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油画风景教学中的当代视角转换
作者: 杨紫春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视角   油画风景教学   审美   现代化  
描述: 绘画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专业当中,油画风景是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渠道。在新时期下,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油画风景教学来说,必须要融入现代理念和时代气息。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油画风景教学中当代视角的转换。
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油画教学探究
作者: 杨玮嘉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美术文化   高校油画教学  
描述: 在高校艺术类专业中,油画专业是其重要的课程之一。提高油画教学质量和水平不仅关系着学生绘画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更是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锻炼。对于高校的油画课程教学而言,首先要做到与时俱进,在美术多元化的背景下,秉持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从而真正实现油画教学的创新性变革。
油画作品《后院》
作者: 杨波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油画   色彩   中国   东方色彩  
描述: 油画作品《后院》
以图像学的方法浅析《金秋瓦窑堡》
作者: 杨璐萍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间   风化   马志明   意象  
描述: 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在马志明的油画里,时间好似被披上了生命的轻纱,若隐若现,欣欣然充满着生命力。有时候我们把个体与时间相比较,自以为人定胜天,全然不可一世,当我们回头观望的时候,才明白沧海一粟的真正含义。朝花夕拾,暮鼓晨钟。很多人都在探寻自己的存在价值,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存在即合理。要说价值,再也没有比时间更有价值的了,也许自身价值的完美体现便是和时间达成共识,在时间的长河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契合点。纵观马志明的油画作品,你会发现他的作品就是证明时间存在最好的佐证。
欢乐之舞——蹦蹦床
作者: 杨春   来源: 少儿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欢乐   材料准备   蹦床   油画棒   打招呼   小朋友   牛皮纸   视频  
描述: 材料准备:水粉颜料、水桶、调色盘、排笔、毛巾、牛皮纸、白纸、油画棒 课时:1课时 看视频,促想象 播放小朋友一起玩蹦蹦床的视频,其中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蹦得很高,玩得很开心、很投入,不时地还给
人居的境界——日本建筑哲学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作者: 杨小波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审美   事物   《人间词话》   日本   现代汉语   西方哲学思想   王国维  
描述: "境界"在现代汉语中最普遍应用的含义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亦指诗、文、画等的意境。最早明确提出这个审美概念的是接受了西方哲学思想洗礼的晚清学者王国维,他在《人间词话》中曾多次提到关于文学、审美以及人生的各种境界,如"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而"境界"一词,顾名思义,从字面上来理解原本指的是"境之界",即疆界,土地的界限,英文为"boundary"。本文即是从日本建筑中的"境之界"开始论述,从中分析出日本建筑的"境界",即它
从桂离宫谈日本的建筑审美
作者: 杨小波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桂离宫   日本审美意识   日本庭园  
描述: 日本对自然以及万物的态度是尊崇、虔诚、谦卑、珍惜,这是受佛教、儒教、神道教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审美意识出发,日本有选择性地吸收了中国的部分传统文化,并发展演变出自己的审美哲学:摈弃热闹、华贵、繁荣,主张抑制、收敛、简素、单纯,由此形成了以物哀、幽玄、侘寂为主的审美意识。桂离宫就是此种审美在建筑艺术上的杰出体现。
巴楚、焉耆两地的古代佛教艺术
作者: 杨静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库孜莎来遗址   佛教艺术   图木休克遗址   七个星遗址  
描述: 文章从寺院布局、壁画、雕塑等几个方面入手,梳理了巴楚和焉耆两地的佛教艺术。两地的佛教艺术发展的盛期有承接关系,而且,二者都带有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影响。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各自的艺术特点。二地的佛教艺术发展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佐证,另外一方面也极大地丰富了丝绸之路的研究资料。
古琴断纹——力学之思与古今之辨
作者: 杨天星   来源: 中国音乐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断纹   力学   辨伪   分形   古琴  
描述: 年代久远的古琴表面常见各种断纹,然因学科背景所限,对断纹的分析较少涉及琴弦张力因素。现运用断裂力学理论或可解释琴面横断纹的生成原因,亦为古人判断真假断纹提供了旁证。古人用裂纹两端有无"剑锋"来判断真伪,与断裂力学下裂纹两端呈"裂尖"形态相合。此外断纹的不规则性与自相似性呈现出分形特征,借助国外科学家对古代油画裂纹以及波洛克油画分形特征的理论亦为古琴断纹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
陆庆俊奶奶的油画
作者: 杨剑侠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三省   1954年   鲁迅美术学院   艺术人生   东北师大附中   名家作品   美术馆   油画  
描述: 初次见到陆庆俊奶奶的画,是201 5年秋天,是我在宋庄517美术馆策划的一次油画展的布展中,画由她的女儿荣丽亚送来,打开画让我看能不能参加展览,看到画后我先是一惊,却又心存疑虑,画面质朴,用笔直接,很有品位。这出自一位退了休后为了丰富生活而开始学画的82岁的老太太之手?细看作品还是有可能,因为画里看不到经过学习训练的学院味。再后来女儿为母亲举办了一场小型个展,特邀请我前去指导,便看了更多庆俊奶奶的作品,晚上聚餐时,得以了解她人生的故事而让我有更多的思考。
< 1 2 3 ... 22 23 24 ... 27 28 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