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墓园拾零”(一) 珂勒惠支的雕像
-
作者:
周安平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衰老
纪念碑
柏林墙
工作室
雕像
母亲
普尔
比利时
雕塑
伊拉克战争
-
描述:
“墓园拾零”(一) 珂勒惠支的雕像
-
遗落在荒原上的恨——美国名诗人庞德追忆
-
作者:
克劳斯·多尔曼
周安平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咖啡
安太尔
庞德
意大利
威尼斯
美国文学史
音乐会
艾略特
荒原
老妇人
-
描述:
幽居的老妇人我轻轻地按了按252号的门铃,楼上一扇窗户应声打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探头朝下望望,又把头缩了回去。不多时,门内楼梯上脚步声拾级而下,随即,一位纤细、柔弱的老妇人出现在我面前。她温和地冲我笑了笑,请我进去。门内是条过道,旁边的厨房内正飘出煮咖啡的馨香。过道里杂乱不堪,堆放着破旧的木箱、纸盒、地毯。卧室更显狭小。壁炉里燃着的木炭“劈啪”作响,红色的火光给这间昏暗的小屋增加了些许亮度。周围全是书,墙上挂的镜框里镶着埃兹拉·庞德,这位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卓越影响的杰出诗人的剪报照片。墙角立着一尊由庞德的好友、雕塑家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系列连载之四 修道院中最后的晚餐
-
作者:
周安平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修道院
古希腊
佛罗伦萨
古典精神
文艺复兴运动
人类与自然
晚餐
绘画
女性肖像
波提切利
-
描述:
1452年4月15日,佛罗伦萨的公证员皮埃罗和农村姑娘卡塔丽娜在芬奇村寂静的橄榄园中产下一子。不久,皮埃罗抛弃了卡塔丽娜,从小失去了母亲的达·芬奇是在祖父的抚养下长大的。身为私生子的达·芬奇后来在绘制女性肖像时,常常加入记忆中的母亲的影像,因此,在他的笔下,女性往往被描绘得至善至美。幼时,达·芬奇即被父亲送入其密友委罗基奥的门下学习绘画和雕塑。当时和他同窗习画的还有波提切利。此人后来也成为以调和人类与自然、发掘古希腊罗马传统以恢复古典精神为宗旨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角。有出蓝之誉的达·芬奇曾为老师委罗基奥的《基督受洗》(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作于1473—1475)补画天使形象,今老师深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