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陶瓷花鸟画的审美特征及其现代转化
作者: 范富兴   刘书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立象以尽意   花鸟画   生命精神   情景交融   现代陶瓷   传统陶瓷   中国传统美学   陶瓷绘画   艺术特征  
描述: 一、传统陶瓷花鸟画的艺术特征传统陶瓷花鸟讲究情景交融,气韵生动的绘画观。"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易经》中提出"立象以尽意"的主张,是因为在东方先哲的心中,自然是一种恒常变动的流体,循环不止而出神入化,是滋生世间万物的根本规律。东方艺术之精髓在于把握流动的形式韵味,也就是旨在把握生命精神意义。在陶瓷绘画艺术中"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密不可分。其主
陶瓷花鸟画的意趣
作者: 范雯   陆璇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现时代   审美关系   艺术作品   绘画表现   抒情性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社会生活   写意花鸟画  
描述: 中国工笔花鸟画,兴起于北宋,鼎盛于明清,繁荣于近现代,集中地体现了人与作为审美客休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因此,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它往往通过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来体现时代精神面貌,从而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因而,在历代陶瓷的绘画表现中
范汝愚画集
作者: 范汝愚绘   杜三政编   来源: 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中国画   现代  
描述: 画家汝愚先生出自名门,其外公为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自幼受家风的熏陶,又先后师从大风堂门人肖建初、龙国屏、王永年诸先生,系统研习大风堂的艺术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上溯宋元诸家,在工笔花鸟的创作上尤见功力
王刚:写照生命的大块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刚   媒介   绘画观念   群像   综合材料   视觉效果   艺术   民工   风格   作品  
描述: 当王刚和我讨论如何布置他的个人画展时,我的建议是十分直接简明的:让观众看到民工的身影迫在眼前,甚至可以闻到他们身上的汗味,听到他们粗犷的呼吸。这是我对王刚画展视觉效果的预期,也是他的作品给我的鲜明感受。在五年多前看到他在中央美院第十届油画研修班毕业展览上的一组作品时,我就有了这种感受。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的《老万》群像是一个几年前开始,但到现在还没有结束的系
幻循之画,心田之华:来自心灵的色彩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绘画   艺术学   色彩   自我   工作室   创作   作品   快乐   心灵   世界  
描述: 在今天的文化条件下,做一个画家是容易的,因为艺术信息的便捷和艺术图像的丰富可以提供充分的研究学习条件与创作参考,但是,在今天艺术活动十分热闹、艺术取向也十分自由的情况下,做一个真正的画家也是不容易的,需要在纷繁的艺术现象面前
时间的哲学:乌克兰当代油画艺术之精神
作者: 范利锋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美学   时间的哲学   一元美学  
描述: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与乌克兰文化艺术交流的不断增多,乌克兰艺术家在中国举办的画展越来越多。这不仅促进了中乌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同时也为中国人民了解乌克兰的艺术,特别是乌克兰现当代绘画艺术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中国与前苏联在文化艺术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乌克兰作为前苏联重要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其文化艺术曾是前苏联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克兰艺术家们不但在前苏联时期,在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舞台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莫兰迪绘画中的东方意境
作者: 范小鹏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   主观意象   意境   笔墨  
描述: 乔尔乔·莫兰迪是20世纪初期意大利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他一生的创作题材主要以静物、风景为主,作品造型简约、朴实无华,给人以一种沉稳、含蓄、宁静、悠远的意境,其艺术追求和精神品格与中国古代文人画极其相似,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情趣和意境。
试论昙曜五窟洞窟形制及其产生之原因
作者: 范鸿武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创性   毡帐   洞窟形制   游牧民族   穹庐   昙曜五窟  
描述: 昙曜五窟的洞窟形制是模仿游牧民族的毡帐,它独特的洞窟形制与鲜卑拓跋游牧民族居住的最普遍、最广泛的建筑形式——穹庐密切相关,穹庐就是游牧民族的毡帐。昙曜五窟的洞窟形制具有独创性,是北魏五世纪中期平城僧俗工匠在云冈独创的窟形。与云冈昙曜五窟造像模仿鲜卑拓跋民族人的形象相一致,云冈昙曜五窟的洞窟形制和结构是直接模仿鲜卑拓跋民族居住的帐篷式的基本建筑形式——穹庐。昙曜五窟主佛造像和洞窟形制都是对鲜卑拓跋民族的模仿。
编首语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艺术评论家   威尼斯   艺术双年展   北京   艺术博览会   北大教授  
描述: 跟钻石作为南非的国石或者猫眼作为斯里兰卡的国石不同,中国的国石位置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然而,我们的目的也不在于选出哪一类石头作为国石的候选者。没有办法证明祖先拿起的第一块石头是当做工具还是装饰品,但是我们至少知道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内在的心理结构和价值取向。当我们在不断地深入发掘出中国人在玩石赏石活动中所传递出来的内在的文化意义时,会越发觉得这种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它所有的特质都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
开放的学院意识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集
作者: 范勃主编   来源: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绘画评论   油画   世界  
描述: 本书是配合“开放的学院意识——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及代表学生作品展”而出版的作品集,包括著名美术评论家杨小彦撰写的前言及总论,油画系19位教师作品及10位代表学生作品,油画系五个工作室教学档案等文献选集,以全面呈现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阶段师生们的创作状态和学术主张。
< 1 2 3 4 5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