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世界雕塑
作者: 杨庚新编著   来源: 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世界)   雕塑(学科:   地点:   鉴赏  
描述: 本书图文并茂地对中外部分雕塑品进行了赏析。
七指托起的五彩世界:记杭州电力劳保服装厂厂长共产党员王立勇
作者: 杨献民   来源: 中国电力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低温共融物   钠迁徙   准东五彩湾煤   灰熔融温度   废弃硅粉  
描述: 七指托起的五彩世界:记杭州电力劳保服装厂厂长共产党员王立勇
利用废桑枝培植香菇效益好
作者: 杨颖   倪宗耀   来源: 今日科技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桑枝   真菌   利用   科技人员   营养成份   香菇   桐乡   食用菌   培植   研究所  
描述: 桐乡县真菌研究所利用当地废桑枝条培植香菇,既解决了大批废桑枝的出路,又为农家提供了一条致富的门路。桐乡地处浙北,有桑树18万亩,每年约有2250万千克的桑枝当作柴烧或白白丢弃掉。桐乡县真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为了利用这些废桑枝,收集了国内
白居易在长安
作者: 李民生   杨志平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湘灵   白居易   翰林学士   翰林院   唐宪宗   内教坊   长安   神策军中尉   节度使   领袖人物  
描述: 长安五月天,百花争艳时,“1991年陕西话剧调演”的隆重举行,又为古城平添了几分春意。7台剧目,各领风骚:或摄取古城改革的现实生活,或描摹俚巷街市的凡人小事,或表现铁路工人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或歌颂
管式压滤机
作者: 杨晓芹   来源: 化工矿山技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滤管   滤布   金属网垫   隔膜压滤机   管式压滤机   内壁   液压系统   滤饼水分   过滤作业   橡胶隔膜  
描述: 英国EEC国际有限公司设计和生产了一种自动管式隔膜压滤机,自1982年起就用于高岭 土的过滤。目前在欧美和亚洲已有许多联合制造厂家生产这种管式压滤机。 这种管式压滤机主要由外壳、弹性橡胶隔膜和中心滤管所组成。滤管是一根其上覆盖有金属网垫和滤布的直立有孔钢管。此外,整机还附设有加压系统和自控装置。 管式压滤机的过滤作业可分为给料、压滤和卸料三个阶段,其工作原理见下图所示。管式压滤机开始工作时,液压系统处于“负压”状态,使橡胶隔膜紧贴于过滤机外壳的内壁上。与此同时,滤管上升,在隔膜与滤管间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管状空间,矿浆给入此空间中。接着液压系统开始加压,压液充盈于隔膜与外壳内壁之间。液
《乾隆射箭油画挂屏》述考
作者: 杨伯达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世宁   挂屏   射箭   如意馆   故宫博物院   养心殿   西洋   二十年   油画   乾隆皇帝  
描述: 《乾隆射箭油画挂屏》以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习武为题材绘成(图版一)。挂屏周缘饰紫檀木阳纹线边框(框纵105.3厘米,横224.1厘米;画心纵95厘米,横213.7厘米),其内部设木质骨架,由立骨十一根、横骨五根构成,共组合为若干个等面积小方格。骨架上裱多层浅黄色高丽纸,绘画者便直接在纸上作油画,不另敷画布。挂屏背面的中上部贴一黄纸签,其上墨书楷体:“如意洲双松书屋”七字。
论梅尔尼科夫创作道路上的四幅力作
作者: 杨国杰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野   姐妹   创作道路   梅尔尼科夫   画家   水兵   作品   卫国战争   节奏   油画  
描述: 伟大的卫国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杰出画家,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古典绘画的优良传统,硕果累累。在这一群体中出类拔萃者要算梅尔尼科夫,他在创作和社会活动中坚持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总是尊崇着艺术家的工作绝不能脱离开人民生活。梅尔尼科夫对苏联艺术的卓越功绩获得了崇高的评价,他被授予苏联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今年八月底,他是第二次来华讲学。我这篇文章与其说是文章,倒不如说是对梅尔尼科夫到来报以欢迎的掌声。
一幅动荡年代的历史浮雕——读朱雯的长篇小说《动乱一年》
作者: 杨剑龙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爱国爱民   时代色彩   描写   小说创作   小说集   三十年代   浮雕   长篇小说   社会下层  
描述: 以忠实流畅、文采斐然的文笔翻译阿·托尔斯泰、雷马克的长篇名著的翻译家朱雯先生,还曾以其贴近时代颇具特色的小说创作蜚声文坛,他的创作以描写中国社会下层人们的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显示了朱雯先生一颗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为中国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鲁迅、废名、沈从文等人创作的影响下,1929年还在东吴大学求学的朱雯先生就出版了描写乡村人们生活的短篇小说集《现代
两种节奏
作者: 新宫晋   杨建觉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   环境   意念   艺术创作   作品   节奏   雕塑  
描述: “动雕”概念在中国已为人知,但“动”的目的、想表达的意念是什么却不甚明白。新宫晋的作品大多与自然中的风、雨、声音、运动、时间等因素有关、以“动态”出现,他声称他的作品要“自身拥有能呼吸的生命”,这种创作观从何而来?从下面介紹的这篇短文《两种节奏》及作者关于风、光、声音和运动的阐述中读者将不难理解和认识到。这些东西或许于我们今天的创作不无启发意义,无论是雕塑、建筑、乃至环境艺术创作。
在文森特·凡高临终前的日子里
作者: 罗伯特·韦尼克   杨薇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蒙马特   荷兰人   自信   艺术家   麦田   创作   临终前   作品   凡高  
描述: 1890年5月17日,文森特·凡高从法国南部来到巴黎。他的兄弟提奥多鲁斯(提奥)把他接到提奥在巴黎蒙马特尔高地脚下的新住所,多年以来凡高一直把自己所画的油画送到他的兄弟那里。当他来到提奥的房间时,只见屋里每个角落都摆上了他的画。也是头一次有这么多凡高的画在一个地方会合,这真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景象。那天,凡高看到他的画作,不禁欣喜若狂,内心充满了自信。提奥的新嫁娘乔,曾多次听别人讲起她的大伯兄,并且发现他“体格强壮,肩膀宽阔,肤色康健,脸上呈现出愉快的神情,给人一种坚毅果敢的印象”。但凡高一清二楚,这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愉快罢了。不久以后她就知道了这一实情。七年前他曾写信给提奥:“我不仅绘画生涯起步太迟,而且我也活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