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日本人对天价艺术品不再感冒
作者: 蒋丰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夸张   原副院长   故宫博物院   假新闻   专家评估   艺术品  
描述: 日本曾经经历过“艺术品的疯狂”。据日本画商最乐观的估计,当年以50亿美元购入,现仍保存于日本各银行手中的画作,如今最多能卖出14亿美元。 曾几何时,日本有过令人目眩的“泡沫经济”。那个时候,一路攀升的资产价格,不仅仅局限于“两市”——股市和楼市,还蔓延到艺术品的价格上。 那个时候,在经济繁荣的日本,人们把腰包鼓起来的激情与自信,洒向梵高、莫奈、雷诺阿等西方一流艺术大师。有这样的统计,在1987年到1990年间,国际拍卖会上40%的西方印象派作品落入日本买家的手中。这4年间,日本竟然从西方进口了138亿美元的艺术品。 我们中国人知道“房奴”“车奴”,甚至也知道“墓奴”,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画奴”。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日本的银行大力鼓动客户贷款购买艺术品。银行家们高调宣传,称西方艺术品是绝佳的升值收藏。这样一来,许多日本企业和商人花大价钱购买画作。著名的安田火灾和海事保险公司买下了梵高的《向日葵》,付出了3900万美元。大昭和纸业公司董事长齐藤良平在1990年5月15,日,更是挥金如土般地以1606亿美元,收购了雷诺阿和梵高的两幅画,其中雷诺阿那幅78lO万美元,梵高的《加歇医生像》8250万美元,创下当时油画交易史上的最高价。
匕京姑娘在日本的遭遇
作者: 王海波   蒋丰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与日本   编者按   中国人   姑娘  
描述: 编者按: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国,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日中国人已近百万。他们到日本,去留学,去结婚,去挣钱,去创业……怀着五彩缤纷的理想和梦幻,从湛蓝的天上,从碧蓝的海上,踏上了这块扶桑之地。他们在域外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备受关注。本文讲述的是一位北京姑娘在面对日本丈夫家暴与外遇的惨痛经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