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作品集
-
作者:
范迪安主编
来源:
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作品综合集
绘画
现代
-
描述:
本书收录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漆画、素描、漫画、民间美术等不同类别。这
-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2013)教师美术作品集
-
作者: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编
来源: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作品综合集
现代
美术
-
描述:
本书收集的作品是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的绘画作品,作品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水彩、书法雕塑作品,旨在凸显美术系教学科研上的优秀成果,展现美术教师的风采,同时也是为了与美术界和兄弟院校同仁
-
大学美术欣赏
-
作者:
范亚丽 马娟娟主编
来源: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鉴赏
教材
美术
-
描述:
本书紧扣艺术审美教学实践需要,涵盖美术领域的各个范畴,在欣赏理论篇的基础上,将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摄影艺术与数码艺术、影视美术、现代装置与行为艺术等九大美术形式一并列入教材,各有
-
明景德镇洪武官窑瓷器的特征、类型与分期
-
作者:
范勇
来源:
长江文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景德镇
明洪武
瓷器
-
描述:
明代初期景德镇洪武官窑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疑难问题,其上承元瓷,下启明永乐宣德瓷,对明清官窑瓷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对洪武朝官窑器的界定的基础上,利用考古发掘资料和博物馆藏品、传世品等,对景德镇洪武官窑瓷器的特征、类型作一初步分析,并首次进行了该期官窑器物的分期;力图通过对景德镇洪武官窑瓷的探讨,揭示明初洪武朝官窑瓷器的发展变化。
-
谈清代宫廷绘画与景德镇御窑厂瓷画风格
-
作者:
范超
陈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景德镇御窑厂
廷
绘
瓷画
宫
画
风格
-
描述:
清代宫廷绘画机构经历了较复杂的变化,其画家群体亦分为不少等级.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瓷画与宫廷绘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宫廷绘画通过画样、珐琅彩瓷、旧藏瓷等方式向御窑厂瓷画传播,在其影响下,御窑厂瓷画呈现以工笔为主,并兼具文人画与中西合璧之风.
-
刘建华 给艺术做减法
-
作者:
金思梦
范石三
来源:
市场周刊(艺术财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昆明
艺术家
创作
作品
减法
工艺美术
雕塑
艺术学院
关注社会
-
描述:
刘建华,以"瓷"成名,但他深信"艺术重要的是怎么做,而不是用什么去做"。从景德镇到昆明,再从昆明到上海,刘建华追求在生活中"做加法",却力图在艺术上"做减法"。从2008年的《无题》开始,刘建华作品的题材从关注社会题材和新闻焦点转而更关注自我和内心,作品形式也变得更抽象简洁、富有禅意。一很少有人知道1962年出生的刘建华,原名不姓刘,姓谢。1977年文革刚结束不久,為了保存传统的手工艺,政府允许工艺美术行业的技术人员带弟子传艺。為了能当上在景德镇一家雕塑瓷厂做技术骨干的舅舅的接
-
沈阳地区出土辽代输入定窑瓷器初探
-
作者:
张树范
来源:
辽金历史与考古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期
沈阳
定窑瓷器
辽代
类型
-
描述:
目前为止,在沈阳地区发掘出土了一批辽代输入瓷器,主要有定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等窑场产品,其中定窑瓷器所占比例较大。这些定窑瓷器以碗、盘数量最多,其他还有注壶、盏与盏托、瓶等共计10余种。装饰纹样多样,有莲花、牡丹、蕉叶、菊花以及鸟、猫、蝶纹,等等。这些瓷器可分为前后两期,各期具有不同特征。沈阳出土辽代定窑瓷器的墓主人大部分为契丹贵族,反映出契丹族(尤其是有权势的贵族)对中原瓷器的喜爱,也表明其对中原汉族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
谈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中国油画的当代性
-
作者:
范庆华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觉醒
当代
中国油画
-
描述:
本文简单的通过对油画的历史、语言形式以及“当代”的概念阐述,讨论了中国当代油画存在的问题,得出中国油画的当代性在于:只有自我意识真正的觉醒,才能明确独立的艺术语言应该是建立在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之上,面对多元的世界文化体系兼收并蓄,进而真实的表达时代的情感和精神。
-
浅谈“高六方壶”里的文人气韵
-
作者:
范立君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生命
几何造型
书法家
紫砂艺术
艺术拓展
紫砂壶
气韵
发展空间
雕塑
有机结合
-
描述:
紫砂壶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它使看似简单的泡茶、饮茶多了几分特别的韵味,同时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紫砂壶贵在有"魂",这与中国的传统不可分割,书画、陶刻、雕塑等艺术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发展空间,将高雅的紫砂艺术与日用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造型与装饰上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书法家、诗人、美术家等文人为紫砂壶注入了更多的艺术生命,使得紫砂壶艺能真正融入人们生活,也使得紫砂壶艺成为最能让人品味和感受的艺术.壶艺造型与中国书画、雕塑艺术完美相融,使紫砂壶艺博采众家之长,深得其精髓,开创并形成了紫砂壶艺的文人气韵. 紫砂壶与文人结缘,更增添了独特的文化艺术气息,构成一道独特的紫砂文化风景线.紫砂壶与陶刻、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的关系源远流长,留迹于紫砂壶上的书画空间深邃悠远、笔墨拙朴含蓄,深得造化之意韵.
-
浅谈当代浮雕艺术与新材料、新技术的结合
-
作者:
范楠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型环境技术
新型投影技术
结合
新型创作材料
-
描述:
本文从新型创作材料、新型环境技术、新型投影技术三个方面,结合当代浮雕作品实例,阐述浮雕作品创作中如何巧妙灵活地与三个方面结合,为艺术家提供更广阔的创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