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白羽平风景油画的艺术评价
作者: 卢圳   余英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白羽平风景画   艺术个性  
描述: 白羽平的风景油画包含沉着含蓄的色彩关系和匠心独运的平面构图意识,以及多变的笔触肌理变化,而最关键的是他的作品成功融入了中国文化独有的人文内涵与中国人独有的天人合一的精神气质,这对当代油画中国化发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本文就白羽平风景油画艺术中的色彩、笔触肌理、构成关系、程序步骤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剖析,进一步分析其艺术特色。
马克西莫夫油画教学思想对当今油画教学的启示
作者: 虎高英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分析   油画教学思想   马克西莫夫  
描述: 在中国油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前苏联油画家马克西莫夫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中国培养出了大量杰出的、早期的油画人才。而且他的很多油画教学思想,对今天高校油画教学还有着莫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马克西莫夫的油画教学思想入手,就其油画教学思想对当今油画教学的启示进行了分析。
简析俄罗斯油画艺术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
作者: 韩英杰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绘画   影响   中国油画创作  
描述: 油画传入我国已有百年的历史,在中国油画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俄罗斯油画艺术不仅对中国油画创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更对艺术家的发展道路形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中国油画的发展演进为切入点,探讨俄罗期油画艺术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希望对我国油画艺术的研究有进一步的启迪。
近代中国油画中的色彩情感观分析
作者: 刘英俊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思考   中国油画   色彩情感  
描述: 情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之所在,而色彩则是油画艺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油画自传入中国之后,色彩的被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中国近代的油画家多以西方的油画色彩观为基础,并在情感表现中融入中国精神,创作出了大量形式和内涵俱佳的油画作品。本文从油画色彩情感观在中国的发展谈起,结合几位著名画家的作品,对他们不同的色彩情感观进行了分析。
偶得是灵感 画品是心境:读张立农的油画小品
作者: 蔡英华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幅油画   生活中   思想主题   人物油画   小品   创作   心境   艺术语言   作品   中国美术  
描述: 张立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认识立农有几年了,每年都能见到不少他的作品,从他的那些大制作中能看到画者成熟的艺术语言,精心的构图和鲜明的思想主题,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获得了各种奖项。除此之外立农还创作了很多小幅油画,这些小品多是随意偶得,内容多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甚至有的既没有刻意追求风格,也没有明确的思想主题,但看过这些小画之后感受颇深,余味无穷。
程派京剧艺术的美学原则
作者: 孙焕英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程砚秋   蔡文姬   故事情节   京剧艺术   叙事方式   艺术创作   人物塑造   反面人物   美学原则  
描述: 一对比,是文学艺术创作和表演当中并不陌生的表现手法。可以说,任何一个文艺家,任何一个文艺品种,都可能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在文学创作中,在语言运用上,有对比的修辞手法;在人物塑造上,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对比;在故事情节、叙事方式上,有详细和简略的对比。在绘画中特别在国画中,在构图上,有虚与实的对比;在具象显示上,有工笔和写意的对比——齐白石笔下的虾,就是典型这种对比。在摄影上,有明暗对比、色调对比。在建筑上,有参差错落、勾心斗角对比;苏州园林还讲究水与陆的对比、流动与静止的对比,等等。
色彩与肌理在幕墙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 齐学君   蔡英华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响与意义   幕墙设计   色彩与肌理  
描述: 色彩与肌理各异的幕墙为城市建筑披上了五彩霓裳,幕墙已成为当今建筑包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我国个性幕墙难觅,相似面孔比比皆是,分析其成因并探寻解决之道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幕墙实例,解析色彩与肌理在幕墙设计中的应用及对建筑包装效果的影响。
城市标志性雕塑的特性分析
作者: 张振华   马素英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标志性雕塑   城市雕塑   环艺设计  
描述: 城市标志性雕塑作为公共立体艺术中最能代表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城市历史以及城市审美特征的形式,是当今国内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深受广大设计师的关注。本文以中外城市雕塑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标识性、象征性、地域性、纪念性与艺术性五个方面详细探讨城市标志性雕塑的特性,希望能为城市建设者和设计师进一步认识和设计城市标志性雕塑提供帮助。
打开纳米艺术之窗
作者: 乔丽英   来源: 大学科普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纳米材料   艺术界   科学界   科技手段   纳米科技   非主流   显微镜  
描述: 当今世界,纳米、纳米科技已深人人心。近几年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而悄然兴起了一门非主流纳米学科的分支一一纳米艺术。作为使用纳米科技手段、方法创作的纳米尺度的或反映纳米科技题材的艺术,正逐渐吸引了科学界与艺术界的共同关注…。纳米材料在显微镜下展现出来的线条、色彩、图案、明暗、反差、浓淡、深浅各不相同,可谓是气象万千、五彩斑斓,它们让艺术家的想象力澎湃、抓狂;而纳米级的图㈣、雕塑、纳米题材的视频短片等也风起云涌。媒体上关于纳米艺术的话题也不断增多
古埃及黄道十二宫图像探源
作者: 颜海英   来源: 大众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信仰   古埃及人   知识过程   图像   埃及学   文学的价值   拿破仑   天文学家  
描述: 自拿破仑远征队发现丹德拉神庙的黄道十二宫浮雕之后,对其研究热度一直持续。部分天文学家坚信这些图像是真实的“星图”;而主流埃及学家认为这些资料没有天文学的价值,只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作者认为丹德拉神庙黄道图是保存传统知识过程中的产物,古埃及祭司在离开历史舞台之前,把原来口口相传的技艺,费尽心机地表
< 1 2 3 ... 9 10 11 ... 202 203 20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