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新型耐火保温筑炉材料
作者: 马永平   来源: 中国建材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筑炉材料   隧道窑   耐火   保温性能   研究设计   加热炉   节约能源   梭式窑   工业窑炉   工业锅炉  
描述: 筑 ,市场场前景十分可观。用此材料砌筑工业窑炉可使窑炉重量减轻两倍以上 ,保温性能提高一倍以上 ,可综合实现节能20 %以上。新型耐火保温筑炉材料@马永平
测量队员之歌
作者: 王永平   来源: 陕西水利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残叶   全站仪  
描述: ,是石,是我测量队员的路……《测量队员之歌》使我心胸坦荡,情系旷野,伴我浪迹天涯,重彩浓墨写人生。测量队员之歌@王永平$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勘测设计院
福建南平市茶洋窑址2016年调查简报
作者: 王世亮   余鹏   郭翔   张文崟   沈永平   熊仁寿   林叶辉   林正锋   来源: 福建文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平市   勘探调查   茶洋窑  
描述: 2016年12月,南平市博物馆与南平市延平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联合对茶洋窑址进行了考古勘探调查。在茶洋窑的主要分布范围内采集了部分青白釉、青釉、黑釉、青花瓷器及少量的窑具和制瓷工具标本,大体上明确了茶洋窑的分布范围,并丰富了对茶洋窑产品面貌、年代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新媒体时代看新闻策划新动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媒体报道浅析
作者: 王永平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方向   新媒体   新闻策划  
描述: 新闻策划是当前新闻竞争的战略要地。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成长和大众传播面貌地改变,已对传统媒体造成极大冲击。为此,新老媒体均对新闻策划予以高度重视。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神州聚焦,全球关注,对其纪念活动的报道是各大媒体抢占新闻高点的必争之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各种媒体对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策划报道,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是一次全方位、大规模、高档次的新闻策划大比拼。本文拟从国内主要媒体对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报道入手,探索新媒体时代新闻策划的一些新动向。
石川达三与现实主义
作者: 雷晓敏   周永平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他有七个敌人》   石川达三  
描述: 现实主义以一个文学术语在世界文坛存在了一百四十多年,中日两国都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的作家,在中日文坛呈现了五彩缤纷的现实主义文学。日本现代著名作家石川达三就是其中一位。他被称为日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面旗帜。石川达三深入社会生活,以现实状况为创作素材,写出了大量中、长篇小说,对社会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清新雅韵醴陵釉下绿彩瓷
作者: 黄永平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雅韵   釉下五彩   明初   绿彩   釉下蓝   装饰工艺   装饰技法   釉下彩   装饰形式  
描述: 釉下绿彩瓷是指用单一绿彩颜料来装饰的釉下彩瓷,也可以把以绿彩颜料作为主要装饰的釉下彩叫釉下绿彩。釉下绿彩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在清末明初时期是醴陵釉下彩瓷的一种普遍装饰,虽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这一传统装饰工艺开始消失,但釉下绿彩瓷的独特工艺和广为人们喜爱的艺术效果,值得我们今天继续研究、传承与发展。
为中华传统医道文化塑魂雕像—大型圆柱浮雕《中华医道·十方泰和》创作心路历程
作者: 徐永平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   构思   东阳木雕   人物设计  
描述: 《中华医道·十方泰和》从2016年7月底开始构思设计,2017午上半年动刀,经过八个多月的操刀雕刻,目前呈现的局部雕刻效果,虽然雕刻进度很慢,但是很多时候做做停停,就是因为一再告诫自己,对这种需要经常“随机应变”的创作,一定要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淡下来。这个“淡”是指心境,所学的知识才能外化成手头工夫,构思创作的作品才会脱俗。
追忆大型木雕《中国四大名山五百罗汉》创作历程—也谈东阳平面浮雕和其他雕刻技法的结合
作者: 徐永平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中国四大名山五百罗汉》   雕刻技法  
描述: 多种木雕艺术表现形式的融合,拓展了木雕作品的表现内容。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中国四大名山五百罗汉》就是综合运用当今国内几大名雕的艺术手法演绎的一幅精美的宗教圣图。
论象山竹根雕的创新:传承民族工艺竹刻瑰宝
作者: 王永平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山竹根雕   技艺   题材   传承与创新  
描述: 象山的竹根雕艺术历史悠久,它充分利用竹根天然形态,雕刻各种人物、佛像、动物等,华而不庸,雅俗共赏。现代象山竹根雕在继承明清时期竹根雕刻工艺及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的养分,充分发挥竹根天然生成的艺术元素,在创作理念、创作技法及题材形式方面得以创新,出现不少独具匠心之作。
论晋宋之际谯国戴氏家族之门风与文化:以戴逵为中心的研究
作者: 王永平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族隐逸   家族   谯国戴氏   隐士   文学艺术   戴逵   儒学  
描述: 谯国戴氏自两晋之际南徙,侨居于南徐州地区之丹徒,东晋中期有支系再徙居浙东剡县。根据其家族相关人物仕宦与婚姻等情况推测,谯国戴氏门第当属于士族社会之中下层,且家族支属不繁、人数不众,是士族社会中典型的"小族"之代表。晋宋之际,其家族人物戴逯加入北府军团,"以武勇称",戴逵父子则以隐逸著名,一度提升了其家族的声誉。戴逵与其子戴勃、戴颙"一门隐遁",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隐逸世家,戴逵、戴颙以"通隐"交结士族上层,体现出当时隐逸风气的变化。不仅如此,戴逵父子还有文学艺术、儒学思想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在音乐、绘画、雕塑等方面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其儒学根底则决定他的思想特质及其对待佛教的态度。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