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雕塑与跨媒介创作
作者: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实践   媒介变革   艺术家   装置   思考   艺术创作   雕塑家   作品   跨媒介   对话  
描述: 计划于2013年下半年举行的"第19届中国雕塑论坛"主题设定为"雕塑与媒介".这个话题并非多么新鲜,文献资料中能够检索到的此类文章有不少.通常的思路会引导我们思考媒介的概念,媒介对于雕塑的工具性意义和社会学意义.这并非没有意义,只是很容易使我们走向一种媒介技术论,或者形成某种与艺术史相关的泛泛结论.那么关于"雕塑与媒介"这个话题有没有讨论的必要呢?该从什么方向作突破呢?
《美食家》的跨媒介叙事研究
作者: 陈乙宁   来源: 时代报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题旨   意指   《美食家》   跨媒介  
描述: 陆文夫的《美食家》是他的巅峰之作,在饮食与文字、地域文化、人性与政治历史等方面巧妙地实现跨界叙事,如同一个紧紧扭住八面的玲珑魔方。本文从直接意指层、含蓄意指层及作者题旨的跨界叙事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领会其中魅力。
豫西剪纸:厚重质朴的民俗风情
作者: 冯琰晴   来源: 时代报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题旨   意指   《美食家》   跨媒介  
描述: 剪纸,由劳动人民发明的手工艺术活动遍及全国。不同的地区受各自地域文化的影响,审美情趣和感情表达方式就不甚相同。我国南方的剪纸,具有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特点。北方的剪纸,大多粗犷豪放、质朴夸张。而河南的剪纸,明显带有中原文化的风格,构图简洁、厚重凝炼、内涵丰富、黑白对比反差大。在河南各地,都有用剪纸美化生活、装饰房屋的习惯,自然各地都有妙手生花的剪纸高手。
塞尚、街头剧和“土油画”——艺术家胡一川的跨媒介实践(上)
作者: 蔡涛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街头剧   胡一川   土油画   塞尚   跨媒介实践   后印象派  
描述: 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保存着胡一川在1960年代初期对塞尚(Paul Czanne)画册的频繁借阅记录,这提示了1949年之后体制内艺术家们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复杂关系,也启发我们对革命美术的创新机制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如代表了革命美术新风尚的一批“土油画”——胡一川的《开镣》(1950)、《前夜》(1961)等,这些作品既包含了对后印象派等西方现代艺术的语言转化,同时也是抗战时期文艺界跨媒介实践的后果:画面体现出戏剧舞台经验嵌入美术创作的新方法。本文回顾了艺术家“洋画”“新兴木刻”和“土油画”的三个阶段,试图从东亚现代艺术史的视野来解读胡一川的艺术创作和现代艺术认知的独特性。穿梭在战争、革命文化和现代艺术个体实践交集的各种历史场合,由此展开对现代美术史“表”与“里”的悖论性思考。
破壁——科技与跨媒介雕塑的可能
作者: 焦兴涛   来源: 当代美术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艺术   跨媒介   雕塑  
描述: 本文以川美雕塑系跨媒介雕塑工作室的实践项目为例,从"身体、物质、空间、时间"雕塑的四个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在互联网时代,新科技、新媒体对于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介入与改变。
超越与反观 邱启敬当代玉雕暨跨媒介艺术展
作者: 异悦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雕   寿山石   超越   艺术展   文人艺术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人文传统   作品   跨媒介  
描述: With rough original appearance, centuries-old craft traditions enter into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with young artists’ subversive imagination. Traditional materials and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break new ground in the new cultural context. 2012年4月15日至4月25日,“超越与反观:邱启敬(2006-2011)”大型个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推出,这是继去年北京大型个展之后,青花和田玉首次以当代艺术形态在玉雕重镇上海展出。此次展览以回顾性的展陈,倾力推出艺术家近年来跨门类跨题材雕塑、雕刻作品,其最新创作的青花和田玉系列,直溯中国古典人文传统,在东方文人艺术中汲取营养,更因其材质名贵,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自2006年始,邱启敬以他的大型地景装置作品“大迁徙”,将寿山石从工艺美术传统雕刻的领地中,带入当代艺术,关注社会人文的视野。
图像改造与雕塑选择
作者: 焦兴涛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媒介”   介入与参与   重新写实   雕塑   图像改造  
描述: 在艺术走向融合、交叉、综合的背景下,图像对雕塑的影响体现在对雕塑本体语言的弱化、对色彩的重视、主题的改变以及对图像经验的立体“转述”.图像经验是对当代雕塑创作的重要补充,但并不能替代雕塑语言表达的独特性.今天的中国雕塑创作呈现出的多方面变化,是从雕塑本体语言出发,面对图像的改造和影响进行的主动改变和选择,包括以“重新写实”为特征的具象雕塑创作、回到社区探讨介入与参与的公共雕塑创作、以及融合当代科技和材料的“跨媒介”雕塑创作等.
空间叙事本质上是一种跨媒介叙事
作者: 龙迪勇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位之思   跨媒介叙事   空间叙事  
描述: 不同性质的媒介具有各自不同的“叙事属性”,绘画、雕塑等“空间性媒介”长于表现“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口语、文字和音符等“时间性媒介”则长于表现“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事物”。但在实际创作活动中,存在所谓的“出位之思”现象,即一种媒介欲超越其自身的表现性能而进入另一种媒介擅长表现的状态。跨媒介叙事是一种“出位之思”,即跨越或超出自身作品及其构成媒介的本位,去创造出本非所长而是他种文艺作品特质的叙事形式。“出位之思”构成了“跨媒介叙事”的美学基础。空间叙事本质上是一种跨媒介叙事。“跨媒介”对于空间叙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对于文字性(时间性)叙事作品的“空间形式”,还是对于图像性(空间性)叙事作品的时间表现来说,都离不开对本有媒介的“出位”或“越界”,离不开对他种媒介美学效果的主动追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