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雅俗隆兴寺
作者: 秋水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寺庙   明万历   释迦牟尼   观音像   正定   后燕   佛像   历史故事   龙兴寺  
描述: 我念念不忘隆兴寺的佛。2008年4月和2010年3月两次去往位于石家庄正定县的隆兴寺,皆是为看佛。大铜佛、五彩悬佛、卢佛、独木佛、双面佛、无头佛等等以及那曼妙、古旧的庙堂都令我魂
拜谒纪晓岚故居
作者: 李秋生   来源: 中外房地产导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宣武区   偏门   《阅微草堂笔记》   住旅馆   紫藤   狐仙   碑文   纪晓岚   镂空雕刻   故居  
描述: 也许是一种缘,赴京出差,所住旅馆离纪晓岚故居步行仅5分钟的路程。这可是我早就想看一看的地方。 纪氏故居位于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外观上看上去很美。此宅乃皇上御赐,怪不得颇有皇家风范。青砖墙大红门,正门有三道,一道大门,二道偏门,门楼雕塑精美,门上也是镂空雕刻。正门上方有一块门匾,上书“纪
让人生拐个弯
作者: 徐宜秋   来源: 中外童话画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直通车   心灵   石头  
描述: 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奔跑时速只有70公里,而捕食它们的猎豹奔跑时速却高达100公里,按照这个时速推论,没有一只羚羊能够逃脱猎豹之口。然而,猎豹捕食一只羚羊却非常费力,往往十扑九空。羚羊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不是“拼速度”,而是靠灵活的“拐弯”。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适时拐个弯常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在他上学的时候,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但一个学期结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如此结论:该生很用功,但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不可能在文学上取得成就。于是,他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改学油画。谁知他既不关心构图又不会调色,对艺术的理解能力也很弱。后来,化学老师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所需的严谨品格,建议他改学化学。这一次,他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化学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
论中国水墨画中笔法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
作者: 周礼秋子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六法   油画笔   墨法   本土化研究   谢赫   当代油画   中国水墨画   油画界   骨法用笔  
描述: 水墨画元素丰富、多变,很多元素已经慢慢渗透到当代油画的创作中来了,其中笔法尤其值得借鉴。笔法就是运用各种不同的线条来塑造对象的美感,令画面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面貌。中国水墨画的笔法主要有中锋、侧锋和逆锋三种类型,以这三种类型为基础,又发展演变出皴、擦、点、拖等多种变化的笔法。将状物与抒情功能兼具的中国水墨画"笔法"运用于当代油画作品中,有利于促进对油画笔法语言的不断探索、研究和感悟,对于我国油画的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构形·造势·传情
作者: 庄秋阳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法   生活   无法   公共艺术  
描述: 根源于作者内心情感的雕塑才有进入观众内心的可能。本文论述了在当代各种艺术主张纷繁呈现的境遇下,为何雕塑以及创作者面对自身的雕塑定位问题。试图从雕塑的本体语言入手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进行论题的简述。本文作者对阅读历史的酷爱以及对大自然造化的关注,触发的创作的意念,传达心中情感的冲动也就是创作的先机,立意在先。
危情(散文)
作者: 秋川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涛   成都   葡萄   中年女子   摊贩   小卖部   财会   离开   丈夫   篮子  
描述: 川 春天与小雪来到电视塔,青山绿水沐浴着阳光,手里翻着一本诗集兴致勃勃地朗颂着: “偎依春天……”。眼前的蝴蝶与菜花媲美,小蜜蜂多情地、嗡嗡地唱着欢快的歌,还有孩子们放飞蓝天的五彩风筝
化蛹成蝶:破茧而出的力量
作者: 陆秋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工作   破茧而出   我一   轻舞飞扬   种下的   给你   青年教师   五彩斑斓   一盏明灯   告诉我  
描述: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与众不同,他们有着各自的潜能与特长,正像人有高矮,手有长短,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也是如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教育赋予了我一双发现的眼睛,让每个孩子的潜能激情迸射,让每个孩子的个性轻舞飞扬,让每个孩子的未来五彩斑斓。其实,在教学工作中,只要能读懂每个孩子的心理,走进每个孩子的心房,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毛毛虫也能蜕变成美丽的蝴蝶。
化蛹成蝶:破茧而出的力量
作者: 陆秋   来源: 情感读本(理论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工作   学生   爱迪生   青年教师   毛毛虫   陶行知   孩子   力量  
描述: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与众不同,他们有着各自的潜能与特长,正像人有高矮,手有长短,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也是如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教育赋予了我一双发现的眼睛,让每个孩子的潜能激情迸射,让每个孩子的个性轻舞飞扬,让每个孩子的未来五彩斑斓。
< 1 2 3 ... 66 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