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谐谑的解构
-
作者:
李逦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格拉底
谐谑
重新认识
艺术家
表达手段
解析
生活经验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就当代艺术的创作来说,无论是架上、装置、影像还是雕塑等表达手段.无不渗透着文本动机。但正是在这充斥着太多严肃的“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家型艺术家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大气中.能够呼吸到一种慢板的诙谐调侃的空气真是会令人瞳孔放大。杜尚、博伊斯、安迪·沃霍尔在“二战”后使当代艺术还魂,将艺术重新梳理。他们抹去生活经验重新认识事物本身.用通俗的喻体和调侃的态度在观众和作品之间建立桥梁。
-
自为的存在——论一位中国当代艺术的探路者
-
作者:
李逦菁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手法
毕业创作
西方哲学
浙江美术学院
毕业作品
现代美术
当代美术
油画系
艺术表达
探路者
-
描述:
"85"这个数字在通行的中国现当代美术史叙述中有着深刻的意义。而魏光庆"用别人的工具打扫自己的房间"这句话是对国人用短短几年时间走完西方现代美术史发展历程的精辟总结。当年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学生叛逆与好学,不愿拘泥于传统的油画写实路线,早已开始了前卫实验作品的探索。处在毕业创作时期的魏光庆,共创作了具有壁画性质的四联画《边城文化》、写实手法藏民题材的《塔座》和实验性作品《工业风景》三件毕业作品。大胆的实验探索和西方哲学阅读的风潮,两者的碰触让处在85美术新潮时期的艺术家习惯用艺术表达哲学体会,也用哲学解读艺术,创作出大量有关西方哲学思潮和现代主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