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审美角度谈陶瓷艺术的婉约美
作者: 刘晴   杨新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丽含蓄   婉约   陶瓷审美   素淡细腻  
描述: 以中国传统美学为引入点,由古至今,试图从"婉约"之美分析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以釉色的素淡细腻和青花的清丽含蓄为例,阐述了这一美学特征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土壤,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陶瓷艺术与设计中的"婉约"之美。
自强不息 原德载物——略论米春茂的工笔花鸟画
作者: 黄玉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绘画特色   绘画程式   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艺术语言   艺术个性   艺术追求   文化性格  
描述: 在艺术创作上,求寻者何止千万?循规蹈矩,浅尝辄止,恃才傲物,随遇而安都不能走出自己的新路,也不会留有凝重的足迹。只有真诚的艺术追求者,择一而从,许之终生者,方能形成独有的艺术个性而成气候。 米茂春的绘画特色立足于率意天真、造化自然,因而颇具独家风范:其一,格调高雅,个性独具。观其画,大有一种扑面袭人的冷峻、空灵、澄静、深沉、圣洁和略带神秘禅境的强烈气息。这种清爽莹洁
关于雕塑与装置的界标划分
作者: 马钦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状态   形态学研究   生命体验   装置艺术   界标   文学批评理论   艺术家   现代艺术   造型艺术   雕塑  
描述: Journal of Aesthtics.Vol 24.NO.1.Wnter 1984)一文中,相对于现代造型艺术的特征,提出了三条标准:1、理解的升华(The promotion
主宰自己的艺术命运
作者: 马钦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命运   雕塑艺术  
描述: 当代雕塑到现在历经了八年多的历程,它的发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这两年大家老说是雕塑年,我看今年也可能还是雕塑年,雕塑活动特别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我想规模的扩展,它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严峻,它会使我们在这个学科领域里的智慧的开拓,在这方面所拥有的智慧的能量,达到很高的程度,同时
几年前,几年后……
作者: 甘建忠   来源: 杂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廉政帐户   人民群众   设计起点   人文理念   人行天桥   城雕   市纪委   城市雕塑   城市交通   地产开发商  
描述: 几年前,某市某繁华街道建成一座人行天桥。当时的报道说,新建成的人行天桥宛若漂亮的彩虹,悬于街道上空,驮着过街行人好方便;几年后,该座天桥被拆除,又有报道说,人行天桥拆了,街道更通透,更敞亮,更流畅……几年前,某市建成多座城市雕塑。当时的报道说,城市雕塑是城市的标志,代表域市人文理念,代表城市新形象;几年后,这些城市雕塑被拆除,又有报道说,城雕当初设计起点低,少创意,粗制滥造,早就应该退出人们的视野
PAM在陶瓷薄膜贴花衬纸中的应用
作者: 张照忠   来源: 造纸化学品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PAM薄膜   贴花衬纸   陶瓷  
描述: PAM在陶瓷薄膜贴花衬纸中的应用
陶瓷泥桨的基本性质和控制方法
作者: 郑忠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浆性能   吸浆速度   稀释剂   电解质   触变性   石膏模   泥浆流动性   干燥强度   坯体   注浆成型  
描述: 一、概述注浆法是陶瓷主要的和较普遍的成型方法之一。因为它的生产效率较高,设备简单,成本低,易投产,生产规模可大可小,而且适用于形状复杂和不规模形状的制品。注浆成型涉及二个因素,一是泥浆,一是石膏模。要获得一件质量良好的注
卫生瓷明焰快速烧成的最新进展
作者: 郑忠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197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烧成   隧道窑   室式窑   明焰快速烧成   喷咀   脉冲   预热带   窑炉   停留时间   全过程  
描述: 的,并且使我们设计出烧成全过程都是高速的隧道窑。产品在快速烧成隧道窑中停留时间仅仅是常规烧成所需要时间的1/2或1/3,
故宫地砖赛金砖
作者: 葛忠雨   徐宪江   来源: 特别文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   电窑   陶瓷厂   压砖机   联动线   一次快速烧成   釉面砖生产   网状   喷雾干燥器   传送带  
描述: 人们形容盛世繁华的大场面、大仪式时,会赞叹地写道“树裹织锦”、“金砖铺地”。那么,将天下的财富都集于一身的紫禁城,是否真的在拿金砖铺地呢? 明代修建紫禁城时,皇帝不惜重金也要打造恢弘壮丽的宫殿建筑群,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哪怕是踩在脚下的路,都是需要装点修饰的对象。实际上,皇帝的要求也的确达到了。紫禁城的金碧辉煌只能让百姓望而却步,于是,民间便流传着“紫禁城的地都是用金砖墁的”的传言。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紫禁城那么大,如果真用黄金铸砖铺地,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 虽说紫禁城铺地的不是“金砖”,但也不是一般的砖,而是一种看上去光润似墨玉、踏上去不滑不涩的方砖。 这种砖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根据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的记载,此砖要经过二十多道复杂的工序,按照正确的顺序才能铸成。首先是选取“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的泥土作为原料,经“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叫做练泥。泥练好后,填满木框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然后将砖坯阴于,入窑烧制。此砖制作起来复杂,烧制时的工序也极为复杂。 据明代在苏州主持制砖的工部侍郎张向之所写的《造砖图说》中,可以看到此砖入窑烧制的情况:入窑后要以糠草熏一月,片柴烧一月,棵柴烧一月,松枝柴烧四十天,凡一百三十日而出窑。这还没结束,出窑后还要在特制的桐油中浸泡百日,这样才能制作完成一批砖。当时,该砖主要有一尺七寸、二尺、二尺二寸三种型号。此砖在铺设过程中,要求更为严格。首先进行砍磨加工,以使墁好后表面严丝合缝,即所谓的“磨砖对缝”。然后抄平铺泥、弹线、试铺,最后按试铺要求墁好、刮平,浸以生桐油,才算完成。根据清代官书《工程做法》上规定,砍磨二尺砖,每一工只能砍三块。而墁地时每瓦工一人、壮工二人,每天只能墁五块,可见,铺设工程的细致程度。 此砖凝聚了那么多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耗费了如此多的人力与物力,的确是不能用黄金轻易计算出的。如果从这个意义考量,称其为“金砖”,乃实至名归。 (摘自《图说故宫六百年》黄山书社图/Grant Faint)
铜板带水平连铸电磁搅拌中熔体的流动和凝固
作者: 于湛   李伟轩   邓康   雷作胜   任忠鸣   来源: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固   板带坯   流动   电磁搅拌   水平连铸  
描述: 用水银模拟了磁场和直流电场作用下板带水平连铸结晶器内的流动,测量了沿拉坯方向上的流速,分析了流动对凝固过程的影响,并在模拟的基础上进行了铜合金板带水平连铸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电磁搅拌使铸坯气孔减少或消失,平均偏析率下降,柱状晶组织细化并出现中心层等轴晶带,当电流增大到400A以上时,气孔完全消失,解决了铜板带坯柱状晶对接问题。
< 1 2 3 ... 88 89 90 ... 106 107 10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