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日粮粗蛋白质含量对大日龄武定鸡表观代谢率和料肉比影响的研究
作者: 戴剑涛   白文顺   杨亮宇   王广龙   王晓枫   徐家付   姜梦   王皓然   汪善荣   来源: 现代畜牧兽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观代谢率   粗蛋白质   大日龄武定鸡   料肉比  
描述: 为探讨日粮不同粗蛋白质含量对大日龄武定鸡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5日龄武定鸡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1组:对照组(低蛋白质含量)的日粮蛋白含量为14.27%;2组:试验组(高蛋白质含量
学术展览的机制建设
作者: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   艺术家   展览   批评家   年鉴   艺术品市场   机制建设   拍卖行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批评  
描述: 当红艺术家参展,24位艺术批评家学术认定,119件当代艺术品专场拍卖,成交率85%!……
雕塑与媒介——第19届中国雕塑论坛综述
作者: 曾靖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媒介   论坛   演讲   美术学院   原创文化   中国   文化艺术   雕塑家   专业委员会   工艺美术  
描述: 2013年12月28日至29日,“雕塑与媒介”第19届中国雕塑论坛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在北京国粹苑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携手茅台白金文化艺术酒品牌和中国原创文化公益基金共同举办。28日上午,全体与会专家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原创文化基金启动仪式”。
抽象是过程:关于抽象及抽象雕塑的几许思考
作者: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劳动   视觉经验   彩陶纹饰   抽象   客观事物   自然事物   中国文字   雕塑  
描述: 抽象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写一本书。 我想,自从人类开始智慧地认识到“客观事物、我们眼睛所看到及心灵所获得的量者之间并不相同”,抽象就产生了。不需提及彩陶纹饰,原始工具的产生便是“抽象”最朴素的反映。先民们从生产劳动的经验中提炼出了对于形和功能的理解及把握,通过对于自然现成品的模拟及主观强化实现了创造。中国文字的诞生和演变亦毋庸置疑地呈现了一个抽象过程:从对自然事物的描摹记录开始,通过对视觉经验和象征意义的总结,将个体观察泛化为群体认知,同时实现着美学价值。
雕塑与跨媒介创作
作者: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实践   媒介变革   艺术家   装置   思考   艺术创作   雕塑家   作品   跨媒介   对话  
描述: 计划于2013年下半年举行的"第19届中国雕塑论坛"主题设定为"雕塑与媒介".这个话题并非多么新鲜,文献资料中能够检索到的此类文章有不少.通常的思路会引导我们思考媒介的概念,媒介对于雕塑的工具性意义和社会学意义.这并非没有意义,只是很容易使我们走向一种媒介技术论,或者形成某种与艺术史相关的泛泛结论.那么关于"雕塑与媒介"这个话题有没有讨论的必要呢?该从什么方向作突破呢?
浅谈油画人体训练中的表现手法及其原由
作者: 王梦雨   来源: 心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素描   关系   人体肌肉   骨骼体积蜓面  
描述: 人体油画,人物油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体的形象油画。画家对不同人体油画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在不同的绘画作品中,会表达出迥异的艺术风格,或者是犹如大唐乐舞中的超脱之美,或是那鲜明现代人体绘画的形态之美,还有就是那佛像式的不悲不喜的悲悯姿态,在画家的笔下,这些都能够被很细腻自然的表现出采,不似刻意的表现,更像是浑然天成的内在流露。
浅谈水粉静物写生的印象主义色彩
作者: 王梦雨   来源: 心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物   设计构图   色彩   印象主义   画面色调  
描述: 水粉属于水彩的一种,即不透明水彩颜料,常用于初学者学习色彩画的入门画材,其用法模拟油画技法。水粉颜色的透明色彩种类较少,而要画好水粉画就必须充分掌握水粉各颜料的个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强弱、覆盖能力的大小、。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不断实践,做到熟能生巧。在水粉静物写生中也会具有印象主义色彩。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它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遵守规律,主张艺术革新。而色彩的变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若将印象主义色彩加入水粉静物绘画中,则能更好的体现出画面所具有的绘画性和强烈的色感。
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影响
作者: 王力布   周梦琪   于文忠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手法   陶俑   女性社会地位  
描述: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写实性的雕塑是每个时代、每个社会现状的体现,它所记录的内容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再现当时社会现状。女性的社会地位影响着雕塑的表现内容,不同的社会环境、社会形态,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同对其所处时代的雕塑有着深刻的影响。
简析现代工笔画面中的线条与色彩
作者: 瞿敏韬   王梦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色彩   线条  
描述: 传统中国画中的工笔画以细腻的笔触、特定的宣纸或者绢为主要媒介,是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与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真、善、美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中国画使人与自然情景交融,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融入自然景色并加以升华。
废弃与重生——试论景观雕塑的再创造
作者: 王娟   薛梦琪   丁山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雕塑   景观再造   废弃材料  
描述: 选用废弃材料进行景观雕塑的再创造,不仅能够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同时材料本身的丰富性也给雕塑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使景观雕塑具有创新和文化意义。废弃的材料给设计师带来了新的灵感,让他们打破传统材料对雕塑创作的束缚,在形式和材料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平衡。最难能可贵的是,设计师将废弃材料推广到雕塑领域,为景观雕塑的再造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和创作形式。这一举措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审美情趣,这不仅仅是废弃材料的重生,也是景观雕塑再创造的新起点。
< 1 2 3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