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十二生肖雕塑》
作者: 周大棚   杨升田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性   铸造   雕塑  
描述: 《十二生肖雕塑》
雕塑中的“空壳”
作者: 杨兵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思想感情   多元化   观众   空壳   艺术作品   不同途径   雕塑家   传统雕塑   表现方式  
描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雕塑呈现出多元化。它从不同途径吸取营养,变换各种各样的形式。"空壳"表现方式不仅是一种传达视觉美的重要形式,也是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之一,日益受到艺术家的重视。它给观众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观众能够从作品中找寻到自己所需要的情绪,或者能够形成自己的解读。字典中"空壳"一词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或徒具形式的事物。而轻盈如蝉蜕般的空壳,却是雕塑家创造的一种臆造的、梦幻的艺术作品。从蜕变后留下的躯壳的动态,以及褶皱的疏密度传达不同的思
公共审美视野下新疆城市雕塑的民族文化形塑
作者: 邬建华   杨树文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考古材料   审美视野   民族历史文化   文化意味   雕塑创作   装饰手法   城市雕塑   伊斯兰宗教   文化涵义  
描述: 新疆城市雕塑不仅是城市形象的塑造,更是对民汉交互的公众审美的引导和体现。地域性和民族性是新疆城市雕塑的特有文脉,民族历史文化人物、现实生活风情的题材选择和具有伊斯兰宗教和少数民族装饰手法的形式语言、表现方式等既是行之有效的经验,也具有进一步深化和开掘的空间:激活新疆历史和考古材料的资源,在题材上深化新疆城市雕塑的民族文化涵义;深入研究新疆少数民族的视觉心理和造型传统,在表现语言上强化新疆城市雕塑本体的民族文化意味。
动态雕塑设计考量要素
作者: 杨超翔   聂桂平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态平衡   地运动   基本原理   运动形式   心理需求   艺术审美   作品   设计考量   要素   雕塑  
描述: 运用心理学和审美学的原理,通过对动态雕塑的研究和分析,归纳出考量动态雕塑设计的两个要素,提出动态雕塑设计既应该充分体现运动构成的基本原理,又应该充分满足艺术审美的心理需求,并陈述了关于艺术审美方面的六点要求。
中西艺术的形式美比较—以秦汉雕塑和古希腊雕塑为例
作者: 杨可冰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特征   艺术描写   文化特点   三个原则   形式美   古希腊   艺术比较   中西艺术   秦汉   雕塑艺术  
描述: 艺术的风格离不开民族的文化特点,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征。本文试以中国秦汉雕塑和古希腊雕塑为例,从中西艺术比较中解读其蕴含的不同的形式美,以比较地域文化的差异造就的中西方意识形态和美学诉求的异同。 艺术史家丹纳曾经说过,种族、时代、环境这三个原则决定着艺术的发展。艺术的风格离不开民族的文化特点。
论现代雕塑与设计的交融:以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为例
作者: 杨晓宇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校园环境   师生精神   文化状态   空间体   高校校园环境   当代高校   艺术形象   环境文化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描述: 现代雕塑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创造出具有空间体感的艺术形象,并且反映出对生活对社会不同的感受、情感以及设计师的理想。现代雕塑更是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校园环境设计元素之一,校园雕塑具有特有的艺术魅力,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在大学校园环境中,环境的营造以及校园文化的体现是主体。校园雕塑则是一个精神和文化状态体现的标志,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装饰,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又丰富了学生与老师的精神
罗丹风格和中国精神:读张充仁先生的雕塑
作者: 杨明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滑田友   雕塑史   刘开渠   雕塑家   李金发   风格   雕塑教育   中国现代   罗丹   中国精神  
描述: 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最早的一批中国的雕塑留学生,他们之中著名的有:李金发、江小鹣、刘开渠、张充仁、滑田友等。他们均在欧洲接受了严格的雕塑教育,具备了深厚的写实雕塑功底。回国后,他们用所学为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现代中国雕塑事业的奠基人。然而,他们回国后所做的事业又不尽相同。 李金发是最早回国从事雕塑教育的雕塑家,曾出任杭州国立艺术院雕塑系主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兼雕塑系主任等职,刘开渠也曾在杭州国立艺专、中央美术学院(解放后)任教,他们走上了公办教育的大道,为中国雕塑发展直接培养了大批人才。
古希腊建筑与艺术的结合
作者: 杨泽泉   伏圣丰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装饰   古希腊建筑   建筑艺术   人神合一   神庙建筑   古希腊人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建筑与环境   生存环境  
描述: 建筑和其他的艺术形式虽然是不同的,但是古希腊建筑却可以将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串联起来并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希腊的建筑传递着这种人神合一、体现神的精神与意志融合的手段和形式。雕塑艺术永远是古希腊建筑的这一完美领域的大亮点和特色,建筑与环境艺术的结合是将人性的生存环境赋予建筑的美。
浮雕集(二章)
作者: 杨汝   来源: 现代作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形象   终端市场   作用   视觉冲击力   商品包装   色彩   消费者   市场主动权   品牌形象   包装设计  
描述: 浮雕集(二章)
品味青龙石
作者: 杨佐琪   来源: 乡音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总统府   青龙满族自治县   五彩缤纷   奇石   空军部队   太古界   雨花石   临时任务   地形地貌   南京  
描述: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从所在的驻浙江空军部队去南京军区执行一项临时任务,住在总统府的后院。在南京的雨花路,第一次看到雨花石,就被它那玲珑剔透、五彩缤纷、图案各异的形态所吸引。闲睱时总是
< 1 2 3 ... 663 664 665 ... 668 669 67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