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胶东磁山花岗岩体的锆石形态群特征及其意义
作者: 孟繁聪   孙岱生   李胜荣   英基丰   来源: 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磁山岩体   锆石形态群   胶东  
描述: 首次根据烟台地区磁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439粒锆石形态群的研究,确定磁山岩体为岩浆成因。通过与胶东玲珑、郭家岭、昆嵛山三大含金岩体的锆石形态群进行对比,表明磁山岩体与玲珑岩体相似,推测磁山岩体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岩浆物质来源为胶东群部分重熔,物质组成以壳源为主,岩体结晶温度跨度大,富含水分,对成矿有利。
胶东磁山花岗岩体的锆石形态群特徵及其意义
作者: 孟繁聪   孙岱生   李胜荣   英基丰   来源: 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磁山岩体   锆石形态群   胶东  
描述: 首次根據煙臺地區磁山黑雲母二長花崗岩的439粒鋯石形態群的研究,確定磁山岩體為岩漿成因。通過與膠東玲瓏、郭家嶺、昆崳山三大含金岩體的鋯石形態群進行對比,表明磁山岩體與玲瓏岩體相似,推測磁山岩體形成時代為晚侏羅世,岩漿物質來源為膠東群部分重熔,物質組成以殼源為主,岩體結晶溫度跨度大,富含水分,對成礦有利。
大连广场 绿色的浪漫
作者: 孟繁文   来源: 中国林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方米   城市广场   广场绿化   大连市   浪漫  
描述: 大连绿化在全国闻名遐迩,赋有特色的广场绿化更让人称道。大连现有城市广场70多个,占地170多万平方米,是全国乃至亚洲拥有广场最多的城市之一。广场绿化是大连一道亮丽的风景,许多被葱郁的树木和缤纷的花草装扮起来的广场,风格迥异,分外动人,有的清秀,有的雄浑,有的典雅,有的隽永,绿荫、草地、雕塑、喷泉……处处散发出令人心醉的生命气息和人文风景。
一次关于“雕塑与公众关系”的社会问卷调查
作者: 孟繁玮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辑部   教师   公众关系   调查问卷   美术学院   调查活动   硕士研究生   社会调查   问卷调查   雕塑  
描述: 为了能够更加广泛、深入地了解普通百姓们对雕塑这门艺术的真实看法,本刊编辑部特别策划了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希望能够以此反映出来自民间的"声音"。我们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北京、天津、西安、上海、重庆、广州、桂林这7座有代表性的一、二线城市,根据选题专门制作了调查问卷,以有计划的定向调查和街头随机采访相结合的形式完成了这次工作。虽然不能将其视为严格意义上的统计学性质的社会调查工作,但由于周密的安排和各地参与调查人员的认真工作,从最终反馈回来的一份份调查问卷来看,仍然能比较好地达到了这次调查的预期目的,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出百姓对于"雕塑与公众关系"这个问题的想法和意见。
公众视野与文化冲突:关于雕塑的深度对话
作者: 殷双喜   翁剑青   唐尧   陆军   孟繁玮   赵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策展人   城市公共空间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文化冲突   社会文化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公共艺术  
描述: 时间:5月20日下午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309会议室公共艺术视野中的"雕塑"殷双喜:今天我们讨论雕塑和公众,是个有些交叉的问题,不是单纯谈雕塑,而是与公众放在一起。雕塑有室内的、架上的、美术馆的,这类作品与绘画一样,公众需要到美术馆去欣赏它。雕塑和绘画一个巨大的差异就是绘画很少在室外摆放,
雕塑如何面对公众?(一)
作者: 孟繁玮   祝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   热点   实验   中国传统艺术   述评   负责人   大规模   雕塑家   城市化进程   雕塑教育  
描述: [热点述评]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数目可观的城市雕塑在各地伫立起来。达到了"量"的增长后,这些雕塑的"质"更引人深思;同时,由于文化结构的调整、人们生活需求和审美习惯的改变,传统民间雕塑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显然,今天我们所讨论的"雕塑",从概念内涵、性质功能、艺术标准、呈现形态等多个层面,
雕塑如何面对公众?(二)
作者: 孟繁玮   祝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点   青藏高原   社会公众   西藏社会   互动关系   雕塑家   选题   意见   文化权利   公共艺术  
描述: [热点述评]近年本刊[热点述评]选题涉及雕塑的不多,并不是说雕塑够不上"热点"讨论,只是没有找到较好的切入点来对雕塑进行深入"观察"。最近两期就"雕塑如何面对公众"的选题进行的组稿,使我们收获甚多,也发现该选题是一个谈不完又耐人寻味的话题。组稿过程中,编辑部把倾听公众的意见和看法作为重点,特别策划了一次较广泛的社会调查活动,扼要并撰写了专题报告,以此反映来自民间的真实的声音。对于社会公众的批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和雕塑家可能会觉得有些"刺耳",但这其中也包含着公众的希望和他们愿意参与的热情,其实这就是公众与雕
让雕塑真正深入百姓的生活和思想中:吕品昌访谈
作者: 陆军   孟繁玮   刘漫   吕品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关系   公共雕塑   艺术家   雕塑家   公共空间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传统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时间:2011年5月地点:吕品昌寓所陆军(以下简称陆):今天所谓的"雕塑",无论是在学院中作为基础知识来教授的对象,还是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形态,本质上都是来自西方文化传统或西方化现实语境的
一个青年艺术家有充分选择权且不致被轻视的时代——吴洪亮访谈
作者: 孟繁玮   缑梦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院长   硕士生   本科生   洪亮   青年艺术家   扶持计划   选择权   美术馆  
描述: 缑梦媛(本刊栏目主持):吴馆长,近年来"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层出不穷,您也有所参与,对这类活动最明显的感受是什么?吴洪亮(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早年我们配合中国雕塑学会筹办了一个青年推介计划,当时我总结了青年计划需要预先思考的一些问题:第一,青年艺术
观察家
作者: 孟繁   玮祝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辑部   组稿   述评   耐人寻味   专题报告   社会调查活动   选题   雕塑  
描述: 【热点述评】近年本刊[热点述评]选题涉及雕塑的不多.并不是说雕塑够不上“热点”讨论,只是没有找到较好的切入赢来对雕塑进行深入“观察”。最近两期就“雕塑如何面对公众”的选题进行的组稿,使我们收获甚多,也发现该选题:是一个谈不完又耐人寻味的话题。组稿过程中,编辑部把倾听公众的意见和看法作为重点,特别策划了一次较广泛的社会调查活动,扼要并撰写了专题报告。以此反映来自民间的真实的声音。
< 1 2 3
Rss订阅