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子】搜索到相关结果 67 条
-
暴发性脑脊髓膜炎并右上、下肢末端干性坏疽1例
-
作者:
王子婵
艾珍
来源:
现代康复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干性坏疽
呕血
暴发性
脑脊髓膜炎
右上肢
右下肢
-
描述:
、全身皮肤呈花纹状。可见散在性瘀点、瘀斑,或融合成片,中央呈紫黑色坏死,口腔粘膜可见瘀点。腹软,肝肋下1cm、剑突下1.5cm,质软,膀胱区充盈、颈亢,膝反射消失,克氏症(+)、布氏症(+)。
-
千年古都南城门
-
作者:
王子荣
来源:
大理文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名胜
城门
古都
大理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门楼
中国历史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记载
大理古城
-
描述:
公元一九八二年,中国历史记载了我国文化工作中的一件重大事件,即:国务院首次公布了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们依次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细心的读者发现,这些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宝档案”的文化名城,大都是历史上建过都,抑或是山水、风景名胜和人文荟萃之地,大理在其中三者兼而得之。足见大理古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举足轻重。因而被国内外专家将大理列为十世纪时世界第十三大城市,并称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古都。
-
日本传统艺术 卷9 古典陶瓷
-
作者:
李书敏总主编
武王子 熊永福主编
来源:
重庆:重庆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代陶瓷(地点:
美术(学科:
地点:
日本)
作品
古代陶瓷
美术
-
描述:
本书收有:炊用陶制水壶、猫头鹰形偶人、土陶武士、双耳花瓶、彩绘藤花纹茶壶、三彩鼓、彩绘麒麟纹钵、三彩杯、青花山水龙耳插花瓶等日本古代陶瓷图版。
-
形色神墨,超迈形神:赵一唐的绘画世界
-
作者:
王子怡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形神
中国化
丰富性
空间感
中国画
绘画色彩
中国书画
西画
传统文化
-
描述: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如果说明清时期"西画流入中土"主要是西方传教士出于传教的目的一厢情愿的话,那么到了20世纪初,国势衰微,西学东渐,中国油画的先驱者们则是抱着"艺术救国"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西画、推广西画,并进行西画中国化的努力。其成就卓著者,除了人们所熟知的李叔同、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之外,还有王悦之、关良、方君璧、常玉,卫天霖、庞薰琹、倪贻德等前辈。此后,油画民族化、油画中国化就一直是中国美术界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赵一唐则是得卫天霖先生真传,在油画中国化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艺术家。
-
椰风海韵
-
作者:
王子蚺 李原原主编
来源:
深圳:海天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汉字
作品集
中国
中国画
法书
现代
-
描述:
裴建华先生是早期来深圳创业的一批美术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科班出身,曾任深圳美术馆馆长16年,为深圳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工作之余,裴建华先生笔耕不辍,尤在油画、书法领域用功甚深,几十年来创作了大量的书画精品。本书集中展示裴建华先生从艺以来各个时期的重要艺术创作,全面反映他在书画创作领域的成果。
-
王子和中国画扇面集锦
-
作者:
王子和著
来源:
北京:外文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扇
中国
中国画
现代
-
描述:
该画册主要收集了王子和的中国扇面画55幅,有山水、花卉和人物。醉心于油画创作,对西方古典美术及艺术理论多有钻研。继而转向中国画创作。王子和在艺术上中西会通的经历,使其创作既有西方美术写实之功力,又具
-
戏水的美学 油画
-
作者:
王子安主编
来源: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油画
世界
-
描述:
戏水的美学 油画
-
拉图尔调色盘的秘密——还原拉图尔的作画过程
-
作者:
王子娇
来源:
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拉图尔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艺术家。他谜一样的身世和经历,独特的作品以及他运用材料的特殊方法,引起无数后人的兴趣。为了走进拉图尔的绘画世界,在收集与拉图尔相关的中英文专著与文献并经多次实地观摩真迹和长时间的研究后,我们通过一系列实践,尝试还原拉图尔的用色习惯和材料应用方法等,以此为拉图尔的研究作一些补充。
-
金元两代的皇家园林—北海琼岛
-
作者:
王子林
来源:
中国园林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园林艺术
园林史
皇家园林
-
描述:
现在的北海公园是清代前期在金元两代皇家园林——北海琼岛的遗址上修建的。北海琼岛始建于金代,当时称为琼华岛。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岛上修筑宫殿,并赐名万岁山。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又赐名万寿山。明代把琼岛称为万岁山或万寿山或蓬莱山。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在山巅营建白塔,所以又称白塔山或塔山。清雍正、乾隆年间,都曾稍加茸建。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冬,乾隆皇帝登临白塔山,赞这里“地既博,而境既优”。因为眼前景色优美,山径曲折,石洞玲珑窈窕,堆云积翠的白玉石桥横跨北海之上。亭台楼阁因山之势而构成,“室有高下”,或“缘山而升”或“历蹬以下”,“其趣恒佳”(《白塔山总记》),并以画廊、城垣、洞穴、假山、曲径等加以连接,既富有变化,又协调统一。 一、金代用太湖石筑琼岛 波光凌凌之中的琼岛,山石垂危,峰峦叠嶂。构成这种气势的太湖石,是宋代从苏州运到开封,
-
艺术大师的足迹:在激流中勇进的伦勃朗
-
作者:
王子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姆斯特丹
现实主义
艺术大师
伦勃朗
巴洛克艺术
绘画
作品
卡拉瓦乔
肖像画
明暗关系
-
描述:
伦勃朗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早年从师拉斯特曼,他的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法国19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称伦勃朗为"夜光虫",还有人说他用黑暗绘就光明。伦勃朗对光的使用令人印象深刻,他独到地运用明暗,灵活地处理画面中复杂的明暗关系,用光线强化作品中的主要部分,他这种魔术般的明暗处理构成了强烈的戏剧性色彩,也是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