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我做的都是基础性工作 靳尚谊:为中国油画补课
作者: 解宏乾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家   布面油画   西方自由主义   靳尚谊   中央美术学院   审美趣味   艺术问题   意识形态问题   中国油画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整个中国都沉浸在一种变革的气氛中,美术界也不例外。中国的美术观念是应该推崇写实,还是强调表现?在创作上是应该重视基础,还是注重观念?大家众说纷纭,整个美术界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一些人的美术观念还是倾向于体现了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观念艺术,因为观念艺术是对"文革"以来绘画模式的颠覆,是对官方审美趣味的拒斥,使其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政治的意识形态问题。
喻继高 花鸟工笔的时代气息
作者: 解宏乾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史论   绘画样式   陈之佛   审美趣味   胡小石   孔雀图   金陵画派   中国画创作   喻继高   傅抱石  
描述: 中国画,以其"借物抒情"、"天人合一"的审美趣味,体现了人、自然、艺术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而形成悠久辉煌的历史。从表象类型上看,"工笔"与"写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形式方向。20世纪是花鸟画艺术的转型期,50年代后期开始,江苏中国画创作在全国异军突起,逐步形成了两个画派:一个是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山
何家英 中西互动中构建国画现代形态
作者: 解宏乾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米脂婆姨   中国工笔画   何家英   写意人物画   九秋   现代形态   艺术创作   写意画   当代中国画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的《山地》、《十九秋》、《酸葡萄》、《米脂婆姨》,到90年代的《秋冥》、《桑露》、《绣女》等系列工笔画作品,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孙中山在天津》、《天心月圆》等小写意画作品,何家英以融合写实精神和东方诗意为一体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用他的话说:"我的艺术创作的过程,贯穿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我得惠于改革开放,心里充满着感激。"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转型做出了贡献。他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西画中严谨扎
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斗蛐蛐收家具 奇才王世襄:“玩儿家”玩出学问
作者: 解宏乾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家   学问   明清家具   蟋蟀   明式家具   故宫博物院   说文解字   油葫芦   漆器  
描述: "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它获得了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了。遣送得所,问心无愧,便是圆满的结局。想永久保存,连皇帝都办不到,妄想者岂非是大傻瓜!"王世襄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儿家",雕塑、建筑、漆器、家具、竹刻、绘画、铜佛、鸽子、蟋蟀、蝈蝈、大鹰、獾狗、乐器、美食……他涉猎之广,研究之深,让众人难以望其项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