衫,以及一双总是粘泥的软底布鞋。城市在身边掠过,裹挟着众多前往不同目的地的红男绿女,他那从一而终的质朴与复古,反而有了一种鲜衣怒马的况味。
合而不同的建筑与雕塑联系
作者: 温洋   郑淼   刘心平   来源: 建筑与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能   艺术   联系   建筑   雕塑  
描述: 建筑与雕塑关联到两个类别的艺术形式。建筑与雕塑的联系可以从直接联系、形式联系、精神与文化上的联系三个层面去理解和研究。这些联系,一方面是来自于建筑与雕塑存在的前提特征,另一方面来自于这两种艺术形式自身的表现特点,这是它们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建筑与雕塑之间又存有异同。可以从构筑、文化、精神、公共性与技术等方面去综合分析,能够得出比较全面的释读。
青花装饰元素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
作者: 郑花燕   林新红   吴媛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室内装饰   青花   装饰元素  
描述: 当前室内设计趋同现象越来越明显,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涵。青花象征着一种文化的积淀,承载着先人纯洁、高尚的情感,寄托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延续。将青花装饰元素融入室内设计可以避免当前室内设计的趋同现象,使设计独具特色。青花装饰元素在室内装饰中的具体运用体现在:室内墙体、吊顶、地面的空间界面运用,青花装饰元素回纹、卷云纹在室内家具上的运用,青花装饰元素在室内布艺织物、陈设物品上的运用。
景德镇老城核心区更新用地梳理与分类整治研究
作者: 郑玉银   陈士杰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类整治   更新用地   梳理  
描述: 我国的城市建设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同时历史文化遗产却遭受着自然性和建设性两大方面的破坏,但城市最终需要发展的,在城市重建时代的冲击下,保护性建设才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研究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典型性案例,寻求适合古城保护与更新中更新用地选择和整治的合理路径及可行性方法。
即墨县衙旧址明清瓷器坑发掘报告
作者: 林玉海   杜义新   彭峪   陈宇鹏   韩尊成   郑禄红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即墨县衙   明清时期  
描述: 即墨县衙为山东省目前仅存的三堂老县衙遗址,自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迁城立衙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2011年9至11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遗址内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了房址、路面、灰坑、水渠、过道、水井等各类遗迹,出土瓷器、陶器、石器、铁器等大量遗物,是青岛乃至山东地区近年来明清考古重要发现之一。其中,清理的一个灰坑出土了大量瓷器残片。经过拼对修复,可复原瓷器标本近300件,基本都是产自景德镇的民窑青花瓷碗,时代从明万历时期延续到清康熙时期。该灰坑对本次发掘划分地层及断代具有重要作用,灰坑内出土的瓷器对了解当时县衙起居生活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明末清初民窑青花瓷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浅谈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
作者: 郑慧洁   来源: 品牌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值   现代陶瓷艺术   审美   创新  
描述: 陶瓷,作为中国文明的象征,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瓷器的发展经历了由实用到审美的过程,以实用作为产生的开始,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陶瓷最终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艺术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现代陶瓷,总有很多价值,但是现代陶瓷艺术要怎样通过市场来肯定它的价值呢?
韵·陶艺
作者: 郑思洁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陶瓷装饰   釉彩   文化情感   官瓷   白鹤赋   中国文化发展   构造型   意韵   线性结构  
描述: 韵·陶艺
“钧瓷学”构建初探
作者: 郑永彪   赵梁钰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钧瓷   钧瓷学   钧瓷理论  
描述: 晚近十年,钧瓷研究硕果累累,初步形成了以高等院校陶瓷学者为主体的钧瓷研究的学院派和以钧瓷艺人为主体的钧瓷研究的实用派。基于对敦煌学、徽学、景德镇学的考察,鉴于钧瓷的影响力和钧瓷研究的总体情况,我们认为,钧瓷学的构建兼备理论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具有成为一门学问的基础。钧瓷学研究大致涵盖十八个方面,以此可以初步确立钧瓷学的研究架构和内容体系。
< 1 2 3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