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泛影葡胺致急性肾损害1例
作者: 张绍公   卞和平   王书忠   来源: 宁夏医学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泛影葡胺   急性肾损害  
描述: 泛影葡胺注射液系一种含碘、高渗性血管造影剂,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本文将收入1例由泛影葡胺行冠脉造影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报告如下,以引起同行的重视。
独辟蹊径 华贵典雅——王鹏举和他的丝绒国画
作者: 庆忠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国画创作   艺术爱好者   20世纪   艰苦探索   中国画   丝绒   工艺美术   新途径   美术创新  
描述: 王鹏举,工艺美术家,1948年生,北京人。 20世纪80年代初,格调低俗、题材单一,颜料易结块脱落的深色丝绒油画泛滥于市。王鹏举反其道而行之,经悉心研究和艰苦探索,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终于成功地开拓了中国画创作材料的新途径,首创丝绒国画。他的丝绒国画选用华贵典雅的白丝绒代替传统的宣纸和绢帛进行绘制,在国内外画坛和工艺美术界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开国大典》
作者: 俞浩忠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片   天安门   毛主席   20世纪   民族   中央美术学院   10周年   邮票   创作激情   油画  
描述: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美术学院的董希文在天安门城楼上目睹了开国大典的壮观场面后,萌发了创作激情。于是,他从1952年开始,到1953年创作完成了长4.25米,高3.33米的巨幅油画《开国大典
极限明信片欣赏:《开国大典》
作者: 俞浩忠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极限   天安门   毛主席   形式   票图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纪念邮票   明信片  
描述: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美术学院的董希文在天安门城楼上目睹了开国大典的壮观场面后,萌发了创作激情。于是,他从1952年开始,到1953年创作完成了长4.25米,高3.33米的巨幅油画《开国大典
武松打虎
作者: 俞浩忠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武松打虎   从行   工笔重彩   阳谷   景阳冈   英雄气概   肢体动作   水墨写意   红衣  
描述: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T138-1,图1)是妇孺皆知的故事。1954-1955年,刘继卣在宣纸上用毛笔绘了16幅工笔重彩的《武松打虎》组画,武松身着红衣,来到阳谷,遇到酒馆,连唤拿?酉,喝十八碗,店家说虎,劝留不住,上岗见榜,困倦欲睡,对武松形象、动作从行、立、坐、
水口浸入深度与拉坯速度对电磁制动下板坯结晶器内金属流动的影响
作者: 贾皓   王敏   张振强   邓康   雷作胜   任忠鸣   来源: 上海金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磁制动   物理模拟   板坯连铸   结晶器  
描述: 以水银为实验工质,通过物理模拟考察板坯连铸电磁制动时,水口浸入深度和拉坯速度对结晶器内液态金属流动的影响规律。采用超声波多普勒测速仪测量了在结晶器上部磁场B1=0.18 T和下部磁场B2=0.5 T
连铸保护渣道动态压力的研究
作者: 雷作胜   任忠鸣   杨松华   来源: 上海金属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铸结晶器   振痕形成机理   保护渣道   动态压力  
描述: 通过Bikerman公式确定弯月面的形态 ,计算保护渣道内的压力随结晶器振动、拉坯参数变化的规律。发现随保护渣粘度、拉坯速度、振动的负滑脱时间的增加以及保护渣道的出口宽度的减小 ,保护渣道内的最大正压、最大负压均有增加 ,其中保护渣道内的压力受渣道出口宽度的影响最大。
青花菜美绿408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张振超   戴忠良   潘跃平   秦文斌   来源: 上海蔬菜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综合表现   品种特性   农产品加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青花菜   种植面积   生长  
描述: 江苏响水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青花菜生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出口的需要,青花菜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生长的青花菜品种,我们从日本引进了几个青花菜品种进行品比试种,结果发现美绿408综合表现优越。现将美绿408的品种特性
“懵懂雕塑家”沉默趣闻
作者: 顾忠慈   来源: 上海滩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平事迹   中国   雕塑家  
描述: “懵懂雕塑家”沉默趣闻
浅谈掘进巷道过高冒区的施工
作者: 冀星忠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采空区   施工技术   隧道  
描述: 汾西矿业集团新柳煤业井下四盘区241107工作面运巷掘进过程中遇小煤窑破坏区,工作面迎头冒落至9#煤顶板高度9米,由于冒落高度较大给工作面的正常掘进造成很大的困难。根据现场情况队组研究决定暂停推进,从巷道迎头向垮落煤体注马丽散,从而增加煤体强度,控制了围岩的松散状态,改变煤体承载结构和受力状态,确保松散的煤体粘结成一体;同时在棚梁棚板上注罗克休形成人工假顶,确保高冒区掘进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施工。
< 1 2 3 ... 79 80 81 ... 106 107 10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