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极简中国古代雕塑史
作者: 贺西林著   来源: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通俗读物   古代   雕塑史   中国  
描述: 极简中国古代雕塑史
寄意神工:古代雕塑
作者: 贺西林著   来源: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代   雕塑史   中国  
描述: 雕塑重在记录和表现对象的瞬问情态,其艺术语言具有集中、概括、洗练的特点。形式上强调空间感、体量感和块面结构,给人以形象鲜明、主题突出的印象。传统雕塑主要以石、玉、泥、铜、金、银、木、骨牙等物质材料为媒介。运用雕、刻、塑、铸等手法制作,种类包括石雕、陶塑、泥塑、金属雕塑、漆木竹雕、骨牙雕等,基本形态表现为圆雕、浮雕、线刻、透雕。雕塑的材质具有坚固性和耐久性特点,适合长期保存和传承。 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实践,中国雕塑源远流长,作品数量宏巨,内容博大。中国古代雕塑种类繁多,从功能上可将其划分为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工艺装饰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等几大类别。
中国美术史简编
作者: 贺西林 赵力编著   来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美术史(地点:   中国)   美术史  
描述: 本书图文并茂,以绘画、雕塑作为重点,加强对书法、建筑、工艺美术的表述,按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了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以至近现代的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简编
作者: 贺西林 赵力著   来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哲学史   通俗读物   shi   zhe   xue   世界  
描述: 基本信息书名:中国美术史简编原价:39.00元作者:贺西林,赵力著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01-01ISBN:9787040122145字数:页码:版次:装帧:平装开本:商品重量:编辑推荐内容提要《中国美术史简编》共分八章,为石器时代的美术、夏商周美术、秦汉美术、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隋唐五代美术、宋辽金元美术、明清美术、近现代美术,按编年体撰写,章中各节均按其所述美术形态在本时期所占地位先后和比重大小灵活编排。《中国美术史简编》是在以往中国美术史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美术考古新材料、吸收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采用了国内外前辈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与结论,并总结作者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在编写中,力求知识系统、结构明晰、概念准确、体例规范、重点突出,在把绘画、雕塑作为重点的同时,加强了对书法、建筑、工艺美术的表述。全书尽量突出“简编”的特点,删繁就简,立论持正,语言笃实精谨,用言简意赅的笔墨,对幽阔深博的中国美术史进行精恰的叙述。行文畅扬优美,富可读性,是一部极好的简明本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简编》系统简明、重点突出、图文并茂,随文所附大量插图,以突出视觉艺术教材的直观感和特殊性为旨归,将文字描述和图像展示作了有机的结合。《中国美术史简编》适用范围广泛,除作师范本、专科,美术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外,亦可为热好中国美术的广大社会读者选用
中国美术史
作者: 赵力 贺西林著   来源: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中国   美术史   教材  
描述: 由赵力等主编的《中国美术史》的编写重视知识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在重点针对绘画、书法和雕塑等美术门类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兼顾工艺、建筑等内容的表述;在偏重针对汉民族美术创作历史阐释的同时,也兼顾同一时代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美术成就的描述。由此形成以时代为纵向线索的八个篇章段落,即史前美术、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隋唐五代美术、宋辽金元美术、明清美术、近现代美术等,并在分篇章突出各时代美术特点的基础上,强调各时代美术创作之间的衔接和影响。
中国美术鉴赏语言
作者: 贺西林主编   来源: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鉴赏   中国   美术  
描述: 本书内容包括:气势撼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雕文刻画——中国古代画像石与画像砖、古墓丹青——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剞劂生花——中国古代版画等。
漫谈汉代造型艺术中的“熊”
作者: 贺西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方民族   楚文化   文化内涵   图腾崇拜   《山海经》   黄帝   熊崇拜   汉文化   造型艺术   熊图腾  
描述: 汉代造型艺术中的动物题材相当丰富,“熊”是其中之一。面对纷繁的各种动物的表现,恐怕很少有人去注意“熊”题材的某种独特意义和文化内涵。也许我们晓得汉代艺术中有那么几件关于“熊”的作品,而殊不知这些作品丰富的程度和深厚的含义之所在。出于兴趣,我最近开始关注这一题材在汉代艺术中的意义,在短短的数天内,我就收集到了大量有关“汉熊”的资料,雕塑、工艺作品达40多件,画像石、画像砖达60余块。(参见附表)这些仅仅是我收集到的有限资料而已,仅这些资料就足够给我们提出许多可供想象和思考的问题:汉代艺术为什么要如此热衷地表现这一题材,它是否有一
在思考与探索中前行:陈树东访谈录
作者: 陈树东   贺西林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欧洲油画   表现性   创作手法   思考与探索   绘画语言   艺术家   表现主义   历史画   油画创作  
描述: 主持语:陈树东以历史画著称,尤其是革命战争题材创作,如《开垦》、《入城式》、《攻占城市》、《百万雄师过大江》(与李翔合作)等。正因如此,即便他有着万般激情,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终究无法离开具体的形象以及生动的历史情境。也许他内心也有着一种守望与依恋,在浑厚斑斓的油色肌理及粗犷豪放的大笔触中,让我们接近现实,贴近历史。在绘画中,历史往往沦为图像符号,而艺术家的真情实感,才能让我们体会图像背后所沉积的内涵以及图像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徐树东的油画,又很注重瞬间的印象,将许多知识性的内容转换到视觉的感性层面上,内在的结构与秩序都隐含或化解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