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忠】搜索到相关结果 1335 条
-
我们(三联油画)
-
作者:
任志忠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
-
描述:
我们(三联油画)
-
浙江美院86年油画展座谈会
-
作者:
宋忠元
莫朴
王流秋
欧阳英
金冶
秦大虎
胡振宇
陈爱康
徐君萱
汪诚仪
金一德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筹划工作
油画家
油画民族化
许江
形式风格
秦大虎
革命历史
艺术语言
宋忠元
油画系
-
描述:
宋忠元:今年我院将举行一系列分画种的展览,油画展是第一个,是一个好的开头,对其它系将起促进的作用。这个展览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不少教师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冲破了过去在形式风格上单一化的状况,而且年青
-
工笔人物画写生要点
-
作者:
宋忠元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笔墨技巧
任伯年
西方绘画
学习传统
淡彩
艺术加工
装饰美
形体结构
作画过程
-
描述:
一、写生和艺术加工以任伯年留下的大量人物画来看,习作与创作很难区别。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期间,所画创作仅几张,大量时间在学习如何塑造形体、如何运用笔墨技巧,很少有机会把构思、构图、造型、笔墨技巧结合起来全面训练。人物画造型复杂,集中进行素描、速写的训练,是有必要的,正象学山水开始学石法、树法、各种皴法等等一样。在专业学习中,我认为还要学习传统的作画过程,即从立意到运笔落墨的全过程。
-
阿尔贝蒂与兰迪诺:实例艺术评论
-
作者:
巴克森德尔
吴幼牧
宋忠权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脸部表情
阿尔贝
艺术家
文学评论
意大利语
绘画
作品
艺术评论
-
描述:
1481年,阿尔贝蒂(Alberti)逝世九年后,兰迪诺(Cristoforo Landino)写道,阿尔贝蒂“象一条变色龙,他总是呈现出他所写东西的色彩。”兰迪诺指的是阿尔贝蒂极为灵活的语言能力和切题的描述能力。这是对阿尔贝蒂卓越天赋的贴切评价。然而,就在阿尔贝蒂煌煌宏著中却有一明显的瑕疵:缺乏实例艺术评论,也即,尽管其一般规定性的(prescriptive)评价包括有《绘画论》(DellaPittura)、《雕塑论》(De Statua)及《建筑论》(Dere aedificatoria)等杰作,却无有一处对某一画作或
-
油画艺术中基础训练的创造性研究
-
作者:
王忠
来源:
新美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创造性
基础
-
描述:
由于近年来油画艺术的迅猛发展,我们以往的基础训练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油画艺术的需求,有必要引进主体意识、表现因素和感情色彩等等,进一步促进油画艺术提升和发展.
-
当笔墨邂逅胎釉
-
作者:
耿忠平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审美
未知世界
具象
青花梅瓶
瞬间凝固
交错重叠
徐庆华
视觉体验
创作思想
组合效果
-
描述:
徐庆华在书与非书之间,努力寻找着书法艺术在时境下的破茧蜕变。一只盈尺高的白瓷青花梅瓶,口小颈短,口沿平坦,肩丰圆滑,肩以下逐步收敛,至近底处微微外撇,瓶身上是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青花色线条构成的图案,从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诱人的未知世界,是传统?是现代?……在脑际猛然跳出数年前的冬天,我走过苏州河边的一堵长
-
民兵五彩路
-
作者:
高建忠
田坤
梁义明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肥桃
基干民兵
气味
果实肥大
盘山
弯曲
东部山区
公路
山东肥城
肉质
-
描述:
山东肥城一条长20.5公里的盘山公路,弯弯曲曲,犹如一条五彩带飘落群山峻岭之中。“肥桃甘美天下传,腿短无路难出山。”山东肥城的肥桃以其果实肥大,肉质细嫩甘甜,气味浓香被誉为“群桃之冠”。然而肥桃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山区,
-
边陲小城,合力控边同守望
-
作者:
陈海波
王忠辉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中心
内蒙古
小城
人民群众
习近平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合力
驻地部队
-
描述:
走在祖国北部边陲小城内蒙古阿尔山市内,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矗立在市中心的手掌形雕塑,上面刻着“守望相助”4个大字。这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到此视察慰问时对人民群众和驻地部队提出的殷切期望。“宝格达山哨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继落成
-
对光和大气绘画效果的不懈追求:晚年透纳的绘画成就
-
作者:
冷建忠
来源:
中国服装(北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与大气
透纳
表现力
油画
-
描述:
透纳被认为是英国绘画史上最富天才的画家之一,他早期的绘画以表现细腻见长;后期的绘画更注重表现想象和抒情的一面.笔触则自由奔放有中国画写意山水的感觉:晚年透纳的绘画演绎了英国风景的光与空气的微妙变化,在追求光和大气的表现上取得了超凡的艺术成就。其成就对我们今天的绘画依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依然闪烁着富有魅力的光芒。
-
从老三色到五彩缤纷
-
作者:
栾忠信
吴振国
来源:
中国改革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色品种
解放初
纺织工业
消费量
建国后
供应制度
社会经济问题
城市居民
五彩缤纷
纺织品
-
描述:
解决我国人民的穿衣问题曾是一个长期围扰我国的严重社会经济问题。解放初,全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棉布消费量只有2.3米,农村仅有1.7米,农民穿的多是自纺自织的土布、粗布。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恢复发展纺织工业,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1954年全国平均每人的棉布消费量增加到了6米,但仍满足不了需要,于是国家决定对主要纺织品实行凭票供应制度。这个办法一执行就是30年。
<
1
2
3
...
8
9
10
...
132
133
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