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春晓】搜索到相关结果 41 条
-
新东方绘画:幻象与精神——中国工笔画“语意结构”转变中的“当代性”
-
作者:
杭春晓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义表达
表达效果
中国工笔画
语意
绘画语言
当代性
中国画
后现代主义
架上绘画
东方绘画
-
描述:
对徐累、张见等新型工笔画的关注,源于我对画史的一个设问:东方绘画语言,有无现代意义上的表达?如果有,怎样才恰当?问题看似简单,答案却很复杂。它涉及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等诸多因素的混融与碰撞。试图回答,可能存在两条线索:一、就本土画史来看,现代意义的表达与古典绘画差异何在?二、就世界范围艺术潮流来看,它与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发展有无关联?当杜尚的小便器堂而皇之地走进美术馆时,由马奈开始的破坏便达到了阶段性的巅峰:经典油画语言与语义表达结构的彻底瓦解。之后,艺术的语义表达似乎获得了脱离语言束缚的自由空间,于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在反理性主义大旗下,完成了自己最伟大的革命。经过现代主义结构性破坏的革命,艺术面对的表达空间与价值指向,相对经典绘画的表达更为开阔,并因此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语言,语义的平衡点。或许,这正是现代主义反架上运动,却能成为架上绘画发展新的契机的原因所在。从这一角度理解,现代主义尝试的各种语义表达,都可以在架上方式中重新寻找语言的连接、组合。
-
语言与图像的“较量”——记景禹朝的绘画系列
-
作者:
杭春晓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抽象化
绘画语言
毕业创作
中央美术学院
题材
图式
图像
较量
图案化
-
描述:
景禹朝1971年生于山东烟台199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获王嘉廉油画奖学金和日本冈松家族奖学金2000年参加香港艺术景画廊六人联展2003年举办索卡个人展览2003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N12"联展2004年参加索卡三人收藏联展2004年参加今日美术馆"七月埋伏"联展2004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个人油画展2005参加今日美术馆中国绘画名人特展2006年参加今日国际画廊三人联展
-
根植本土: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谈中国地域性建筑设计
-
作者:
张春晓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设计
苏州博物馆新馆
建筑设计
地域性
-
描述:
本文通过地域性在建筑设计中的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从地域性的概念出发,层层剖析二者关系,总结地域性对设计的现实意义,以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从文化、科技、材料等多方面分析探索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随着艺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归属感的缺失,努力寻求文化的认同感,这便是本文的现实意义。
-
高校公共雕塑的教育价值探索
-
作者:
葛春晓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价值
隐性教育
校园雕塑
-
描述:
校园雕塑有着非常特殊的教育价值,运用独特的语言和手法表现,引导学生的思想审美、德育潜化以及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也正是因为如此,校园雕塑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功效。通过学生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实现心灵上的互动,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感受到其中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全面的人才培养方式
-
论高校公共雕塑的教育价值
-
作者:
葛春晓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价值
隐性教育
校园雕塑
-
描述:
校园雕塑有着非常特殊的教育价值,其运用独特的语言和手法表现,引导学生的思想审美、德育潜化以及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也正是因为如此,校园雕塑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功效。通过学生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实现心灵上的互动,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感受到其中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全面的人才培养方式。
-
惠斯勒的生平
-
作者:
费拉里
齐春晓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国
库尔贝
绘图员
列宁格勒
华盛顿
军事学院
政府服务
绘画
工程师
油画
-
描述:
美国油画家和版画家惠斯勒,1834年7月生于麻萨诸塞州的罗厄耳,1903年7月17日逝世于伦敦。他在美国渡过童年。1843年惠斯勒去圣彼得堡城(今列宁格勒市)。其父是为俄国政府服务的一名铁路工程师。他在那里一直学习到1849年,于1851年回到美国,在纽约的西波因特美国军事学院学习。1854年中断学习,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海军部任绘图员,此时,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
-
居斯塔夫·莫罗
-
作者:
皮尔·路易·玛狄奥
齐春晓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素描
水彩画
艺术家
想像力
美术史
速写
作品
油画
半个世纪
-
描述:
1898年,莫罗悄悄地离开了人间,这正是他所希求的。即使他在活着的时候,也尽量避免引起公众的注意。就是那些经常登门拜访他的学生,也感到莫罗很神秘。莫罗死后不久,他的名字几乎就被人遗忘了。六十年代以前,美术史家对莫罗的作品还不感兴趣。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他的艺术重新引
-
浅析油画色彩艺术的职能
-
作者:
付春晓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情感
色彩
音乐
-
描述:
色彩在油画艺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色彩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能:一是色彩能够传递情感,二是色彩的音乐性质,三是色彩具有象征意义。这三项职能在很好的阐释着油画家的思想和灵魂。
-
推荐词:隔纱幻影 徐华翎的视觉结构
-
作者:
杭春晓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家
中国工笔画
综合材料
徐华
中央美术学院
提名展
当代工笔画
富春山居图
中央美院
当代艺术展
-
描述:
N12作为展览名,在中国画圈子里,一定陌生。原因很简单,它是中央美院学生2003年至2006年系列性的当代艺术展。然而,N12却是徐华翎艺术履历的起点之一。为何提及这一点呢?并非N12展一定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价值,而是因为作为工笔画家的徐华翎,却曾活跃于央美当代艺术活动中。这个现象,对我们理解徐华翎的创作,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毫无疑问,一个画家的视觉经验,决
-
何多苓绘画的伤感美
-
作者:
李春晓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伤感美
何多苓绘画
-
描述:
中国的油画是一门年轻的艺术.20世纪70-80年代中国油画—“伤痕美术”,它摒弃了文革时期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作用,并将创作者的真情实感流露到画面中.“伤痕画家”作品流露着伤感的美.以何多苓为代表的绘画具有伤感美绘画借鉴与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