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陶瓷梭式窑的应用探讨
作者: 邓苹   段建华   于重湛   范文婷   徐锡保   郭朝阳   曾志钢   程婧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控制   陶瓷   节能   高温空气   梭式窑  
描述: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普遍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等特点;本文针对我国间歇式陶瓷窑炉的能耗现状,探讨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陶瓷梭式窑的应用研究,分析了陶瓷窑炉烧成工艺以及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特点,介绍了窑炉的结构、燃烧系统、控制系统等系统组成及研究方法、应用情况。
环保型生物醇油在陶瓷梭式窑中的应用
作者: 于重湛   曾志钢   程婧   范文婷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保型   生物醇油   梭式窑   应用  
描述: 随着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能源品种的多样化是改变目前现状的迫在眉睫的一种途径,工业生产对新能源的需求将会不断的扩大。生物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它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本文把环保型生物醇油运用到梭式窑中,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为陶瓷工业窑炉燃料提供一种新的能源进行探索。
隧道窑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作者: 范永海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家系统   隧道窑   故障诊断   状态监测  
描述: 文章论述了隧道窑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实现、应用和运行的基本内容。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对提高隧道窑的运行安全 ,减少故障损失 ,有效保证隧道窑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陶瓷隧道窑节油技术的应用和选择
作者: 范石生   陆子平   宋瑞樟   单菊英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陶瓷   节油   节能  
描述: 状态,降低燃油消耗,提高陶瓷产品质量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对节油技术的研究重点有两个方面:1.磁化燃烧技术;2.掺水乳化燃烧技术.
循心而为:泰山瓷业首席设计师范炜光陶瓷设计艺术
作者: 范炜光   来源: 中国陶瓷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浮雕   首席设计师   日用陶瓷   陶瓷设计   冥冥之中   瓷业   四叶草   晶玉   瓷质   令人  
描述: 陶瓷设计艺术与其它艺术是相通的。存在于感觉之上的心灵气息,即循心而为也。把四叶草的优美图案体现在日用陶瓷餐茶具上,既烘托出水晶玉瓷高雅细腻的材质特点,又通过四叶草疏密相间、上重下轻的艺术效果,加上浅浮雕透光柔和、图案效果温馨的特性,把四叶草降临人间的幸福氛围表现出来,清新自然的画面令人宁静,倍觉心旷神怡。作品巧妙地体现出高档的瓷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先进工艺与高雅设计理念的完美结合是设计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陶瓷设计工作者远远没有艺术家风光,从某些方面来讲还是
山西煤炭工业正向着基地化发展
作者: 范早明   来源: 中国统计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型基地   基地化发展   山西煤炭工业   平均日产量   煤炭基地   正向   先行官   月份   小煤窑   煤炭管理  
描述: 随着“以钢为纲”全党全民办工业运动的蓬勃发展,煤炭“先行官”必须快马加鞭.1958年山西省的煤炭工棠由于贯彻执行了“大洋群”和“小土群”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新,全省已建起小煤窑4,000多个,从9月份起就普遍地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高产热潮,煤炭高产“卫星”接连出现.全省10月份煤产量比9月份提高了1.76倍,11月份的产量又比10月份提高了36%多.到11月底,全省平均日产量已基本稳定在17万吨左右.这就基本扭转了“钢铁元帅要升帐,煤炭先行赶不上”的被动局面。
吴为山:文心铸魂天地间
作者: 范燕   来源: 中国统一战线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心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   政府特殊津贴   全国政协委员   天地   吴为山  
描述: 人物小传:吴为山,1962年生,江苏东台人。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韩国仁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获香港“包玉刚杰出艺术家”、“龚雪因杰出学人”等荣誉称号。
趨近自然——在聯合國教科文大會上的講話提綱
作者: 范曾   来源: 中国文化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目的性   多元性   国教   人类文化   农耕社会   大自然   提纲  
描述: 人類文化的多元性,是原始和早期農耕社會對人類的恩賜.因為信息的往還等於零,所以人們在一定的、不變的地域中生活,至於文化的產生,它依據的是自然的合目的性,當這樣或那樣舆大自然的目的相侔時,便會留下彌足珍惜的文化,這文化除體現自然的目的而外,包含着人類自身的目的和需求.由於每一個族群所見、所知、所愛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於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多元的文化,在世界遥遠的上古即已存在於人間.每一個族群,都有自己的一偏之見,所以文化往往在偏見中成長,這種偏見越烈,則其文化的獨立性越著.
浅谈青花分水的工艺技法
作者: 范双梅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几何图案   景德镇   陶瓷生产   分水   视觉效果   装饰技艺   工艺技法  
描述: 青花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陶瓷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釉下装饰技艺,誉满中外的景德镇青花瓷,它色调明快、兰白相映,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从内容题材上看,即人物、山水、花鸟图案,亦有规则的几何图案组合,在表现形式上有工笔、写意。
压电能量收集中储能器件的研究
作者: 王青萍   范跃农   王骐   姜胜林   来源: 压电与声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悬臂梁   能量收集   储能器件   振动能   压电陶瓷  
描述: 目前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成为微能量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收集的能量较小,因此需要储能器件把收集的能量存储起来以便为电子元件供电。比较了常用的储能器件,包括电阻、电解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和可充电电池。研究了这些器件的充放电特性和应用状况,比较了这些器件的优缺点,结果发现,超级电容器可在低压状态下为电子元件有效供电,适合在压电能量收集中推广应用。
< 1 2 3 ... 103 104 105 ... 112 113 1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