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和谐社会环境下恢复性刑事政策的思考
作者: 茗菲   程家敏   来源: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刑事政策   恢复性   和谐社会  
描述: 恢复性刑事政策旨在建立一个使犯罪人和受害人进入对话状态的"模式".这一"模式"把犯罪人和受害人组织纠一起,承认错误,分担并理解有害的影响,在补偿方面达成一致,就将来的行为构筑理解.现行的刑事政策应回应和谐社会的要求,将恢复性刑事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括性刑事政策,充分体现恢复性正义.
户外茶席的点滴细节:主题茶席的设计(下)
作者: 茗仙   悦宁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小儿哮喘病   协作组   贵州   西南   学术活动   云南   河南省   代表   学术会议纪要  
描述: 等细节。 秋韵 作者:仙 茶品:正秋寒露传统正炒铁观音 茶道:工夫茶泡法 地点:长沙月湖公园 席具介绍:席布:民间手工麻织品,陶作坊竹帘;茶盘:镶贝老旧奉茶盘;主泡器:宜兴红泥紫砂壶;壶承:挂釉陶制壶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气胸闭式引流中的应用
作者: 王绚茗   谢继红   陈国安   来源: 医学信息: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胸   闭式引流   导尿管  
描述: 目的:探讨气胸引流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便护理。方法:用Foley’s双腔气囊导尿管做胸引管,对47例气胸患者做胸腔闭式引流,并观察疗效。结果:47例患者均获满意疗效,切口小,疼痛减轻,护理方便,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肺复张和功能恢复。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可代替传统硅胶引流管在气胸引流中应用。
学国画,更需学中国文化:与后学者谈画瓷画
作者: 皮香茗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研究中心   艺术家   江南民俗   艺术人生   艺术大师   陶瓷设计   景德镇陶瓷艺术   总监   南昌  
描述: 怎样学习瓷画,我的体会是,要学国画,更要学中国文化. 首先是要学国画.原因是: 1、瓷画的画面,有不少是从国画中直接移植的.最著名的如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其主题纹饰《鬼谷子下山》图,移植自元
访谈雕塑家杨奇瑞教授
作者: 杨奇瑞   张海军   一茗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性   教育   传统   技法   艺术语言   哲理   雕塑  
描述: 杨其瑞教授认为,就雕塑,就视觉而言,不管是人是物,都是有生命意义的,重要的是如何去发现、感悟平常中的不平常,挖掘有启示性的精神。他的作品几乎没有手艺意义上的技法,几近于视觉上的辨证。雕塑艺术语言是一个综合体,包括内涵、意象、哲理和力量感,作为教育者,应注重“创”的价值。研究中国传统雕塑,不能只用西式教学中的技法和形式来解决,应把中西并置起来研究,才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场域•能动性•双重反转-理察•塞拉《德克的豆荚》
作者: 徐玉茗   来源: 美术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能动性   双重反转   空间   感知   场域  
描述: 美國後低限(Post-Minimalism)暨鋼鐵雕刻家理察•塞拉(Richard Serra),以場域建構出身體在作品空間中的能動性,並觀看雙重反轉的鋼板造形構成。藉鋼鐵表層持續性的生鏽變化,並利用觀眾身體在場域間產生的心理反應,化約了時間的因素,進行鋼鐵材質構作與觀念的整合,凸顯身體介於空間與作品的存在實感。本文聚焦於塞拉2004年的《德克的豆英》(Dirk's Pod)單一作品,分成「作品場域的建置」、「工業文化材料」、「作品解析」三段撰寫。並針對作品當中多體弧形的「造形發展」、流線形柱體的「構成」、空間定位的「裝配」、虛實交替的「感知」深入分析研究,凸顯塞拉獨特的當代鋼鐵雕塑語彙。
我国烧结砖隧道窑建设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   来源: 砖瓦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砖瓦行业   技术进步   首选设备   砖瓦生产   冷却带   改造扩建   技术标准   窑车   发展时期   烧结砖  
描述: 1引言当前,在我国烧结砖瓦行业,无论是新建设的砖厂还是改造扩建的砖厂,由于劳动力紧缺或是地方性政策的规定,隧道窑成为了焙烧砖瓦产品首选设备,使隧道窑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毫无疑问,这是我国
浅谈油画切入点:表现手法的关键
作者: 黄俊茗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切入点   手法   表现  
描述: 随着多年对油画的研习,遇到了不少问题,也努力的解决了不少问题,然而知识是越学越觉得自己匮乏的东西,虽然还是会一直坚持的解决手头功夫上的问题,但是时常会在作画过程中问自己:“我该画什么,用什么方法画.”这也许也是让古往今来的画家头疼的问题.这涉及到油画中切入点的问题,因为作画时丛须明确自己关注什么,才能知道自己想画什么,从而再去考虑画时运用的手段.因此我引出整篇文章的论点:表现手法的关键是油画之切入点.
浅谈油画之切入点——表现手法的关键
作者: 黄俊茗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图   色彩配置   黑白灰分布   画面分割  
描述: 浅谈油画之切入点——表现手法的关键
话剧创新与一颦之美
作者: 辛茗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段   话剧舞台   观众   姊妹艺术   舞蹈演员   艺术创新   写实主义   假定性   艺术样式   歌舞  
描述: 在话剧艺术创新的浪潮中,不少同志把手伸向姊妹艺术,于是,歌舞、雕塑、体操……纷纷涌向话剧舞台。这里有冲出写实主义、幻觉主义樊篱,另辟写意蹊径的追求,也有探索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假定性,俾使演出面貌更趋多样化的尝试。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功演出;但在另一些演出中,却透露出一种忽视话剧特性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利于扭转话剧观众萎缩的趋势。在剧场门口曾经听到这样的议论:“这戏算个啥?要听唱歌,不如歌星唱得好,要看舞蹈,不如舞蹈演员跳得好,……一块钱白扔了!”望着稀稀落落散去
< 1 2 3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