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反思“新工笔”十年历程
作者: 张岩峰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画家   学术界   美展   年历   反思   绘画   画作  
描述: 在当今画坛,工笔画作为一种主流的艺水表达形式,几乎在近几届的全国美展中均能占到半数以上,诸多画家倾向于运用工笔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和抒发情感,并以此在学术界和市场上打开局面。这种绘画热情的高涨,一方面体现了工笔画在艺水创作中的种种优势
西方绘画中的空间表现
作者: 张宾雁   宋岩峰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美术   表现空间   运动感   空间表现   西方绘画   外光作用   塞尚   西方现代绘画   画中   超现实主义  
描述: 20世纪的世界美术以现代主义为主要思潮,现代主义美术有着"为艺术而艺术"的特征,在这一阶段,文艺复兴以来组织画面的传统得到了延续和发扬,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风格画面组织方式,这样就带来了形式语言单一贫乏、创作水准低下等弊端.本文拟从欣赏角度,对西方现代绘画中的空间表现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和归纳,从而使我们对这个领域有更多的直观体验.
坚持绘画与雕塑为展体特征——第二届北京双年展第二次策委会召开
作者: 贺绚   吕岩峰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二届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北京双年展   2005年   艺术家   征集工作   策划委员会   绘画   雕塑  
描述: 2005年2月1日,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简称北京双年展)第二次策划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议定了特邀和提名艺术家名单,标志着本届北京双年展作品征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由中
亚洲雕塑界的节日——我国艺术家荣获日本大分第八届亚洲雕塑展优秀奖
作者: 陶勤   吕岩峰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洲   节日   优秀奖   艺术家   大分县   雕塑展   日本   纪念馆  
描述: 出生于日本大分县(注: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的朝仓文夫奠定了日本近代雕塑的基础。大分县以景色怡人的朝仓文夫纪念馆为核心,已连续举办七届亚洲雕塑展,该展立足于主推新人,为亚洲雕塑界注入新风。
惑·融
作者: 邱岩峰著   来源: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油画  
描述: 本书以绘画的时间的发展为线索,从油画人物教学、油画写生、油画创作为主线,以“融”和“惑”的绘画思维进行编排,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不同艺术追求和独特理解。在每个部分中有编排不同的油画作品,以及对作品从创作开始到完成的不同步骤和不同处理手法的解释,从而实现其融和惑的艺术理想和追求,全书编排70余幅油画作品,配合文字3万字左右,画面的选区从风景、场景、人物等各个方面进行选区,比较充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未来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方向
作者: 臧岩峰   来源: 中国三峡建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海水抽水蓄能   华北地区   抽水蓄能工程   新形式   科学技术   诠释传统   政策导向   发展方向   社会经济  
描述: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抽水蓄能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终将成为必然。伴随新科技手段的应用,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将面向除地表以外的更多自然领域。其厂址也将不仅仅局限于陆地,而是以地下、沿海等多种新形式重新诠释传统蓄能电站的运行宗旨,填补传统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空白和效益空白,为抽水蓄能事业注入新活力。 以现有技术力量为依托,抽水蓄能电站未来的发展可面向地下和海洋。 地下抽水蓄能方面,萨米特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地下抽水蓄能电站的成功案例,已经用事实佐证了抽水蓄能工程向地下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西北、华北地区属于旱缺水地区,地面径流稀少、气候干燥、蒸发量大,不大利于传统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借鉴萨米特电站的经验,地下抽水蓄能电站可将厂址和水库都设于地下,可以有效避免地表气候对库区水体的影响;从地下挖掘量来看,萨米特电站有效利用了地表以下废弃石灰石矿井,将其作为下水库。相比之下,我国华北地区为煤矿、稀有金属等矿藏的主产区,废弃矿井、煤窑较多,若将其加以相应改造并建成地下抽水蓄能电站,我国一些水资源稀缺地区的水电建设将有望实现质的飞跃,一些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有望得到显著改善。海水抽水蓄能方面,日本冲绳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与试运行经验证明,海水抽水蓄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热带丛林的古代文明―论云南傣族的象文化
作者: 岩峰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傣族   宗教信仰   象文化  
描述: 云南傣族的象文化产生有3个原因:傣族地区盛产大象,傣族先民崇拜大象,象是傣族先民的战争利器和农耕助手.象文化表现在傣族壁画、雕塑、音乐、舞蹈、织锦、陶器、建筑、地名之中.它不断与傣族的宗教信仰发生互动,适应和兴盛于各个历史阶段,并被当代文明所吸收、利用,溶汇于当代文明之中.
第二届北京双年展第二次策委会召开
作者: 吕岩峰   贺绚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申请工作   刘大为   艺术主张   靳尚谊   文化艺术交流   作品征集   冯远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协  
描述: 2005年2月1日,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简称北京双年展)第二次策划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议定了特邀和提名艺术家名单,标志着本届北京双年展作品征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由中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