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当下油画市场之我鉴
作者: 张春婷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市场   中国油画   健康发展  
描述: 油画自引进中国以来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前沿信息以及西方先进油画技法的引入使得中国的油画市场开始得到了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日渐频繁,这使得中国油画家的创作理念越加的受到了艺术市场的需求和对艺术思潮的走向以及西方先进艺术理念与技法的影响.中国油画市场从无到有,从地摊街头、画廊进入拍卖市场,这表明中国的油画市场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蛋彩画技法(七)
作者: 张春新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亚麻油   丹配拉   面效果   混合技法   搅拌均匀   调合剂   油画色   蛋彩画   油画创作   颜料  
描述: 九、锦上添花——蛋油结合技法EGGTEMPERA,蛋彩画,已经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专用语。在西方美术史上,蛋彩画与油画、版画等重要画种同样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被西方历代绘画大师们所重视,并运用于创作实践之中,他们所创作的大量蛋彩画作品,已为人类的艺术史增...
蛋彩画技法(八)
作者: 张春新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德鲁   艺术教育   三个时期   丹配拉   艺术作品   传教士   化学变化   保护与发展   蛋彩画   中国油画  
描述: 十、走向永恒—蛋彩画的保护与发展艺术作品,是画家用心血、情感和生命凝结成的。每位作者都想尽办法精心爱护,不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它毁坏掉。尽管蛋彩画具有坚韧性和持久性,蛋彩画的特点是寿命长久,但刚刚完成的蛋彩画作品仍然面临三种损坏的可能性。这些损坏发生在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作品完成后的几天或几周内。作品在绘制时用色过浓过厚,颜色会出现干裂和脱落;作品意外受到水的浸蚀,也会使乳液溶解,颜色脱落。第二个时期是蛋彩画完成后的几年内,画面仍有被硬器刮伤的可能性。虽然蛋彩画颜料在作画时几秒钟就可以变干,但是其化学变化的过程至少也得一年的时间,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变得稳定、坚韧。而在这以前是很容易被碰破的。所以完成后的蛋彩画作品要小心放置,绝对不能把别的画或其他物品压在它的上面。第三个时期则是画家在有生之年大可不必担心的。通常出现在几百年之后,也就是“当一幅油画破裂时,一幅蛋彩画可能出现纹裂”。蛋彩画保护的另一项就是防止发霉。如果把完成的画挂起来,放在通风和干燥处,就不会发霉。而如果放在画室的角落里或又遇上倒霉的潮湿阴雨天气,蛋彩画颜料中的有些色就易生霉,并导致一些颜色的变异或有些底层色返透到表层上来。要是一旦生霉了也不可...
中国传统绘画背景下的意象油画
作者: 张春艺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艺术   中国传统绘画   意象表现   大背景   中国绘画艺术   西学东渐   独特魅力   历史潮流   审美倾向  
描述: 20世纪中国绘画艺术思潮的构成,流向和总体审美倾向是在西学东渐、中西艺术思想理论和媒介技术交汇冲撞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与此同时中国画家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以及艺术思考和探究也是在中西文化交汇冲撞的历史潮流下展开的。而作为西方艺术的"油
元青花瓷器鉴定要点
作者: 张春生著   来源: 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鉴定   中国   元代   青花瓷(考古)  
描述: 本书是我国民间元青花瓷收藏家们多年收藏与研究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成果,结合图例。
五彩黔艺话生肖
作者: 陈月巧 张春 吴正光   来源: 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对联   作品集   中国   当代   新诗   诗集  
描述: 五彩黔艺话生肖
泸县墓葬石刻的侍者服饰
作者: 李雅梅   张春新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特征   生活气息   墓葬   石刻   泸县   四川地区   南宋时期   服饰  
描述: 2003年,川南泸县及周边乡镇石室墓中,发掘出大量南宋时期石刻浮雕画像,其数量多、保存完好、雕刻精美,实属罕见.石刻浮雕画像中侍者的服饰种类丰富多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南宋时期人文特征与四川地区地域风貌的体现.
宋代川南墓葬石刻识别系统研究
作者: 李雅梅   张春新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川南墓葬   识别系统   石刻  
描述: 2002年开始,四川南部地区考古发掘出大量的宋代墓葬石刻浮雕画像,其表现非常内容丰富,涵盖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阶层,是了解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信仰与民俗生活的直观形象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在石刻这一特定领域研究的数字化程度还很低,因此,对这些珍贵石刻浮雕画像的识别,仅靠人工来进行分类和判断,不仅费时耗力,准确率也极大的受到影响,不利于研究精度的提高。因此,宋代川南墓葬石刻识别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意象油画与艺术家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修养
作者: 张春艺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   传统文化   意象油画   艺术修养  
描述: 意象油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西方文化艺术融合后产生的一个新的绘画体系,它既具备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属性,也打上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烙印。在各个领域都高速发展的中国当今社会,西方艺术思想不断的注入中国艺术家的大脑,使当今很多艺术家只顾着接受和学习西方艺术的开放性、创新性、当代性等,致使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出现了浮躁、浮夸的状态,看似百家争鸣的样子,其实有很多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作品。没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做支撑,艺术很难走远、走深、走稳!特别是具有中国本土性质的意象油画,在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不仅应该学习西方传统油画的技法和材料的应用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艺术家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修养是否深刻与广博,根基是否扎实,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性、核心性、思想性是否参悟透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核心是意象油画的灵魂。所以要想在意象油画领域取得创作的提升,必须提升艺术家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修养。
浅谈陶塑作品《枷锁》与“写意”
作者: 张春升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条盘筑法   成型法   意象造型   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艺术   中国古典艺术   形神关系   创作过程   孙振华   中国书画  
描述: 有人说,“写意”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特质与灵魂。从“写意”的角度出发,中国的雕塑不同于西方雕塑,不注重逼真的再现,而是追求艺术品的神韵。我是很赞同这种观念的,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也是将“写意”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以陶塑作品展现特定的精神内涵,凸显其神韵。对于这类作品,《枷锁》就是一件很好的代表。“写意”,原来是指国画的一种画法,其用笔不苛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
< 1 2 3 4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