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塔克先生给予我们的启示
-
作者:
杨丽华
来源:
科技文萃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女神像
启示
纪念品
产业结构
企业领导者
市场应变能力
国有大中型企业
废物回收
文化背景
社会效益
-
描述:
饱经风霜的美国自由女神像在一次翻新后,留下了两百吨废物。一个叫斯塔克的人独具慧眼,揽下了这份难以处理,令人挠头的苦差事。他把废铜皮铸成纪念币;废铝、废铁做成纪念尺; 水泥碎片、朽木则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作为有意义的纪念品供人选购。一夜之间,一文不值的废物顿时身价百倍。斯塔克如此巧妙地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
“科技能手”潘培斌
-
作者:
黄隆鸣
杨利
来源:
广西支部生活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整体素质
物质文明建设
现场管理
细化指标
抽出率
生产现场管理
技术指标
安全率
精神文明建设
最佳效益
-
描述:
“科技能手”潘培斌黄隆鸣,杨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向往城市已久的农村青年纷纷走出山村,涌向城市,或跑生意,或打工,去分享五彩缤纷的世界。当时三十挂零的潘培斌没有赶这潮流,不是他没能耐,而是他舍不得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他认定自己的事业在家乡的...
-
健力美的雕塑——第48届世界健美锦标赛掠影
-
作者:
杨昌忠
来源:
新体育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高水平
运动员
男子
锦标赛
力美
当今世界
健美运动
五大洲
雕塑
-
描述:
●来自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名男子健美顶尖高手云集上海,斗健比美,争夺世界桂冠。运动员们所展示的发达肌肉和刚劲造型,体现了当今世界男子健美运动的高水平。
-
革命现实主义绘画巨匠──王式廓
-
作者:
杨庚新
来源:
新文化史料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革命现实主义
写实主义
绘画
现实主义创作
解放区
人物形象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徐悲鸿
油画
-
描述:
革命现实主义绘画巨匠──王式廓杨庚新革命现实主义绘画巨匠王式廓已整整逝去22年了。他和他的现实主义似乎都已成为历史,渐渐地被人淡忘了。即便很有良知的人们,出于对王式廓特殊的感情和爱护,不愿意或不情愿将王式廓和他所生活的时代联系起来,不愿意或不情愿承认...
-
中国现代雕塑的开拓者刘开渠
-
作者:
杨力舟
来源:
新文化史料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纪念碑
刘开渠
蔡元培
雕塑家
知识分子
作品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现代雕塑
-
描述:
中国现代雕塑的开拓者刘开渠杨力舟1993年6月25日,我国当代杰出的雕塑家、教育家刘开渠先生逝世了。我国美术界、雕塑界失去了一位导师,殒落了一颗巨星!在深切缅怀和纪念他的时候,让我们共同思考和探索从艺70年的刘开渠在我国现代雕塑艺术兴起与发展过程中的...
-
氮钾营养对青花菜花球结构,品质及其养分积累的影响
-
作者:
杨暹
关佩聪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菜
养分积累
氮钾营养
品质
-
描述:
研究了4种氮钾处理对青花菜花球结构、品质以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花球结构、,品质与氮钾营养密切相关。氮钾配施对植株吸收氮、磷、钾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促进叶片与花球氮化物积累,有利于花球产量的提高。
-
马奈作品中的小静物
-
作者:
热罗姆·高阿纳尔
杨洁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林匹亚
女招待
艺术思想
芦笋
视觉快感
绘画主义
作品
静物画
马奈
油画
-
描述:
印象派大师马奈拥有《阳台》和《奥林匹亚》这样的巨作,而出现在他的不少大幅作品中的小静物也都是些不凡之作。这些静物在作品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同时又对作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调整了画面亮度,使色彩更加丰富,也增强了视觉快感。可以说,这些小静物更具体地表现了画家纯绘画主义的艺术思想。
-
关于素描教学的若干问题
-
作者:
杨晓阳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艺术
专业素描
美术学院
明暗法
青年教师
素描教学法
全因素素描
中国画
造型艺术
契斯恰柯夫
-
描述:
目前素描教学的现状 中国的素描教学体系的建立应当是从徐悲鸿先生开始的,虽然远在明代意大利教士利马窦已发现“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清代郎世宁也为中国画带来了明暗法,更有海派大师任伯年在他的肖像和动物画中若隐若现地采用了凹凸手法,同时代也有外籍画家在中国留下了为数不多的油画肖像,但中国素描教学无疑是在建立了模仿国外美术学院规范的几个“国立艺专”后才真正使西方素描开始在中国落下户来。解放后五、六十年代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全盘学习苏联又将俄罗斯素描以“契斯恰柯夫”体系全面地引进。形成现有的虽然被八五新潮猛烈冲击然而仍然被大多数美院始终坚持或者名曰改造实质只是对庞大系统中某一单一因素进行从本质上无所谓改造的改造。博巴素描教学也曾使当时处于全封闭状态只知道契氏的中国人为之一震。但始终没有形
-
我收藏古瓷的经历
-
作者:
杨小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藏品
收藏
艺术价值
经历
古陶瓷
明代
价格
民窑
瓷器
-
描述:
我酷爱古陶瓷,多年来多方收集,孜孜搜求,藏品汇集起来,也蔚然大观。其中以明清民窑瓷器为主,青花瓷又占了多数,因为青花瓷画艺术其永恒的魅力实在令我陶醉。我的收藏观点,购买古陶瓷重在其艺术价值,是否完美无缺倒在其次。一件瓷器,若完整无缺,没有毛边碰撞之类的任何毛病,在古玩商眼中,其价值大大上扬。古陶瓷历经上百年至数千年的风风雨雨,遗存至今而完整无缺者实在稀少,其价格高昂也在情理之中。我收藏瓷器所注重的,首先是画片好看,优美的瓷画如同一幅古代
-
美术系“教师备课展”述评
-
作者:
杨春华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美术系
教学意义
教研室
述评
创造性思维
教师备课
人物画
中国画教学
美术作品
-
描述:
美术系举办教师备课展,引起了不少人的关切,我认为反映是积极的。国画、油画、版画、壁画四个教研室相继按计划举办了备课展,以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开展学术讨论。展出的作品显示了教师的整体实力,它展示的视觉效应成为教学的新课程,为教学增添了新内容。备课展已不是单纯意义的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的考查,而是课堂与展厅,学生与教师有了直接的沟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反复强调的绘画意义有了直接参照。不同的参观者都愿把视觉映象联系到教学中去,教以多种方法,学有实质的内容,传授有了针对的形式。我相信这别开生面的展览证实了意料中的收获。 这是美术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备课展。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确实议论了一番,通常意义的备课该是讲义和备课笔记之类,也许应该是课徒画稿,再或者是习作等。每一种形式都有一定的教学意义,对教师也都是一种教学工作的检查。但纵观这几年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