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画与印刷术之间的奥秘
-
作者:
黎浚源
来源:
大众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墨层
丝网印刷
现代印刷技术
版画艺术
胶印印刷
网版
丝网版画
空白部分
凹印机
-
描述:
版画艺术一直是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而发展的,现代印刷技术的应用丰富了版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版画是由手工制版印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形成的一种绘画形式(木版、石板、铜板、锌版、麻胶版等)。它与其他绘画艺术形式不同,不仅需要画家亲手绘制,还需要印刷工作室,所以版画的创作更复杂。由于所有版画都源于印
-
均等化转移支付一定会损害效率吗?:基于财政竞争、SVAR模型的分析
-
作者:
唐沿源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VAR模型
经济效率
财政竞争
均等化转移支付
-
描述:
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转移支付日益体现出促进地区财力均等化的政策导向。更均衡的财力分配是否必然以一定的效率损失为代价,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财政竞争模型,证明了转移支付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条件下能降低地方恶性竞争,促进社会福利。在此基础上,运用SVAR模型对中国的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转移支付均等化状况对地区差距有重要影响,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不显著。因此,转移支付能促进地区财力均衡目标的追求,并不必然导致效率损失,但却有利于调节地区差距,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因而,应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
-
解读刘玲和她的油画艺术
-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玲
油画家
业内外人士
广州美术学院
油画艺术
超越自我
小洲
半抽象
中国画坛
艺术构成
-
描述:
刘玲是近些年来活跃在中国画坛、在艺术上总是不断努力超越自我和拓展艺术视野的优秀青年油画家,时常有令人为之惊叹和佩服的艺术新作问世。其艺术行踪越来越为业内外人士所关注。我认识刘玲,始于两年前的一次小洲艺术村的雅聚活动。江西老乡、《文化参考报》记者邹锡燕,在将刘玲介绍与我相识时说:"刘玲是您的老同学,著名油画家邵增虎的学生,她不但油画画得好,而且是一个典型的爱吃辣椒且不怕辣的湖南妹子。"20世纪60年代后期,我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并被分配到湖南工作41年,使我对湖南产生了感情,我把湖南视为我的第
-
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自然观
-
作者:
刘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队伍
工笔画
文化语境
当代人
多元文化
审美观念
当代性
工笔花鸟画
作品
创作方式
-
描述:
随着近些年来文化语境的转换和富裕后人们审美观念的变迁,工笔花鸟画得到了迅猛发展,工笔花鸟画的创作队伍和作品数量前所未有的增多.但多元文化的指导和五花八门的创作方式正悄然瓦解着工笔画的概念与界限,使得当代工笔花鸟画迎来了发展的困境,而改革呼声也日益强烈.
-
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写意指向
-
作者:
刘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指向
艺术问题
创作过程
工笔花鸟画
中国当代
写意花鸟画
-
描述:
中国当代花鸟画主要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就我自己而言,主要集中于工笔花鸟的创作。在工笔花鸟画创作过程中,一直纠缠我的艺术问题依然是传统与现代、工笔与写意之间的内在关系。
-
超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新工笔绘画的审美渊源
-
作者:
李安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洛神赋
超现实主义绘画
工笔画
审美
现代主义
渊源
中国画
现实世界
非逻辑
-
描述:
人类在某种意义上是自我迷恋的,当现实世界太过逼仄,他便通过梦境或制造幻景来自我迷恋,希图从中获得精神之释放.与梦中情人邂逅,或凌波微步,或缱绻西厢,虽是古老的命题,但至今梦寐在焉.因为在梦中,思想的翅膀不受钳制,非逻辑的幻象才具有超越现实的力量,人类的猎奇本质与沉迷本能方能大放异彩.
-
元、空白期、弘治青花纹样对比鉴识(中)
-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纹样
道白
青花
旋转
笔触
-
描述:
(接上期)四、菊花纹元:可分为精细、简率两类。精工类如图4-1,椭圆花形,网状花蕊,舌形瓣,分内外两层,瓣瓣之间稍有层迭之意。内层瓣留白,外层瓣填色,瓣瓣之间留一道白边,呈旋转状。叶五出,左右皆圆出
-
元、空白期、弘治青花纹样对比鉴识(下)
-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纹样
人物形象刻画
装饰效果
分界线
笔墨
青花
特征和
-
描述:
,人物衣饰均平填料色(仕女有织锦花纹),衣纹为明暗分界线,线的一侧留白。不同的配景平填深或浅色后呈各种形态的色块,构成纡回起伏、穿插揖让的平面性的装饰效果。元代人物图可分为细密和疏简两式。细密式如图9-1,绘"锦香亭"杂
-
甘园瓷话,元、空白期、弘治青花纹样对比鉴识(中)
-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格
怡情
明代
解析
装饰艺术
青花
-
描述:
甘园瓷话,元、空白期、弘治青花纹样对比鉴识(中)
-
东阳木雕薄浮雕艺术浅谈
-
作者:
徐源良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木雕
生活空间
散点透视
浮雕艺术
艺术创作
自然景色
中国画
-
描述:
东阳木雕习称平面浮雕,它可以在任何形状的木构件上因材施艺,具有随意和灵活性的特点,是一种理性设计,感性的创作思维,其题材多为山山水水、翎毛花卉、飞禽走兽、人物、亭台楼阁等。内容可多可少,能发挥艺术创作最大自由。借鉴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和鸟瞰式透视,以最大的视觉范同表现无限广阔的自然景色和居住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