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袭景德镇——方志敏的故事
-
作者:
春秋
来源:
党史纵横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方志敏
独立团
-
描述:
方志敏率领经过整顿、面貌一新的红军独立团,横扫了苏区内敌军的各据点,接着就开辟了乐平苏维埃,造成了向赣北、皖南发展的前进基地.这时,蒋、冯、阎军阀混战爆发,信江特委在失去与上级党的联系的情况下(江西省委遭敌破坏),一面派人去上海与党中央联系,一面作出决定,独立团乘胜出击景德镇,开辟浮梁、婺源、开发地区,进一步扩大苏区,夺取更大的胜利.攻打景德镇,非同小可.它名闻中外,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有“瓷都”之称,光工人就有好几万.这一仗若打好了,政治上意义重大,军事上造成了向安徽发展之势,经济上能大大有助于解决苏区的困难.所以,方志敏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先是派人与浮梁县地下党取得联系,一方面详细了解敌情,一方面力争当地地下党的“里应外合”.
-
美术教育五人谈
-
作者:
罗猛省
万世勤
陈以禄
贡小秋
马一丹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工作
高师专科
教育人才
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
中学美术教师
二年制
师范性
高师美术教育
油画教学
-
描述: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分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而专科总数大大超过本科,我认为高师美术教育专科层次的油画教学研究更为重要。 在高师专科层次中,据统计二年制又占大多数,而二年制“课时少,学科门类多”的特征尤为突出,由于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往往认为“师范性”就是什么画都学,据了解大多数二年制的油画课大致都是这种情况:几乎无一不开设油画课,并且课时数还尽可能多,可谓十分重视;油画课的内容安排大体相似,从静物写生开始到头像、半身像、人体……等,认认真真的在“糊弄”,而且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上油画课的结果也大体相似,学生抱怨啥也没学着,老师却抱怨有劲使不上,年复一年在抱怨声中过去了
-
盖州皮影艺术
-
作者:
张秋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造型原则
夸张
盖州
艺术家
辽南
艺术形象
造型艺术
民间剪纸
艺术形式
-
描述:
皮影又称灯影戏或影戏人。盖州早在明末便成为辽南皮影艺术的中心,清代已达鼎盛时期。盖州皮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绘画、雕塑、民间剪纸和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丰富养料,以大胆的想象和富有夸张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创造了千姿百态、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并逐渐形成了盖州皮影的特点。从盖州皮影收藏家张永夫先生的4000多件皮影珍品来看,可谓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各类大小场片、道具,应有尽有。如,横贯影幕上方的大彩帘,刻有二龙戏珠等
-
关东奇葩──《新工笔画选萃》及其创作群体
-
作者:
谢京秋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艺术技巧
关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辽宁省铁岭市
青年画家
工笔花鸟画
选萃
创作群体
自然之美
-
描述:
关东奇葩──《新工笔画选萃》及其创作群体谢京秋在诞生过指画鼻祖高其佩的故乡,活跃着一支今美术界瞩目的创作群体──辽宁省铁岭市“铁岭画院”中青年画家为中心的创作群体。几十年来,他们辛勤耕耘,默默探索,锐意求新,在工笔花鸟画方面开辟出一方新的天地。他们的...
-
陈逸飞印象
-
作者:
余秋雨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
英雄主义
陈逸飞
作品传播
写实主义
冒险家
文化态度
视觉艺术
油画
浪漫的写实
-
描述:
认识陈逸飞先生早在20年前,他与我同籍同年,那时都还年轻,现在一起进入了不惑之年。其实细算起来我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很多,但是艺术界朋友之间的互相沟通更多的是在作品中完成的,好在陈逸飞先生这一路走来步履清晰响亮,作品传播广远,探寻他的消息并不很难。每次接触到有关他的消息我都要想想,我的这位同龄朋友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从时间意义上想到他所处的时代。
-
陶瓷窑炉园中的奇葩──略说《现代陶瓷窑炉》
-
作者:
金德健
徐秋林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烧成
略说
高校教材建设
专业教材建设
测控系统
现代陶瓷窑炉
教材内容
陶瓷工业窑炉
发展现状
历史性贡献
-
描述:
自1983年开始,许多高校陶瓷专业都陆续采用了我国著名学者刘振群教授主编的《陶瓷工业窑炉》作为本科生教材。这本书经受了十几个春秋的教学实践的考验,赢得了陶瓷专业帅生的普遍称赞,为高校教材建设作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