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尘封的光仪——“紫云岩”十八罗汉瓷雕艺术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云岩   彩绘   陶瓷雕塑   造型准确   艺术家   印章   创作   青花   罗汉   景德镇陶瓷  
描述: 紫云岩是景德镇名胜之一。地处市区西北,从中渡口沿昌江支流西河西行约2公里,山石突兀,削壁如屏,绿树丛中山色璀璨似紫云,故名紫云岩。清代御窑厂督陶官唐英曾两次游紫云岩圆通庵题壁。晚清民国时,庵中仍香烟缭绕,此后曾一度冷落颓败,近年又修葺一新,为优游之处。
方寸容天意 犬马报丹诚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匠   鼻烟壶   设计   景德镇   御窑厂   造型   唐英   制作   内务府   乾隆皇帝  
描述: 鼻烟壶是一种精巧的容器,更是供人欣赏、显示身份和地位的工艺品。乾隆年间督陶官唐英曾亲自设计鼻烟壶式样,并将景德镇御窑厂各工匠召至他所在的九江关署,指导制作器物坯胎,再运到景德镇烧成。这是御窑厂制瓷史上唯一的外地制作。事情的缘由要从《唐英奏折(14号)》说起。
江西灯蛾科昆虫名录
作者: 陈卫新   江绍琳   丁冬荪   刘良源   林毓鉴   来源: 江西植保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录   灯蛾科   鳞翅目   江西  
描述: 本文报道江西灯蛾科昆虫种类,共计158种,分隶3亚科、59属,其中2种江西新记录,并将每种的分布及寄主分别进行记述。
危机——读赵素梅的画
作者: 邓国源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婴儿   情感体验   危机   强烈   色彩   自画像   母亲   画面   内心世界   作品  
描述: 最早见到赵素梅的作品是在1996年的《中国油画》上,一幅名为《丑小鸭自画》的自画像,画面上自由涌动的笔触和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把整个画面的情绪烘托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感觉到画家是一个外表平静内心激荡的人。时隔八年,她考上了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果然印证了当初对她的感觉,并且得知她已经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
当代中国油画 河南卷 第1辑 白致源
作者: 白致源绘   来源: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油画  
描述: 本书共收入河南当代10位著名油画家近300余幅油画作品,其个性鲜明,风格独特,集中地展示了河南油画创作的水平及风格,是研究和学习的尚佳范本。本册收画家白致先生的油画作品约30件。
蔡上国藏林风眠油画
作者: 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编   来源: 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油画  
描述: 蔡上国藏林风眠油画
付源油画作品
作者: 付源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   油画  
描述:油画作品
这里一片静悄悄
作者: 洪源   来源: 中国石油企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点   保存   旅顺口苏军烈士陵园   公墓  
描述: 这座百年公墓保存的比较完好,初建时的欧式低矮红砖围墙,还有雕花铁门,小巧玲珑的教堂依然存在,松柏、芙蓉、白杨、垂柳、槐树遍布,是一座十分幽静的陵园。
云霞朝景 美意延年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彩绘   御窑厂   灵芝   画面   民间传说   工艺特征   青花   康熙时期   景德镇陶瓷  
描述: 一、传说中的“麻姑献寿”麻姑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仙。《太平广记》卷60(出葛洪《神仙传》)“麻姑”条载,东汉桓帝时,仙人王远降于蔡经家,召麻姑至,年十八九,甚美,自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岂将复为陵陆乎?”蔡经见麻姑手指纤细似鸟爪,自念:“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麻姑大怒,施以法力,蔡立即瘫倒于地,双目流血。麻姑甚有神力,能掷米成珠,曾于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以备蟠桃会上为西王母祝寿,民间流传的“麻姑献寿”即由此而来。
西洋画在中国的误解——明清时期中国没有接受传统西画原因初探
作者: 袁源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世宁   画论   西方文艺复兴   透视法   原因初探   观看方式   西洋绘画   色彩观念   文人士大夫   画中  
描述: 明朝万历年间西方人首次把油画介绍到中国来。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人在民国以前一直无法接受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油画。其原因是,首先外国人很难获得政府允许在中国居住。其次,中国传统的观念和画论使士大夫、文人鄙视西洋绘画。其三,中国人一直保持着不具备在二维平面上观察出三维空间的"纯真之眼"。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