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普陀山二十四孝浮雕看佛教对儒家孝文化的接受
-
作者:
罗江峰
来源: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十四孝》浮雕
佛教
儒教
接受
孝文化
-
描述:
明代石刻儒家《二十四孝》浮雕是普陀山佛教文化会通儒家文化的历史见证。这一事件,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暗合儒家文化主张的内因表现,也是普陀山高僧在明代皇家崇佛、明末高僧隐士倡导儒佛融合与会通思想影响下的必然产物。
-
普陀山明代石刻《二十四孝》浮雕的艺术特色
-
作者:
罗江峰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十四孝
浮雕
艺术特色
-
描述:
普陀山法雨禅寺九龙殿月台前24块青石栏板为儒家《二十四孝》浮雕,刻于明代万历十五年(1587年)至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之间。其艺术特色鲜明,主要表现在内容简约与丰富、形象可亲与质朴、刀法粗犷与润泽、线条精致与流动、光影清新与明朗、空间游离与转换,是普陀山明代石刻浮雕珍品。
-
动画原理与动画设计
-
作者:
罗江玫编著
来源: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设计
动画
教材
-
描述:
动画是一门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学科。动画是当代文化的集合点——它包括了文学、电影、美术、音乐、传播等多个学科门类的内容。动画是当代文化一种特殊而典型的语言形式——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尚形式似乎都与动画相关。动画又是一个产业——已成为世界创意产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总之,动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学科。所以,动画教育和人才培养是一个极具难度的课题。它不仅包含了庞杂的学术内容,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工作流程,使教师在讲学过程中,既要面对美术方面的问题,又要面对影视的问题,还要面对软件使用等技术问题……从另一方面看,学生的作业练习也很难实施,动画作业不像广告、油画,可以由一个人在一两天或一周内做一方案。一个创作性动画作业可能会历时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为它复杂的制作程序必须花很多时间去完成其每一个步骤,然后我们的课时又是有限的。此外,动画创作还涉及团队合作,从编剧到动画,到技术制作,可能跨越几个专业或几个部门,没有团队的协作很难完成一部动画片。所以还涉及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规划设计流程管理等。怎么去实施这些内容的教学呢?这是个难题,是一个许多人正在努力研究的问题,要想编撰一套完整的、完美的,甚至真正对当今动画事业发展和动画教育有贡献价值的教材,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不论怎样,这个责任是每一个业内人士和相关高校的教师责无旁贷的。我们有必要,也必须不懈努力地去完成它。 四川美术学院于1996年创建了动画专业,历时十余年,也经历不少曲折,如何培养出具有实作能力,能够服务于产业的人才,如何通过高校实力和科研人才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究的问题。但动画学科和产业在中国都是刚刚起步,现成的试验平台和相关经验也很少,使我们面临的难度也比许多学科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