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金色的农家(油画)
作者: 黄建新   来源: 当代传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  
描述: 金色的农家(油画)
谈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弘治、正德官窑瓷器
作者: 江建新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御窑厂   产品种类   官窑瓷器   遗址   明代   文献记载   出土  
描述: 明代弘治、正德朝(一四八八年?一五二一年),前后共三十三年,据相关文献记载,这一时期官窑的烧造活动不多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是很大。根据近几十年来御窑厂遗址考古调查与清理发掘情况看,弘治、正德官窑遗存发现不多,似与文献记载吻合。从考古发掘资料可知,弘治、正德官窑遗物大规模的堆积比较少,且遗物一般多
谈景德镇地区出土的仿哥釉瓷器
作者: 上官敏   江建新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哥窑   明代   明清   文献记载   鉴赏家   瓷器   出土  
描述: 明清以来,鉴赏家关于"哥窑"多有论述,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明)吕震等《宣德鼎彝谱》卷一,《墨海金壶》本}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宋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传世瓷器中被认为是哥窑的瓷器,有铁骨胎、深灰胎、土黄色胎,釉色有炒米黄色、浅炒米黄色等。宋代不见有文献记载哥窑或哥釉瓷,元孔齐《静斋至正直记遗编》(即《静斋至正直记》)中开始出现"哥哥
浅谈瓷上肖像艺术技法与表现
作者: 赵建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瓷板   艺术效果   陶瓷绘画   摄影艺术   技法   烧制过程   肖像画  
描述: 瓷板肖像画是陶瓷绘画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虽与摄影艺术有着相似之处,但要运用在陶瓷绘画工艺上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要了解油料与颜色的特性,还要熟练的技法以及对烧制过程中时间和温度的控制与把握,才能达到最佳的瓷上艺术效果。瓷板肖像画的难度主要是对人物形似和神似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它的特殊性。瓷板肖像画是一种直接在瓷板上绘画的瓷制艺术品,绘画时使用特别的瓷用颜料,用二种油调色,
浅谈瓷上肖像的传承魅力
作者: 赵建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龚贤积墨法   影响  
描述: 瓷上肖像,顾名思义,就是指以陶瓷为载体的肖像画艺术。肖像画艺术在国画分类中属于人物画的一种,按照传统说法叫做“写真”。主要是描绘人物,将特定人物的相貌特征进行记录的一个画种。然而,在我国悠长的绘画历史中,肖像画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其不仅在中国画主流上罕见,甚至连国画基本的精神和美学原则也是与肖像画寻求的“逼肖”标准相悖的。有人做过统计,在上海人民
论落马桥窑址出土的元青花瓷器——兼论元代窑业的若干问题
作者: 江建新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青花瓷器   中心地带   景德镇市   元代   考古工作者   20世纪80年代初   出土  
描述: 落马桥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华南路404号红光瓷厂厂区内,属景德镇落马桥老城区的中心地带。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市考古工作者曾对落马桥窑址进行过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元代遗物,有青白釉瓷、卵白釉瓷、釉里红瓷、青花瓷及红绿彩瓷等。
大断面铜包铝棒坯立式连铸成形工艺参数对连铸复合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作者: 刘新华   付新彤   付华栋   谢建新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场   立式连铸复合成形   数值模拟   铜包铝  
描述: 以100mm×100mm大断面铜包铝棒坯为对象,建立棒坯连铸复合成形的数值模型,确定模型的边界条件,并通过设计的实验验证数值模型边界条件的准确性。基于验证的边界条件,采用ProCast软件对铜包铝棒坯立式连铸复合成形过程的稳态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各工艺参数对连铸过程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工艺参数的调控策略和合理范围。结果表明,制备100mm×100mm大断面铜包铝铸坯的合理工艺参数范围为:在保持铜液温度1250℃的条件下,铝液铸造温度为760~790℃;一冷水流量为1600~2000L/h;二冷水流量为900~1100 L/h;二冷水距结晶器石墨套出口距离为20 mm;拉坯速度为80~100mm/min。
江西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
作者: 江建新   钟燕娣   李军强   江小民   秦大树   单莹莹   王光尧   丁雨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中心   景德镇   发掘简报   御窑厂   江西省   遗址   保护范围   明清  
描述: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心的珠山地区。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对御窑厂遗址的第二次大规模主动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
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出土元代白瓷成分分析及工艺研究
作者: 徐文鹏   崔剑锋   秦大树   江建新   邹福安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分分析   景德镇   二元配方   御土   元代白瓷  
描述: 在使用ED-XRF(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对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考古发掘出土的121件元代白瓷(青白瓷、卵白瓷和灰青瓷)标本进行胎、釉成分分析后可知,卵白瓷和青白瓷的釉色差别主要是因釉中主要助熔剂(Ka、Ca、Na)配比量不同所致,卵白瓷的烧成主要是由于釉料配方中出现了Na2O含量较高的配料,而灰青瓷的外观则主要是由于胎中Fe和Ti等杂质含量非常高。分析结果还表明,景德镇元代白瓷的胎、釉化学组成存在一定的时代变化规律:南宋末元初,窑场仍部分沿用南宋时期的钙釉配方,生产较为精细的青白瓷,同时也用新的碱钙釉配方生产质量稍差的青白瓷和灰青瓷;元代早期,南宋时期的配釉技术已完全被新出现的碱钙釉所取代,生产釉面较乳浊的青白瓷和灰青瓷;元代中期开始使用一种高Na2O含量的原料,创烧了卵白瓷,这可能与贡御和接受官府订烧有关;元代晚期,卵白瓷的烧制技术在不断摸索中日渐成熟,釉料配比已十分稳定;元末,落马桥窑场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釉料配方波动很大,制瓷技术非常不稳定。综观有元一代,无论是卵白瓷、青白瓷还是灰青瓷,可能都采用了“天然二元配方”,即使用了伴生有瓷石矿物的高岭土矿(或伴生高岭土的瓷石矿)。落马桥窑场在元代中晚期生产的卵白瓷,可能是采用了伴生有少量高岭土的高Na2O含量的瓷石矿(高岭土矿),即文献所提的“御土”。
江西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宋元遗存发掘简报
作者: 翁彦俊   江建新   秦大树   江小民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遗存   发掘简报   宋元   江西省   老城区   中心地带   景德镇市  
描述: 落马桥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华南路404号红光瓷厂厂区内,西距昌江约0.6公里,南距南河约1.9公里。2012~2015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落马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672平方米,揭露了大量北宋至清末的制瓷业遗迹,并出土了数以吨计的瓷器标本。其中,宋元时期遗存主要包括南宋灰坑5个、元代储料池4个、元代房址5座,出土瓷器和窑具可分为三期五段,即北宋后期、南宋中后期和元代,元代又可分早、中、晚三段。本次发掘为研究宋元时期景德镇窑的制瓷业提供了重要资料。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