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心物相化 无为而为
作者: 张海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境界   老庄思想   公共艺术  
描述: 本文从2005年初夏在滇池之滨举办的昆明首届国际雕塑节几件艺术作品入手,切入当代公共艺术创作视角,阐释了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审美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分析了老庄思想对更为广泛的公共艺术领域的深层影响、渗透和衍化。缘此,发掘老庄文化的积极因素,将之融会在当下公共艺术的具体创作和实践中,或可为公共艺术创作水准的提高有所启迪、借鉴和助益。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
作者: 张海澄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生活气息   隋唐时期   佛教雕塑艺术   麦积山石窟   审美情趣   禅宗思想   佛教雕塑   汉画像石   宋代佛教雕塑  
描述: 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佛教在中国的流行传播、兴衰、衍变有着息息相关的血肉亲缘,深深地打上了“佛”的烙印,这是因为历史所赋予它的宣扬佛学的社会功用性而决定的。众所周知,佛教雕塑在南北朝、隋唐时期盛极一时,这一时期出现了几处著名佛雕:北魏建造的云岗西部五大窟与龙门三窟、唐代摩崖造像的代表作——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大佛及四川乐山凌云寺大佛等,在艺术的格局上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汉画像石的传统技法,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
作者: 李渊   张海容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存   三峡文化   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   历史文化遗产   长江三峡   古代水文站   三峡库区   雕塑   三峡工程  
描述: A.回顾江山如此多娇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奉节,东到湖北宜昌,全长192公里,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这里的巫山云雨、龙腾云翔、山川气象是诗歌、游记、画卷灵感的源泉;山民的奇风异俗和纤夫所传述的掌故神秘而悠远,绵延数千年的独特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物,成为我国古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地势险峻、岩石耸立的三峡提供了自然天成的雕塑材质与展示空间。遍览三峡的雕塑遗存仿佛翻阅一部三峡文化史。这里有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涪陵白鹤梁枯水题刻,梁上刻有自唐以来的题刻170余段,它同重庆灵石、长寿莲花石、丰都龙床石、云阳龙脊石等构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长达数百里的水下碑廊;还
当代雕塑艺术中的“光”效应
作者: 张海鹏   来源: 中国照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影   空间   体量   立体   光线   雕塑艺术   视觉造型艺术   色度差  
描述: 作为一门视觉造型艺术,雕塑从它诞生那一刻开始就与“光”共存。雕塑是立体的艺术,空间、体量、光影、线条、质感、光线和运动等是它探讨的主要内容。所有这些,如果没有光的作用,将无法展现出来。空间,是光线下的景深展现;体量,是光线作用下的黑白灰层次的呈现;光影,是立体物在光线下的明与暗;线条,是光线作用下呈现的色度差对比产物;质感,是光线与物体的微妙结合……
我之小画心路
作者: 张海虹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造型要求   主题性   油画家   心象   画心   印象主义   画中   林风眠   绘画创作  
描述: 古人李成"弄笔自适",董其昌"寄乐于画"。他们自在淋漓尽致地挥洒着自己的激情,如画些小画,时间不长,立见收获,心中便是喜悦。近来我也尝试着画些小画,作小画不那么拘谨,可以信手拈来,笔随性走,精神上非常放松,即使失败了也不那么痛心。尝试画小画的目的是以小见大,通过小画来继续对大画的探索,研究如何把小画的笔意移入油画之中。这也是主观感受探索的延续,可以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这也起到放松精神的作用,既可以消除长时间作大幅绘画带来的疲劳,又可以摆脱严格造型要求带来的紧张。20世纪中叶,我国不少油画家在主题性绘画创作之余,也喜欢作些小幅水彩、油画,以一种非常放松的心态摸索物象的形色关系,不但创作出优秀
张海军作品
作者: 张海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军   作品  
描述: 张海军作品
关于公共雕塑与城市形象的新角度思考
作者: 张海林   钟蕾   来源: 装饰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公共雕塑   公共空间  
描述: 城市形象是城市经济实力与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影响一个城市形象的因素众多,包括建筑物、街道、广场、绿化、景观设施及城市文化、居民素质等等。本文试从公共雕塑的角度出发,分析公共雕塑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形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公共雕塑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及其表现手法。
雕塑的错位发展
作者: 张海鹏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错位发展   装置艺术   基本元素   当代艺术   技术发明   摄影技术   雕塑艺术   制作工艺  
描述: 当摄影技术发明后,就有人惊呼:"狼来了,绘画要消亡了"。当装置在当代艺术中无所不在之后,也有人不由得为雕塑的未来担忧。但事实上,油画并未因摄影技术的发明而消亡,反而因此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雕塑也是一样,装置艺术的出现,促使了雕塑艺术从制
形式的自由舞蹈——越南顺化雕塑印象
作者: 张海军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现代主义   澳大利亚   印象   创作   雕塑家   越南   作品   城市雕塑   顺化  
描述: 形式的自由舞蹈——越南顺化雕塑印象
从长沙窑瓷上的题记谈唐代的孝文化
作者: 张海军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远销海外   以孝   陶瓷之路   五言   褐彩   釉下彩   假圈足   铜官   孝文化  
描述: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陶瓷窑口,其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附近。长沙窑以烧造日用陶瓷为主,其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市场,而且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远销海外。虽然长沙窑不见于文献明确记载,但大量事实证明了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服,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在这些诗文题记中,以体例而言,常见的多为五言诗文,也有七言诗,并伴有一定数量的题记;以内容而言,主要
< 1 2 3 ... 10 11 12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