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汪志】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
浅论目前我国暂不宜出台《反垄断法》
-
作者:
练崇潮
汪志刚
来源:
商场现代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政垄断
反垄断法
规模效益
反不正当竞争
-
描述:
由于反垄断和实现企业规模经济是相冲突的;反垄断法中的反行政垄断并无必要;我国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已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市场竞争行为。故在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之际,没有必要单独制定《反垄断法》。
-
传统陶瓷人物画中线条的重要性
-
作者:
汪志娟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
契约理论
-
描述:
绘画是陶瓷美术中较常见的一种装饰方法,其中,人物画是陶瓷绘画中难度最大的题材之一。常见的人物画有老相、美女、神仙和高士四种形式,他们都有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气质。因此,为了表现出符合对象身份的形象和气韵,就需要仔细地推敲。如何描绘人物的形象呢?最常用的是线,即用线条来描绘五官、服饰等。线条具有很大的魅力,同一根线条能画出不同材质的质感和体积感。
-
某会所基础工程优化设计
-
作者:
黄镇辉
汪志鹏
来源:
土工基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持力层
指导设计
有效选择
基础
-
描述:
以某商务会所基础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勘察资料和室内试验,分析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通过优化对比,合理选择有效的基础形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用以指导工程设计。
-
如何理解物权法第28条中的“法律文书”
-
作者:
汪志刚
来源:
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裁定书
调解书
法律文书
判决书
裁决书
-
描述:
物权法第28条中的法律文书仅指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制作的可直接在当事人之间创设某种物权变动的法律文书,包括分割共有物的判决书、裁决书和调解书,可导致物权自动回复或消灭的宣告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被解除的判决书、裁决书和调解书以及宣告死亡判决书,不动产强制拍卖成交裁定书或抵债裁定书以及撤销前述仲裁书的裁定书。
-
德国法上的意见表达和事实陈述的区分
-
作者:
汪志刚
来源:
北方法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实陈述
言论自由
意见表达
-
描述:
在德国法上,将言论自由所保护的言论区分为意见表达和事实陈述,并根据二者受保护的价值基础分别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这不仅是德国宪法处理言论自由保护问题的基本架构,而且是其他下位阶法律处理言论自由与其他权益保护之间冲突的出发点。以此区分为基础,德国民法上的名誉保护规则也基本上是按侮辱对应意见表达、诽谤对应事实陈述的方式建构起来的。
-
关于“入世”后中国陶瓷面临国外反倾销挑战的思考
-
作者:
汪志刚
练崇潮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WTO
反倾销
-
描述:
入世后,我国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频频遭遇到国外的反倾销挑战,如何认识和应对这种反倾销挑战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对中国陶瓷遭遇反倾销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陶瓷行业如何应对反倾销挑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
论原始赠礼制度中的义务履行保障机制
-
作者:
汪志刚
来源:
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互性
义务履行
灵力
仪式
-
描述:
原始社会最重要的财产交换形式是以一方送礼、另一方受礼和回礼为内容的赠礼,包含在赠礼制度中的送礼、收礼和回礼义务的履行是通过相互性原则的强制、公开仪式和被交付之物的灵力的作用得以保障的。
-
“实例教学法”在大学《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
-
作者:
孙炜
黎平
汪志刚
来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例设计
实例教学法
教学模式
-
描述:
本文认为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实例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促进"两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
BIST在SoC片上嵌入式徽处理器核上的应用
-
作者:
江伴东
牛军伟
汪志成
来源: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片上系统
LogicBIST
嵌入式微处理器核
MemBIST
片内测试
-
描述:
介绍了SoC片上嵌入式微处理器核的一种测试技术——片内测试(BIST)。讲述了片上系统的由来以及两个重要特点。与传统的测试方法比较后,讨论了MemBIST、LogicBIST等常用BIST测试技术的结构和特点,分析了这几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
我国善意取得制度之构建
-
作者:
孙炜
黎平
汪志刚
杨志民
来源: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善意
构建
善意取得
-
描述:
本文就善意取得制度的由来 ,国外善意取得制度立法之分析 ,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现状、问题和构建进行了详细探讨 ,从而指出构建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新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