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生命与存在方式的对话--秦秀杰油画简评
作者: 易英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生命与存在方式的对话--秦秀杰油画简评
注浆成型<<插芯注浆>>法
作者: 马仁义   范建英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料浆   插芯   注浆法   流动性能   水份   吸水能力   注入模型   厚壁制品   坯体   注浆成型  
描述: 注浆成型中,对于厚壁制品.尤其是实心的厚制品.通常采用的双面吸浆、单面吸浆,难于保证制品的成型成活率,即使制成的坯体也易出现开裂、分层等弊端.为解决厚制品注浆成型缺陷.仅介绍《插芯注浆法》.一、注浆成型基本原理注浆成型法,即把有良好流动性、厚化性能的料浆,注入到模型中,由模型吸收料浆中的水份,使模型中的料浆逐步失去水份而硬
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美学特征
作者: 王凯   刘海英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古代   美学   雕塑  
描述: 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远在八千年前,中国的文明在世界就已初露曙光。漫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边,流连于丰富的博物馆展厅里,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作一次美的巡礼该是使人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的了。美学特征乃艺术的属性,总结它不是为了停留于前人的成果上,而是为了新的创造和新的开拓。
一种新的陶瓷器成型法
作者: 张运展   刘淑英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器   有机粘结剂   挤出成型法   悬浮液   烧成过程   陶瓷制品   陶瓷纤维   陶瓷原料   手工成型   成型方法  
描述: 当前,一般陶瓷制品的成型,可采用手捏、雕塑、印坯等手工成型法;湿压、干压、旋压等机械成型法;以及注浆和挤出成型法等。这些成型法的不足之处,是很难对制品进行细微的加工。比如要烧制一盆陶瓷盆景,对于加工成蜂窝状结构等形体复杂的制品,人们力图寻找一种新的成型方法,以扩大陶瓷制品成型的领域。本文介绍一种愈来愈引起人们重视的新陶瓷器成型法——抄造成型法。
陶瓷隧道窑节油技术的应用和选择
作者: 范石生   陆子平   宋瑞樟   单菊英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陶瓷   节油   节能  
描述: 状态,降低燃油消耗,提高陶瓷产品质量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对节油技术的研究重点有两个方面:1.磁化燃烧技术;2.掺水乳化燃烧技术.
新型波面换热器在烟气余热回收上的应用研究
作者: 高文元   马铁成   马春   穆红英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波面换热器   余热利用  
描述: 分析了所开发的新型高效波面板传热元件的结构特点,研究了波面换热器在陶瓷工厂余热回收上的应用,并对波面换热器设计参数和经济指标进行了评价。通过实践表明:该换热器的应用可使陶瓷工业烟气余热利用率达75%以上,它的开发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绝热材料显奇效
作者: 付国英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   隧道窑烧成   炉壁   烧成技术   石棉   绝热材料   烧成带   窑车   重油   使用量  
描述: 日本T公司以前依靠改进隧道窑的烧成技术(如对空气比率和炉压等方面的调节)为节省重油的使用量进行了不断的努力。但是,隧道窑烧成带的顶棚和侧壁的散热温度仍分别为140℃和100℃。散失的热量如按重油计算,每天需耗掉400公升。隧道窑每天使用重油为2167公升,所以有18%的重油是由于窑的散热而损失掉了。另外,向窑车下面散失的热量大,窑内的温度又难于分布均匀。该公司对炉壁进行绝热施工,在隧道窑的予热带和烧成带的侧壁用喷雾方法,涂上一层50毫米厚的掺有强粘合剂的石棉。
余热利用避免黑烟的技术措施
作者: 郭英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余热利用   黑烟  
描述: 本文是对陶瓷倒焰煤窑和煤烧隧道窑余热利用的黑烟问题,从技术角度找出原因,提出看法和解决措施。
黄石市城市文化建设与景观设计定位研究
作者: 和水英   董翠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黄石市   文化建设   矿冶文化  
描述: 介绍了黄石市城市文化主题定位,分析了黄石市城市文化建设现状与景观设计的现存问题,并提出通过矿冶文化引入、工业元素重塑等五个设计策略实现黄石市景观设计的定位。
浅谈明代青花瓷装饰的主要特征
作者: 蔡国英   郑根年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纹样   特征   色彩   明代   装饰  
描述: 笔者试图从青花装饰的釉色、构图布局、纹样表现、色彩处理、官窑与民窑各具特色这五个方面着手剖析明代青花瓷装饰的主要特征,阐述了明代青花瓷特有的艺术魅力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 1 2 3 ... 235 236 237 ... 250 251 25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