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尚 辉】搜索到相关结果 184 条
-
心理场阈的形象再造:从戴平均的画室幻境看70后写实油画的艺术追求
-
作者:
尚辉
来源:
今商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场
中国社会
幻境
新古典主义
形象再造
画室
写实油画
艺术追求
-
描述:
写实油画的发展在70后这一代画家身上又出现了回归的潮流。70后画家对于写实性油画的热情,一点也不亚于50后与60后对于新时期中国写实油画的投入。从伤痕美术而发轫的乡土写实,到以表现城市女性为人文觉醒的新古典主义,新时期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不仅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而发生描绘人物对象的转变,而且,在审美品格上,也产生了从批判现实的悲剧倾诉,到反映物质生活的富足而形成的古典奢华的审美流变。
-
从写生到创作:郭润文油画赏析
-
作者:
尚辉
来源:
金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光色
外在现实
摄影作品
形体结构
接受对象
印象主义
写实油画
复制图
写实性
-
描述:
与前辈油画家那种在印象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寻求写实再现的方法不同,郭润文具有新古典主义意味的写实油画大多都是通过写生完成的,甚至也可以说,他的写生过程也是逐步完成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暗藏着两个至关重要的艺术命题:一是在图像(摄影作品)异常发达的今天,画家为何依旧痴情于写生,二是他在写生过程中如何完成了自己的创作。
-
心理场阈的形象再造:从戴平均的画室幻境看70后写实油画的艺术追求
-
作者:
尚辉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场
新时期
幻境
形象再造
画室
非真实
图像
人物形象
镜头语言
油画
-
描述:
写实油画的发展在70后这一代画家身上又出现了回归的潮流。70后画家对于写实性油画的热情,一点也不亚于50后与60后对于新时期中国写实油画的投入。从以伤痕美术而发轫的乡土写实,到以表现城市女性为人文觉醒的新古典主义,新时期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不仅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而发生描绘人物对象的转变,而且,在审美品格上,也产
-
写生与创作:关于郭润文的油画
-
作者:
尚辉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造型
古典主义时期
油画家
光色
布面油画
形象塑造
印象主义
写实油画
理想美
文则
-
描述:
与前辈油画家那种在印象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寻求写实再现的方法不同,郭润文是在欧洲新古典主义的油画传统里追寻写实的塑造感。如果说,在他之前的中国数代油画家以学习欧洲印象主义光色的写实系统为主,直接画法使得他们在凸显笔触之中完成造型与光色的再现;那么,郭润文则远溯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对于符合古典比例的造型研究。他的作品尽力将笔触隐藏到形象塑造的背后,色彩也尽力在褐色调子里减弱光色的变幻。像抽象主义绘画试图表现潜伏在形象背后的抽象关系一样,郭润文也试图探寻人物造型形象那种内在的结构,并力求把这种内在结构处理成符合理想美的数理关系。
-
《倾斜的地平线》油画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再现性
中国艺术
古典主义
油画
精神
地平线
心理
-
描述:
步入现代社会的中国,人们日益面临着精神世界现代性转型和重构的难题,探京当代人精神心理的存在感,或许成为中国艺术当代性的核心与本质。这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一代写实油画家日益深刻地意识到艺术摆脱表象描绘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他们热衷干油画的再现性,对欧洲古典主义追求的高贵与单纯痴心不改,充满了激情与留恋;另一方面,他们不甘于对曰常生活以及生活表象的描绘,从而促使他们通过视觉具象来探索和完成对现代社会人们精神心理的深沉表达。
-
吴威《倾斜的地平线》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人文关怀
文艺评论
-
描述:
步入现代社会的中国,人们日益面临着精神世界现代性转型和重构的难题,探索当代人精神心理的存在感,或许成为中国艺术当代性的核心与本质。这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一代写实油画家日益深刻地意识到艺术摆脱表象描绘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他们热衷于油画的再现性,对欧洲古典主义追求的高贵与单纯痴心不改,充满了激情与留恋;另一方面,他们不甘于对日常生活以及生活
-
凸显中国当代艺术结构价值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价值
架上艺术
视觉史诗
中国美术
-
描述:
有关艺术“当代性”的认知与实践,几乎构成了2017中国美术界的主调。面对欧美双年展所推崇的当代艺术困窘,中国美术的“当代性”不仅体现在架上艺术的守望与再出发,而且体现在中国主导的国际双年展为世界艺术发展提供的一种新思维。本文通过“书写新时代的视觉史诗”“守望中国画学现代之路”“油画、壁画、雕塑对现代性的再出发”和“构建新的全球当代艺术理念”四个分题全面评析了本年度中国美术的样态与特征,并认为凸显东方艺术传统与文化思维是新时代中国美术文化自觉的鲜明表现。
-
罗汉版画·油画作品
-
作者:
尚辉
来源:
宁夏画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艺术
八十年代
文化个性
宁夏
中国当代
作品
中国版画
美术家
中国美术
油画
-
描述:
罗汉(原名罗贵荣),1962年12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宁夏文联,任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宁夏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自上世纪90年代起,罗汉的木刻版画作品在画坛异军突起。作品曾入展中国当代油画精品展,中国、日本国际版画展,当代版画学术探索十人展,还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中获奖。1999年被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鲁迅版画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南京、深圳、宁夏、上海、安徽等地区的美术馆、美术家协会收藏。如果说八十年代末中国版画逐渐走出具有鲜明地域指向的风情图式而突现文化个性的话,那么在这个时期,版画也开始注重自身语言的建设,即从原来公共
-
纯朴的诗意——刘大为塑造的当代民族形象
-
作者:
尚辉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水墨人物画
当代民族
刘大为
写意精神
淡彩
艺术成就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世纪伟人
水墨写意
-
描述:
在众多描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形象中,刘大为的《晚风》是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幅作品。画家没有把这位世纪伟人塑造成一种铁腕政治家的形象,而是撷取他闲暇在庭院读报小憩的场景,以一种晚风中纯朴的诗意捕捉这位伟人的心境。纯朴的诗意,正是《晚风》塑造邓小平形象的审美意境。刘大为是新时期在工笔人物画和水墨写意人物画两个领域都取得非凡艺术成就的画家,他的《晚风》《马背上的民族》《漠
-
凝重色调——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回顾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
人文主义
美术作品
-
描述:
还是山水、花鸟,都不直接与社会现实发生关系,都很少正面地反映生活、揭示现实,而是崇尚超脱现实的萧散简远的审美趣味。就从西方舶来未久的油画而言,三十年代
<
1
2
3
...
12
13
14
...
17
1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