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小龙】搜索到相关结果 70 条
-
液化气梭式窑内流场与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
作者:
汪和平
宫小龙
冯青
潘小勇
来源:
工业加热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FLUENT软件
梭式窑
数值模拟
-
描述:
梭式窑内气体的流动与换热状况极为复杂,而流动与换热状况是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6.2模拟研究梭式窑内气体流动与换热,为梭式窑结构优化、节能降污等进行基础性研究.
-
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在高岭地区的应用
-
作者:
方同明
李小龙
孙磊
孙永华
王志辉
尤世娜
刘鸿
李莉
来源:
中国矿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精度磁测
铁矿
反演
-
描述:
野外岩、矿石物性测定表明,矿区内铁矿石磁化强度高,而围岩磁性相对磁铁矿较弱,这为在矿区进行高精度磁测提供了可靠地地球物理依据。本次工作在研究区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探测地下铁矿化因此的磁异常,并结合地质资料,对潜覆盖区和矿区深部矿体进行反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
超声法制备高岭土-水合肼插层复合物
-
作者:
胡小龙
来源:
化工管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合肼
超声
高岭土
XRD
-
描述:
高岭土是一种无机层状材料,由于其层间有比较强的氢键相连,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近年来,高岭土插层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有机复合物在吸附、反应活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优良性质。将有机物插入高岭石层间,使其层间距增大,层间表面能降低,层间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可以经过多步层间置换反应得到性能优异的纳米复合材料。本文采用超声法将水合肼插入到高岭土层间,通过XRD表征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插层率。
-
帽简的辨识和鉴定
-
作者:
何小龙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中国陶瓷
清朝
学术论文
瓷器鉴定
起源
辨识
《陶说》
-
描述:
关于帽筒的起源,历史遗留的资料和信息很少,许多专家认为帽筒的起源应在清朝灭明时就有了。但在清朝关于陶瓷器物的论述和记载中,如清朱淡的《陶说》,清兰甫的《景德镇陶录》,清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近代耿宝昌先生的《明清瓷器鉴定》和冯先铭的《中国陶瓷鉴赏》及赵立成的《中国清代瓷器图录》等大量学术论文中难寻帽简芳迹。
-
二步水热法制备钛酸铋钠粉体的研究
-
作者:
徐明珠
江向平
展红全
陈云婧
傅小龙
于坤
来源:
压电与声光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钛酸铋钠
钛酸钠
粉体
水热法
压电陶瓷
-
描述:
以二氧化钛(TiO2)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经水热反应成功合成钛酸钠(Na2Ti3O7)晶体纤维。以合成的钛酸钠和五水硝酸铋(Bi(NO3)3·5H2O)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进行二次水热反应制备钛酸铋钠(Na0.5Bi0.5TiO3)粉体。通过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反应制备的粉体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二步水热反应,可制备出颗粒尺寸均匀的Na0.5Bi0.5TiO3聚集球。
-
增压浸没燃烧装置中高反压燃烧器数值模拟研究
-
作者:
宫小龙
朱庆霞
冯青
刘中良
江瀚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增压浸没燃烧
高反压
数值模拟
燃烧器
-
描述:
分析了传统浸没燃烧技术的特点和不足,研制出增压浸没燃烧蒸发器装置。借助Fluent软件研究轴对称燃烧器在5-30atm压力下的燃烧特性。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压力的增大提高了燃烧反应速率,强化了燃烧性能,燃料燃烧更充分;随着压力不断提高,燃烧反应起始位置向气流上游移动;火焰最高温度不断升高;CO2和NOX浓度也相应增加。仿真结果与前人预测结果对比,二者基本吻合。证明高反压燃烧器十分适合在增压浸没燃烧技术中应用。
-
帽筒的辨识和鉴定
-
作者:
何小龙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中国陶瓷
清朝
学术论文
瓷器鉴定
起源
辨识
《陶说》
-
描述:
关于帽筒的起源,历史遗留的资料和信息很少,许多专家认为帽筒的起源应在清朝灭明立国时就有了。但在清朝关于陶瓷器物的论述和记载中,如清朱淡的《陶说》,清兰甫的《景德镇陶录》,清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和近代耿宝昌先生的《明清瓷器鉴定》和冯先铭的《中国陶瓷鉴赏》及赵立成的《中国清代瓷器图录》等大量学术论文中难寻帽筒芳迹。但也有专家认为,“帽筒”一词早在宋朝时就已出现,因宋廖莹中《江行杂录》种说:“有一雯失牛,谐桑园师占,师曰尔牛在贾相公帽筒中。”这是目前发现最早记载“帽筒”二字的史料,可是在明朝最主要的关于陶瓷研究和论述的书,明曹昭的《格古要论》中也没有帽筒的踪迹,所以《江行杂录》中说的“帽筒”是什么器物,再也没有史料证实。但可以说以瓷为帽筒,据野史和民间传说应起源于清三代时的山东省,由于民俗民风的发展,老百姓在嫁女儿时常常使用一种比笔筒粗大而高的瓷器作为陪嫁物,以两个帽筒为一对比喻新人成双成对一心一意,白头偕老之意,民间俗称嫁妆瓶。作为帽筒却盛行于清咸丰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
-
鄱阳湖流域非繁殖期鸟类多样性
-
作者:
邵明勤
曾宾宾
徐贤柱
尚小龙
戴年华
来源:
生态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活动
鄱阳湖流域
鸟类多样性
-
描述: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非繁殖期鸟类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36科10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0
-
替代燃料二甲醚在陶瓷窑炉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初探
-
作者:
朱庆霞
汪和平
宫小龙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甲醚
陶瓷窑炉
替代燃料
-
描述:
对陶瓷窑炉常用燃料从燃气的性能指标、热值、理论燃烧温度和成本各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二甲醚作为替代燃料在陶瓷窑炉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瓶颈问题。二甲醚燃气总体性能指标最优,并且在热值、理论燃烧温度和成本对比中具有明显优势,完全可以替代目前所使用的陶瓷烧制燃料。二甲醚的稳定供应和设备改造问题、二甲醚的燃烧过程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问题是替代燃料二甲醚在陶瓷工业应用的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孔柏基的纸上油画艺术
-
作者:
小龙
来源:
新美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油画艺术
画展
艺术作品
美术史
敦煌
日本
国画颜料
美术馆
独特个性
-
描述:
孔柏基的纸上油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