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建奇】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省农科院新育成的几个紫云英新品系简介
-
作者:
钱建奇
来源:
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增产幅度
新品系
紫云英
推广品种
农业科研单位
区域试验
有性杂交
农科院
新品种选育
鲜草
-
描述:
鉴于我省紫云英鲜草单产渐趋下降的严重情况,我室从1973年起,采取辐射、单株选种和有性杂交等方法,进行早熟、高产、优质的紫云英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几年来,通过大量筛选,不断培育,并经抚州、清江、高安、九江、瑞昌、吉安、大余、赣州、峡江、万载、弋阳、贵溪、横峰、景德镇、南昌等地、县、(市)农业科研单位比较鉴定及三年区域试验,有几个紫云英新品系,在大部地区表现良好,比我省原有良种或当地推广品种优越,增产幅度较大。现将各
-
基于PLAXIS软件的深基坑变形与内力分析
-
作者:
吴建奇
李文彪
肖波
陈成振
来源:
铁道建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
有限元
PLAXIS
内力
深基坑
-
描述:
深基坑变形和内力的发展变化是深基坑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在以往的基坑设计中,往往采用较为简单的极限平衡法或者弹性抗力法来估测深基坑的变形和内力。但极限平衡法难以计算支护结构的变形,弹性抗力法又不能计算支护结构周围土体的变形。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支护结构和土体共同作用时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证明:有限元方法可以通过将基坑开挖分解为若干工况,使内力和变形分析成为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能够更好地模拟深基坑实际的应力变化状态,可为基坑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数据。
-
CFG桩复合地基的室内模拟试验分析
-
作者:
吴建奇
肖波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模拟试验
CFG桩
-
描述:
室内模拟试验是研究CFG桩复合地基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手段,文中通过CFG桩复合地基的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分析了在几何相似条件下不同桩长和不同桩间距的CFG桩复合地基桩体变形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揭示了CFG桩桩土应力比大约在15~25,桩身应力随上压荷载的增加而增大等规律,特别是揭示了实际工程中难以做到的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层的短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桩土应力分布和承载力特征,运用该分析方法对桩土应力比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选择合理的桩间距、桩径、桩长能充分发挥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对指导实际工程具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
-
杜建奇油画作品
-
作者:
杜建奇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
油画
-
描述:
杜建奇油画作品
-
杜建奇作品
-
作者:
杜建奇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系列
作品
-
描述:
杜建奇作品
-
杜建奇作品
-
作者:
杜建奇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恋
作品
-
描述:
~~
-
北魏匠师在云冈石窟造像中的雕刻技法与审美理想
-
作者:
乔建奇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匠师
中国传统文化
构思设计
草原游牧文化
中原农耕文化
雕刻技法
雕刻艺术
云冈
石窟造像
-
描述:
理想,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北魏匠师在云冈开窟造像中运用的技法纵观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云冈石窟在整体艺术构思设计上、在雕刻的宏观把握上、在艺术处理方法上实属典范[1]。首先在整体设计构思上,云冈第一、第二期大型窟群都是皇室主持
-
云冈第7、8窟汉化特征小议
-
作者:
乔建奇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云冈石窟
佛教造像
雕刻艺术
-
描述:
印度的佛教造像和中国的佛教造像,都属于装饰性的具像雕塑艺术。装饰性是指区别于写实雕塑那种模拟客观自然的造型艺术手法。这是一种形式感极强主观意象性的造型艺术。
-
“梦”系列之四
-
作者:
杜建奇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梦”系列之四
-
杜建奇作品
-
作者:
杜建奇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艺术评论:近期建奇的视觉精神诉求体现在一批给阅读者留下深深印象的素描作品中,画中人物或思考、或冷漠、或大笑、或激奋、或沉默、或坦胸、或怒吼、或懒散、或悠闲,迷人性感的嘴唇,既充满着诱惑,又弥漫着危险。这正如“性虽是美丽的,但也是很危险的”谶语一样,建奇在不动声色和悄然自然间,触及到了中国社会巨变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性在激变的社会潮流中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