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巨人
作者: 程向阳   来源: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知识面   审美观   美术欣赏课教学   启迪智慧   艺术家   美术作品   艺术修养  
描述: 在中国元代,文人画又出现了一次高峰,这是与赵孟覜有直接关系的,是他影响了整个元代画坛。他的影响波及近代以至于今天,在他22岁时宋朝灭亡,作为宋宗室随元入仕,年轻气盛的他,无法施展胸中抱负,内心郁结着难以摆脱的悲观情绪,为了寻找感情寄托,只好沉湎诗画,博览群书,有人骂他背叛祖宗。 在赵的作品中,能感受到的是他功力深厚,技艺全面,从《竹石图》《兰惠图》《幽兰图》中能感受到,他的确用笔不凡,他继承了唐与宋的笔法画风,自成一家,而且人物、山水、鞍马、花鸟、竹石无所不能,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最重要的他是书画家,还精通文学与音乐,赵体字,是学书法练习的标准字帖,他最早提出了诗书画印的结合,以书入画且标榜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是他的理论。就是这样一位重视摹古传统的绘画大师,还是一位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巨人。 有人认为文人画不重视生活,只会抒发文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徐悲鸿说的这些运用在宋代还可以,在赵身上可就不太妥当了,赵的画不同苏轼、王维之类那么高逸。在《浴马图》中,那种场面更是源于生活,画中人物脱履的,牵马下水的,舀水冲洗马背的,牵马上岸的,光臂骑在马背上腰里插着马刷的,这些动态士大夫蹲在书房里是画不出来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