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都市新宠康乃馨
作者: 郑家驹   来源: 厦门科技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康乃馨  
描述: 都市新宠康乃馨厦门双十中学家驹康乃馨,又称香石竹,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这一科植物约有2000种,主要观赏品种有中国石竹(又称洛阳花)、须苞石竹(又称五彩石竹)、美国石竹即康乃馨。而康乃馨除具有花色绚丽多彩,花形美丽动人的特点外,更以其散发清...
多普勒超声对创伤性肢体动静脉瘘的诊断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价
作者: 李梅   郑绥丽   陆丽花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   动静脉瘘   血流动力学  
描述: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创伤性肢体动静脉瘘的诊断及评价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创伤性动静脉瘘患者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脉冲多普勒超声图像,对瘘口发生位置、大小及形态、受累静脉增宽程度,对瘘口处、瘘口上、下相应动脉及静脉的血流频谱形态进行分析,并与健侧做对照。结果:6例动静脉瘘血流频谱的表现为瘘口处高速、低阻及双期单向连续性血流,瘘口近端动脉血流加速,呈低阻型频谱;受累静脉内呈五彩镶嵌的涡流,出现动脉样频谱。瘘口远端动静脉与健侧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多普勒超声诊断创伤性肢体动静脉瘘具有无创、简便易行且准确率高的优点,根据频谱的改变可以间接了解动静脉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指导临床处理上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空间环境特征分析的城市雕塑规划: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
作者: 郑德福   来源: 规划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上海浦东新区   空间环境特征  
描述: 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文化与风貌特征的重要展示载体.优秀的城市雕塑对于营造空间景观、提升地区精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雕塑规划以空间环境特征分析为引导,采取通则与特例相结合的方法形成雕塑分级控制体系,根据承载空间形态的差异提出导控节点、导控廊道和导控片区等三种城市雕塑导控方式,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制定城市雕塑发展建设控制导则.
以MnO_2-TiO_2-MgO为添加剂注浆成型低温烧结Al_2O_3陶瓷
作者: 黄丽芳   郑治祥   吕珺   徐光青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MnO2   MgO添加剂   氧化铝陶瓷   注浆成型   TiO2   低温烧结  
描述: 采用注浆成型方法,通过加入MnO2-TiO2-MgO复相添加剂,在1350℃空气气氛中常压烧结,获得了相对密度最大为95.7%的氧化铝陶瓷。研究了MnO2-TiO2-MgO复相添加剂对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添加质量分数为3%MnO2,0.5%MgO的情况下,比较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TiO2(1.0~3.0%)对氧化铝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发现,该复相添加剂能有效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在同一温度下,随着TiO2的增加,烧结体密度也随之增加,强度也有明显差别。结果表明,1350℃下A l2O3+0.5%MgO+3%MnO2+1.5%TiO2体系烧结效果最好,断口为沿晶断裂,无明显气孔,晶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μm,无晶粒异常长大现象。烧结体密度达到3.80g/cm3,抗弯强度为243MPa。
黄冰短篇小说集《一个人的地老天荒》出版
作者: 郑文丰   来源: 贵阳日报(阅读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界   古罗马   审美   艺术概念   希腊爱神   维纳斯   造型艺术   人类童年   雕塑   女性  
描述: 本报讯 近期,黄冰短篇小说集《一个人的地老天荒》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作品16篇,记录了一个女性作者十多年来的心路历程与隐秘感受,探索着人的内心中琢磨不定的所在。 作者黄冰,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山花》月刊编辑。油画专业毕业,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随笔五十余万字。《一个人的地老天荒》一书即是作者多年创作生涯的一次总结、回顾。 在书中,作者以女性的视角,描绘着女性在婚姻、恋情等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心理感受。
沙耆晚期绘画与凡·高绘画的比较
作者: 郑林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朴实   表现   象征性   和谐  
描述: 沙耆是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上一位杰出的油画家,他的人生遭遇、艺术热情和作品风格等都与凡.高有相似之处。本文主要通过比较沙耆晚期绘画与凡.高绘画的相同点,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得认识沙耆晚期绘画的艺术成就。
少数民族装饰艺术发展的社会学解析
作者: 郑冬冬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调性消费   中介机制   少数民族   社会学   装饰艺术  
描述: 装饰艺术对绘画与雕塑工艺的依附,使其研究脉络一直循着美学形式的发展方向推进,直到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派第一次将装饰艺术与社会运行机制联系在一起,促使人们不再仅仅专注于形而上的审美理想。虽然我国少数民族装饰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但将其作为社会组成部分来把握与反思“社会人”的公共动机、情绪行为、消费心理等研究体例却极为少见。在此,立足于西方社会学理论体系,论述了少数民族装饰艺术的功能性发展、情感性发展以及逻辑性发展进程,探讨了社会内在机制对人们美感知觉的唤醒,提出了少数民族装饰艺术跨越保守人文关怀局限,实现人与社会审美关系平衡的发展畅想。
意象油画的“线”与“色”
作者: 郑云龙   来源: 新视觉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墨线条   色彩构成   意象油画  
描述: 意象油画是一种介于具象、表现和抽象之间的绘画形式,它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艺术风格或流派,作为油画艺术的一个分支,其表现语言力求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一般特征。它在保留传统油画语言优势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发挥中国画的笔墨线条和用色的优点,更加强调中国画的线条韵味,更加注重色彩意境的营造。
“似与不似”对中国意象油画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 郑云龙   来源: 新视觉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似与不似   意象表现   样式   当代油画  
描述: 在中国当代油画潮流中,对意象表现主义油画与油画的意象表现性的界定,引起了颇多争议,成为不可规避的艺术现象。油画的意象表现性是建立在东方传统的文化意识形态链条之上,借鉴西方架上绘画的表现形式与技法,通过中国传统绘画的具象艺术元素和意象的抽象符号及情感表达方式,使主客体对象相互渗透的一种新的表现主义绘画风格。油画"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表达"蕴含了中国人特有的灵性、慧心,合情合理的人文特征及他们对人生目标的孜孜追求精神,是中国油画走向世界,建立独特的审美、评价标准的必然选择。
最长情的告白
作者: 郑凤   来源: 新天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养   青年男女   下街   河南郑州   人月   你我   补拍   婚床   市北   穷小子  
描述: "你我有缘,忘不了,你择婿不嫌貌丑,不计贫寒。母亲亲自做媒,说是‘要人不要钱’。结婚那天,更显寒酸,没有鞭炮,没有酒宴……"2015年11月下旬,河南郑州八旬老人侯立新为老伴写的一封情书走红网络
< 1 2 3 ... 12 13 14 ... 151 152 1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