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孟繁】搜索到相关结果 29 条
-
历史\现实与多元现代性
-
作者:
孟繁华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阅读
网络文学
历史
小说创作
现代性
整体判断
长篇
传统文学
-
描述:
2009年,对文学现状的整体判断依然是毁誉参半莫衷一是。但“三分天下”说似乎引起了一阵波澜: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被认为是一大转折。但事实远没有描述的可怕。网络文学确实发展迅猛,但其中的问题不仅复杂,可能还越来越复杂。网络文学真要成气候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因此“狼来了”还仅仅是一种说法而已。2009年长篇小说创作的实绩会证实这一判断并非虚妄。 09年长篇小说有两个“事件”性作品:一是张爱玲《小团圆》的出版,一是《废都》的再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四月出版了张爱玲的《小团圆》,据悉,首印30万册顷刻销售一空。出版宣传指出“《小团圆》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于此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那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一时间“张迷”们奔走相告。《小团圆》将经久不息的“张爱玲热”推向了2009年的高潮。《废都》无论以哪种形式重新出版,都是一个重要的事件,都会引起读者和文学界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无论1993年前后《废都》遭遇了怎样的批评,贾平凹个人遭遇了怎样的磨难,都不能改变这部作品的重要性。
-
园林绿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刍议
-
作者:
孟繁茂
来源:
当代建设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园林绿化事业
城市现代化
思想道德
规划设计
人民根本利益
革命传统教育
园林绿化
爱国主义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
-
描述:
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度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化 ,不仅发挥着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美化城市的功能 ;而且在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中 ,具有其它行业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陶冶人的思想道德情操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试图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首先 ,园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我国园林素有托物言志 ,以物喻人 ,借景抒情的特点 ,一个寓意深远的雕塑、一处风景名胜、一座英雄陵墓 ,都会促使人们产生追忆、敬仰联想 ,使人们受到教育和启发。例如座落于合肥市城南包河之畔的包公祠、包公墓园 ,白
-
胶东磁山花岗岩体的锆石形态群特征及其意义
-
作者:
孟繁聪
孙岱生
李胜荣
英基丰
来源:
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磁山岩体
锆石形态群
胶东
-
描述:
首次根据烟台地区磁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439粒锆石形态群的研究,确定磁山岩体为岩浆成因。通过与胶东玲珑、郭家岭、昆嵛山三大含金岩体的锆石形态群进行对比,表明磁山岩体与玲珑岩体相似,推测磁山岩体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岩浆物质来源为胶东群部分重熔,物质组成以壳源为主,岩体结晶温度跨度大,富含水分,对成矿有利。
-
胶东磁山花岗岩体的锆石形态群特徵及其意义
-
作者:
孟繁聪
孙岱生
李胜荣
英基丰
来源:
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磁山岩体
锆石形态群
胶东
-
描述:
首次根據煙臺地區磁山黑雲母二長花崗岩的439粒鋯石形態群的研究,確定磁山岩體為岩漿成因。通過與膠東玲瓏、郭家嶺、昆崳山三大含金岩體的鋯石形態群進行對比,表明磁山岩體與玲瓏岩體相似,推測磁山岩體形成時代為晚侏羅世,岩漿物質來源為膠東群部分重熔,物質組成以殼源為主,岩體結晶溫度跨度大,富含水分,對成礦有利。
-
大连广场 绿色的浪漫
-
作者:
孟繁文
来源:
中国林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方米
城市广场
广场绿化
大连市
浪漫
-
描述:
大连绿化在全国闻名遐迩,赋有特色的广场绿化更让人称道。大连现有城市广场70多个,占地170多万平方米,是全国乃至亚洲拥有广场最多的城市之一。广场绿化是大连一道亮丽的风景,许多被葱郁的树木和缤纷的花草装扮起来的广场,风格迥异,分外动人,有的清秀,有的雄浑,有的典雅,有的隽永,绿荫、草地、雕塑、喷泉……处处散发出令人心醉的生命气息和人文风景。
-
一次关于“雕塑与公众关系”的社会问卷调查
-
作者:
孟繁玮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辑部
教师
公众关系
调查问卷
美术学院
调查活动
硕士研究生
社会调查
问卷调查
雕塑
-
描述:
为了能够更加广泛、深入地了解普通百姓们对雕塑这门艺术的真实看法,本刊编辑部特别策划了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希望能够以此反映出来自民间的"声音"。我们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北京、天津、西安、上海、重庆、广州、桂林这7座有代表性的一、二线城市,根据选题专门制作了调查问卷,以有计划的定向调查和街头随机采访相结合的形式完成了这次工作。虽然不能将其视为严格意义上的统计学性质的社会调查工作,但由于周密的安排和各地参与调查人员的认真工作,从最终反馈回来的一份份调查问卷来看,仍然能比较好地达到了这次调查的预期目的,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出百姓对于"雕塑与公众关系"这个问题的想法和意见。
-
公众视野与文化冲突:关于雕塑的深度对话
-
作者:
殷双喜
翁剑青
唐尧
陆军
孟繁玮
赵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策展人
城市公共空间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文化冲突
社会文化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公共艺术
-
描述:
时间:5月20日下午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309会议室公共艺术视野中的"雕塑"殷双喜:今天我们讨论雕塑和公众,是个有些交叉的问题,不是单纯谈雕塑,而是与公众放在一起。雕塑有室内的、架上的、美术馆的,这类作品与绘画一样,公众需要到美术馆去欣赏它。雕塑和绘画一个巨大的差异就是绘画很少在室外摆放,
-
雕塑如何面对公众?(一)
-
作者:
孟繁玮
祝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
热点
实验
中国传统艺术
述评
负责人
大规模
雕塑家
城市化进程
雕塑教育
-
描述:
[热点述评]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数目可观的城市雕塑在各地伫立起来。达到了"量"的增长后,这些雕塑的"质"更引人深思;同时,由于文化结构的调整、人们生活需求和审美习惯的改变,传统民间雕塑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显然,今天我们所讨论的"雕塑",从概念内涵、性质功能、艺术标准、呈现形态等多个层面,
-
雕塑如何面对公众?(二)
-
作者:
孟繁玮
祝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点
青藏高原
社会公众
西藏社会
互动关系
雕塑家
选题
意见
文化权利
公共艺术
-
描述:
[热点述评]近年本刊[热点述评]选题涉及雕塑的不多,并不是说雕塑够不上"热点"讨论,只是没有找到较好的切入点来对雕塑进行深入"观察"。最近两期就"雕塑如何面对公众"的选题进行的组稿,使我们收获甚多,也发现该选题是一个谈不完又耐人寻味的话题。组稿过程中,编辑部把倾听公众的意见和看法作为重点,特别策划了一次较广泛的社会调查活动,扼要并撰写了专题报告,以此反映来自民间的真实的声音。对于社会公众的批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和雕塑家可能会觉得有些"刺耳",但这其中也包含着公众的希望和他们愿意参与的热情,其实这就是公众与雕
-
让雕塑真正深入百姓的生活和思想中:吕品昌访谈
-
作者:
陆军
孟繁玮
刘漫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关系
公共雕塑
艺术家
雕塑家
公共空间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传统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时间:2011年5月地点:吕品昌寓所陆军(以下简称陆):今天所谓的"雕塑",无论是在学院中作为基础知识来教授的对象,还是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形态,本质上都是来自西方文化传统或西方化现实语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