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晓雯】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生态雕塑在营造鹰潭城市生态空间中的作用
-
作者:
漆晓雯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生态雕塑
自然
精神
-
描述:
在当代城市化的进程中,生态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树立生态观念是人类必须拥有的一种对生命的新态度,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和使命。本文从生态雕塑的自然环境领域、社会环境领域及精神环境领域入手,来探讨生态雕塑在营造鹰潭城市生态空间中的作用,加强生态价值观,强化城市生态文明,为民众雕塑一个美好的城市生态空间,使人的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同样和谐,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美的都市栖居环境,真正实现生态雕塑对人的终极关怀。
-
烟壶春秋
-
作者:
苏晓雯
来源:
光彩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瑙
鼻烟壶
相结合
收藏
书法艺术
拍卖公司
春秋
造型
珐琅
工艺品
-
描述:
藏家的青睐,内地拍卖公司也纷纷设立鼻烟壶专场,一些高价拍品逐渐浮出水面.中国嘉德201 1年秋拍上,一件乾隆款御制铜胎画珐琅彩欧式仕女图鼻烟壶以782万元成交,带动了内地鼻烟壶市场.虽然2012年国内拍卖市场整体萎缩,但各大拍卖公司还是推出了鼻烟壶专拍.
-
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肌理特征
-
作者:
贾晓雯
来源:
祖国(建设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新思维、新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审美标准及意识形态的转变也使得现代绘画艺术创作有别于传统,对于作品的艺术性、独创性、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创作者在各种中外交流中汲取了多种艺术创作的新元素、新观念,逐渐摆脱了传统单一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受审美意识品味的不断提高,张扬个性美的肌理表现形式作品受到了大众的迎合和关注。现代的艺术创作无论是艺术设计还是传统绘画,都比较注重质感与层次。以往讲究的精致、平滑、华丽均已退出艺术发展的潮流,取而代之的则是质朴、粗犷、原始、具有特殊手工肌理感的材质,具有相对独立的造型价值。总的看来,这些不同层次和角度的创作思考,使得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方面,前所未有的拓宽,使工笔花鸟画的肌理形式更多样化发展,从而让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工笔花鸟画在现代的复兴也正适应了当代文化多元发展的格局。
-
浅析油画风景创作中色彩组合的意义和作用
-
作者:
张晓雯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风景
外光
色彩组合
色彩规律
-
描述:
户外油画风景创作与室内油画写生对于色彩组合运用要求是不同的。在油画风景的实践中,对于色彩的把握需要更加敏锐的捕捉力和对于色彩组合的主观感受。为了真实地表达画家对于光、色变化的感受,不能拘泥于所用的色彩组合是否完全符合色彩理论,或者是否与自然景物完全一致。只要在自己的画布上所看到的美能与自然之中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美是一样的。对色彩组合应尽可能作整体把握,即使一时间调不出你所需要的色彩组合,也不能妥协于模棱两可的色彩组合。运用色彩组合理论去选取色彩,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于理性技巧的个性化发挥。
-
“龙眠”手法的写入与融合:论潘玉良油画中的线性风格
-
作者:
张晓雯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主张
线描技法
民族传统
手法
线性
风格
潘玉良
油画
-
描述:
潘玉良作为我国第一代赴西欧学习绘画的画家之一,她追求中西合于一致的美学主张,孜孜不倦的寻求油画民族化之路,把本民族传统水墨中的意境韵致和线描技法揉进她的油画人体中,其线条或温婉柔美、或紧劲连绵、或流畅轻快、或奔放有力,使其所勾画的人物轮廓情趣盎然,为中国20世纪的美术界抹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以格林伯格艺术批评理论探析现代主义绘画
-
作者:
翁晓雯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理论
现代主义绘画
格林伯格
形式简化
-
描述:
格林伯格作为20世纪美国艺术批评界耳熟能详的名字,其独树一帜的艺术批评理论对于现代绘画与雕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他也是抽象表现主义有力的支持者。现代绘画与现代主义绘画在格林伯格看来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也是易于混淆的概念,因为,只有那些带有“自我批判”性并且符合“形式简化”的绘画才能被视为是现代主义绘画,因此他将现代绘画运动史看成是学科化的结果。
-
陈逸飞让视觉艺术走出自命高雅的画室
-
作者:
晓雯
来源:
文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占领总统府》
画家
画室
陈逸飞
视觉艺术
-
描述:
陈逸飞在不到60年的短暂生涯中,不仅创作出《占领总统府》《浔阳遗韵》等著名画作,还涉足模特经纪、影视制作、服装设计、媒体等行业。他生前曾说,因为画作畅销,他才有能力去做其他事。美术界认为,《浔阳遗韵》《罂粟花》等均拍出高.价,对当代中国油画在世界艺术市场上的地位和收藏价值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
“节奏”的线条与“旋律”的色彩:论潘玉良油画中的音乐性
-
作者:
张晓雯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与线条
节奏与旋律
色彩体验
音乐性
-
描述:
潘玉良作为我国第一代赴西欧学习绘画的画家之一,追求中西合于一致的美学主张,孜孜不倦地寻求油画民族化之路。她作品中的线条、色彩一直为人所称道,对于潘玉良而言,色彩与线条是她的标志与个性的体观,我们可以从潘玉良作品中线条和色彩变化的节奏性、线条色彩构图的旋律性,以及交响曲式的色彩体验三个角度出发,来解读潘主良作品中色彩和线务的音乐性表现。
-
根植于本土的瑞典美术 《佐恩》一书编后
-
作者:
李晓雯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技法
绘画作品
铜版画
水粉画
法国
绘画艺术
民族性
油画创作
美术
雕塑
-
描述:
根植于本土的瑞典美术 《佐恩》一书编后
-
“龙眠”手法的写入与融合:论潘玉良油画中的线性风格
-
作者:
张晓雯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绘画风格
油画民族化
西方绘画
手法
中国画
融合
白描
线条
线描
-
描述:
从潘玉良一幅幅女人体画中,常常使人体味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如白描画的线描技法.线描作为中国画的最重要的造型手段,是构成国画民族风格的一个要素,它不着颜色,即可形成具有独特表现形式和风格的白描画。潘玉良大胆地将中国的线描糅进她的油画人体像中,用硬笔毛笔蘸稀薄油色,突破了油画人体陈旧表现手法,以线条的疏密、刚柔,强弱、虚实等来表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