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第四届布拉格双年展主题阐释及框架
作者: 吉安卡洛·波利蒂   海伦娜·孔塔瓦   戴伟平   戴章伦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墨西哥   意大利   艺术家   主题阐释   展览   布拉格   双年展   绘画   框架  
描述: 延伸的绘画(Expanded Painting)是受到了罗莎琳·克劳丝(Rosalind Krauss)扩展领域的雕塑(Sculpture in Expanded Field)的启发,它是第2届布拉格双年展时确定下来的一个主题,到第4届布拉格双年展已经举办了3次。这个主题变成了一系列展览的出发点,这些展览旨在突出
谢素梅:时间的间隔
作者: 斯蒂芬妮·贝里   戴伟平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噪音   间隔   视觉化   空间   记忆   装置   展厅   作品   音乐家   雕塑  
描述: 艺术家兼音乐家谢素梅的个展"时间的间隔"分两个区域,从第一个空间开始,白立方展厅便呈现出清晰的展览构思,灰色基调的雕塑与图像不动声色地融入展厅环境,似乎这些作品所包含的观念铺垫为展墙作了隔音处理。而特定场地装置作品《时间的间隔,漂移的》(2011)使展览架构视觉化,自天顶悬垂下的支架上横挂着一轴超大尺寸的复印纸,纸的一端从半空悬垂拖曳至地面,上面印的图案与展厅地板马赛克相同,图案一直往上蔓延直至消失于纸轴的白色之中。
戴伟 油画作品赏析
作者: 戴伟   来源: 艺术观潮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活动   西安美术学院   硕士生导师   靳尚谊   中央美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文化艺术   巴索夫   李象   新疆艺术学院  
描述: 戴伟 油画作品赏析
宋元元:测试物
作者: 贝安吉   戴伟平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元   物体   空间   测试   展览   起居室   多面体   绘画   作品   油画  
描述: 北京站台中国PLATFORM CHINA,BEIJING 2011.11.26~2012.02.19油画死了,如果你信那些愤世嫉俗的人,这事儿发生已经不是两三天了。但绘画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也有很多,大部分都涉及对物的迷恋,即对物理存在物的热衷超过了对非物理实存物的喜爱,或至少对后者的喜爱程度要小于前者。此次宋元元在站台中国举办的个展完全是对这种恋物倾向的纯粹体现。展览名为"测试物",全部由油画作品组成,每幅作品所描绘的物体或空间的物理存在感都得到了娴熟完美的呈现。起居室、过道、桌子,尤其是椅子,都用颜料以一种宽阔厚实的笔触物化出来,画面上的在
David Hockney大写的风景世界
作者: 戴伟平   David Hockney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高速公路   立体主义   不同角度   影像   艺术家   约克郡   绘画   油画   世界  
描述: David Hockney RA:A Bigger Picture时间:2012年1月21日至4月9日地点:Royal Academy of Arts,Burlington House
New York“不可管控”的年轻艺术家
作者: 戴伟平   仇晓飞   Dean Kaufman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制   体验   超验   艺术家   展览   作品标题   管控   艺术团体   年轻   美术馆  
描述: 假若挑选一些词语描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艺术家,那么其中诸多选项之间必定会构成彼此的反义词,例如,独立vs结社、冷静vs喧哗、精英vs公众、个人vs世界……如有必要这个词汇表还可以延长。新美术馆第二届三年展"不可管控",则提供了一个验证这一点的方便实例。在这个包含三十四个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展览中,不乏源自个人细微体验的作品,例如阿根廷艺术家Mariana Telleria用野外捡拾的枯枝落叶与玻璃杯、记事本等日常用物组合成梦呓般的陈列,似乎这里的一件件软雕塑与收集物都是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事件的留念。又如,在美术馆的一个小隔间中,来自中国香港的艺术家李杰将他标志性的蓝白色的布用作窗帘,几幅有着常见洗浴品牌如"强生"英文标志的画挂在墙上,连同其他提示某种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